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调研方法论:一切调研都在现场

调研方法论:一切调研都在现场

作者: 红猫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06:25 被阅读0次

    调研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决策参考,二是创意启发。

    找“依据”不是我们调研的目的。

    所有的调研都是盲人摸象,所有的调研都是不可靠的,特别是调研数据,往往是已经错误的问题决定了错误的答案。

    谁能以一个调研报告为依据,就放心大胆地决策呢?如果调研报告就能保障我们的决策质量,那经营就真的是科学,不是艺术了。

    是科学,就只要用科学方法、科学公式,人人都能得到一样的结果,这世界的首富就全是调研公司老板。

    作为一个决策者,给他的决策或创意带来巨大影响的往往是认识了某一个人、进行的某一次谈话,或读到的某一篇文章、碰到的某一件事,一下子给他启发,使他作出了重大的决策和创意。

    调研的关键就是要了解消费者的故事,故事里有时间、地点、过程、情绪。

    调研的成果中,最没价值的就是调研报告。

    看报告是得不到什么东西的,得到的只是写报告的人总结的东西。如果你自己不到现场,不养成有事没事总爱泡在现场的习惯,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因为调研报告没有现场的“语境”。

    一切秘密都在现场,不进入现场语境,没看见销售现场的环境,没看见商品的陈列展示,没看见消费者的一举一动,没看见购买过程,没看见使用过程,没看见使用后消费者对商品的处置和评价交流过程,那么,你从调研报告上看到的,只是一分皮毛,九分误导。

    调研的关键就是你要了解消费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情绪,所有的都能历历在目。

    因为对产品的策划、营销的策划,就是编写消费故事的剧本,如果你脑子里没有故事,只有数据,你就什么都不会。

    一切智慧都在历史,行业竞争史调研

    一切学科都是历史学,今日之认识,只是代表该学科的历史。

    一个行业,也是从它的过去走到今天。这个行业里一代一代人的智慧、经验、教训,全部都在历史里。

    所以我们面对任何一个行业,首先要看它的历史。

    熟悉它的中国史是必需的,能更多地了解它的世界史就更棒了。

    通常来说,行业的历史智慧就够你用了。

    因为这个行业已经绞尽了一代又一代先驱先烈的脑汁,我们为什么不先去汲取他们的智慧呢?

    乔布斯时常引用毕加索的话:“聪明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奥格威说:“搜寻全世界,把最好的创意偷来。”

    不要以为偷的技术含量低,偷的技术含量有两大关键,一是你知道偷什么。历史资料浩瀚如海,你得知道哪个有用,你要偷到这行业的本质,而不是找来一堆戛纳获奖广告,偷一堆没用的“创意”;二是你的实力要和你偷的对象相当,你照搬照抄刘翔的跨栏技术,要和他跑得一样快才叫你会抄会偷。否则,就成了东施效颦。

    你占有的历史资料越多,你的创意就越多。

    行业竞争史就是这些年各个品牌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此消彼长的变化。把各品牌的举措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对应起来研究。

    在2012年市场有些什么,发生了什么,在2009年的市场发生了什么,2006年的市场发生了什么,整合这几年这些品牌的消长,要很仔细地去研究这个问题。

    把这个过程里的所有节点,比如说在这个时候它推出了什么样的广告片,把这个广告片对应起来。在2008年我的广告片是什么,它们的广告片是什么,市场反应如何,要把它做得特别细。这个活干三四个月都没关系,仔细研究,给一个全面的研究报告,调研观念、研究方法就对了。这些是我们通过行业人士的访谈就可以做得到的。

    用这样的方法,往往你很容易就能得到最有价值的东西。当然,“很容易”的前提是你有判断力。

    我有一个经验——一个好的策略,是一定可以用五十年的。

    在本行业的过去十年中,那个可以用五十年的策略,一定有人用过。

    他一定不会坚持,会在大概三年左右的时间扔掉。因为坚持走正确道路,比找到正确道路要难得多!

    把我们的车开到他放弃的那条康庄大道上去。

    再次强调这两条:正确道路一定有人走过;坚持走正确道路,比找到正确道路要难得多!

    一个企业,往往因为负责经理的变化,就有了改弦易辙的冲动。

    人和动物一样,碰到一棵树,总要撅屁股上去抹上自己的气味。

    刚走上一条伟大策略的正确道路,你会有突飞猛进的感觉。

    半年后、两年后,没有那么突飞猛进了,而这时当事人已经习惯了突飞猛进,进步慢一点,他就不习惯,就发痒,觉得或许换一招,换一条路,可能又能飞起来,他就会放弃他赖以生存发展的路径。

    事实上,没有更好的道路。现有的正确道路,是在新的量变中积累新的质变,坚持下去,才能够一统天下。

    绝少人有这个洞察判断能力。在行业的历史中散落着被抛弃的珍珠,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捡回来。

