往事如烟永不散

作者: 王保东 | 来源:发表于2024-02-10 17:25 被阅读0次

1973年时,我大概上的是三年级。当时文革运动虽还余烟袅袅,时动时乱,但教育上由于邓公上台的整顿,迎来了短暂难得的智育回潮时期。

记得很清楚的是,当时的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建在各村的寺庙里,有人戏称庙堂学校,课桌是几块长短不一,宽窄不同,厚薄不匀,有直有弯的木板架在几块石头上,橙子是学生自备。当时小学三四五年级开始上早晚自习。每天早上东方天空刚露出点鱼肚白,同学们就早早来到学校,上早操,之后自习或早读。晚上是晚自习,由于没有电灯,每个学生都从家里带来煤油灯,一晚上下来,每人脸上是黑煤烟,鼻子里的鼻涕也是黑的。

最有趣的是写作文,老师好把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当作题目,那个时候,在几乎所有学生的心目中,最有意义的事往往集中在如何帮助贫困的八十岁的老大娘搬白菜,其实当时整个村庄里可能也没有八十以上的老太太;扶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过马路,尽管当时农村的大多数孩子没见过汽车,更没有马路;正走在路上,怱然拾到五块钱,尽管当时五块钱在一般村人眼中比碾盘还大,甚至没有几家能拿出五块钱的;一位老大爷拉着一车煤,正吃力地上坡,当时的农村人大多烧的是柴禾,烧煤是极为奢侈的;……但学生不管这些,总认为全世界里的有意义的事就这么几件,不写这些还真找不出更有意义的事。而且每逢写这些有意义的事,脑海里会不约而同地出现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敌堡,刘英俊拦下惊马救下孩子,刘文学勇斗地主,还有张根思呀王杰呀刘胡兰……等等的英雄身影,耳朵里也几乎一模一样地响起毛主席的教导,雷锋日记里的话,然后就该是心里默念着毛主席语录:“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或是另一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接着就该是“挺身而出”、“汗流浃背”这些词出场了,这类词许多同学平时都备有一至数套,写起来虽不得心但很应手。

后来,记不清哪一年了,学校忽然不知从哪儿学来的经验,不再满足于写一件或几件有意义的事,而是让学生写万字作文。记得清楚老师为完成任务,专门找到我让我写。我也很为难,写几百字的好人好事文章已经是挖空心思了,写一万字,简直比登天还难。还是老师有办法,授我妙计,结果我硬是写了一万八千字的作文,并上了教育简报。

我是这样写的:有一次我去走亲戚,路上看到庄稼,就从农民耕地播种写起,再到如何管理,如何运到场上,如何粉碎,最后又怎样做成饭算告一段落,足有几千字了;接着看到一块红砖就把砖的整个生产流程写下来,又是几千字;后又看到一块煤炭,就把煤的形成原理,挖煤发电详写出来,又是几千字……总之胡拼乱凑,最终完成任务。

这些现在看来都是笑话,但那时候都是千真万确的存在。

相关文章

  • 赠老友(新韵)

    人生易老天难老,偶得相逢友情连。 往事如烟尽回忆,心中永藏彩虹天。

  • 逐浪人生

    没有永升不落的太阳 没有永涨不落的潮汐 没有永开不败的花朵 没有永聚不散的筵席 若生命被高潮充满 还不如归于平淡 ...

  • 岁月如歌

    当时间的白马累倒了 当你再也记不清我了 相片 跌进回忆的流年 逝去的青春 消不散的喜欢 往事如烟 藏匿其中 捉不住...

  • 月入怀殇

    往事如烟,风吹不散,渲染了一世眷恋。是谁挥手驱赶,却总痴缠。回首轻叹,依旧是情意绵绵。 圆月凄凉映心田,对...

  • 物是人非,一只孤笔又该怎么写

    十里的风吹不散思念的骨 流水的年华模糊了你的脸 时光辗转 多少的结局早已成了结局 往事如烟 我还在躲在结局里续写着...

  • 思科七年,吹不散往事如烟

    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报道,在硅谷高科技企业中,思科是员工流失率最低的公司之一,平均任职时间长达7...

  • 青春永不散场—— 给永成

    永成: 你好! 永成,我在一年前曾想和你谈一场“恋爱”,可你不喜欢我。一年后的今天,我听说你要离开了,我组织同学们...

  • 往事

    往事如烟,随风飘散,却吹不散那张卡片散发的温暖。 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门口有许多小摊贩。小摊上堆满了我们小孩...

  • 往事如烟(江前进)

    往事如烟…… 江前进 往事如烟!往事...

  • 恩爱!

    恩恩爱爰,永不散,情情切切,永不离,甜甜蜜蜜,秀恩爱,恩爱一生,情切切,甜蜜,永相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往事如烟永不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c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