    策略就像爱情,碰上了对的人,干柴烈火,气势如虹。之后,就归于平静。这平静中,本孕育着爱情的结晶,孕育着一生的幸福。但有人会觉得没感觉了,要离婚,要再找别的人,重新燃烧。

    人们往往不知道,没有别的人了。人们还往往忽略,离婚是要分一半婚后财产的,是有损失的。离一次婚剩一半,两次就只剩四分之一了。

    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行业历史调研,就是去捡回这行业失落的财富。

    调研要下到基层去和店员交谈

    调研要自己去,不能派一张问卷去,要下到基层去,到店里去和店员谈话。没有什么调研方式会比谈话带来的东西多,所以你一定要深入地和店员谈。

    跟店员谈话不要问“科学”问题,要问家常问题。事实上你跟任何人提问都不要问“科学”问题,要问家常问题。

    比如你不能问:咱们的顾客男女比例分别占多少?分布在什么年龄段?大概的比例如何?职业构成是什么情况?你估计他们的平均家庭月收入大概在多少呢?这些问题是你自己回家统计分析的事,不能让店员给你答案。

    你不能问需要对方处理加工才能回答的问题,你要问:

    今天来了几个客人?

    卖了多少?

    第一个是什么人?第二个?第三个?

    他问你啥?你跟他说啥?

    具体地问店员每一个顾客来的购买过程。

    只问具体过程。所有判断、统计是你的事,别拿那些八股问题叫他填空。

    创意就在现场:观察消费的整个过程

    我们走市场,如果全国巡回走马观花一圈,那你还不如在公司楼下的店里待一天。因为全国的,不,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差不多,你要把消费者调研做明白,必须在一个点深入下去。

    在一个店里,你和店员详谈之后,不妨待下来,观察两个小时。

    比如你在超市里观察牙膏的消费,观察走到牙膏货架前的人,你会看到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顾客推着购物车走过来,一边走一边浏览货架上的牙膏;停下来,注目于一盒牙膏片刻,继续往前走;停下来,拿起一盒牙膏,看看后放下;又拿起一盒,看看,再翻过来仔细看包装背后的文案,放回货架;往前走两步,掉头回到最开始注目的那盒牙膏,仔细看看包装背后的文案,放回货架;快步走回第四步看的那盒牙膏,扔进购物车里,选择结束。

    不,没结束。他可能过一会儿会折回来,把刚才放进购物车的牙膏放回货架,换成第二步注目的那盒。也可能两盒都要,多一些尝试。

    这样你就观察到了他买牙膏的整个过程,竟然有七个动作,这时候你上去送一个小礼品:“我想耽误您几分钟时间,给您做个访谈可以吗?”然后你和他一起回忆他刚才的七个动作,问他在做每一个动作时,当时是怎么想的。

    这样访谈过三个人,胜过你走马观花走遍全国市场。这样调研一天你学到的东西,胜过你在一个烂公司干三年。

    这样观察十个人,你就知道顾客买一盒牙膏要花多少时间,哪些因素会对他的购买产生影响。你的产品开发和包装设计,就是设计这个过程、这场戏。

    这些具体的故事和具体的点,对决策的影响是最大的。

    企业家根据什么作决策?根据什么作出最重大的战略决策?看报告不会让他作出决策,某次谈话有人跟他说的某一句话,却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的调研,就是找到这些决定决策的具体的点。稀缺的不是报告,稀缺的永远是创意,最后都要靠创意来解决问题。

    消费者行为是调研的关键

    在售点观察和访谈里,我们调研的是什么?是消费者的行为。

    如何完整地研究消费者行为呢?我们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举行消费者小组座谈会。八个消费者一组,有一个主持人,用一种半催眠的谈话方法,探索消费者的观点和行为。

    这个调研方法被普遍使用,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得其法。问题设计得不对,或主持人水平不够,都会让调研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下面我来谈谈华与华设计消费者小组座谈会的几个关键点。

    (1)关于信息渠道的问题

    多数调研问卷设计会直奔接收信息的渠道——:“请问您是从哪儿知道我们品牌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不问也罢,因为没什么意义。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答案:50%是朋友介绍。

    在做信息渠道调研的时候,很多调研公司还很喜欢问:“对您来说,最可信的信息渠道是什么?”在这种调研报告里面,我们一般都会看到最可信的信息渠道是亲朋好友介绍,而电视广告在可信度上往往排名很靠后。

    这种调研结论有意思吗?一个年轻的妈妈在回答调研问题的时候,往往言之凿凿地说不相信电视广告,可是在自己孩子咳嗽时,慌忙地去药店买药,看到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包装,想起电视里曾经看到过的广告,就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原因是什么?当你问她“信不信”,她不能回答“信”,那太轻率了,只是听你说过,没试过,没证明。但是她愿意“试一试”。你问她信不信干什么呢,不是给人出难题吗?

    很奇怪大家总是痴迷于这两个问题,甚至有研究机构发布“调研报告”,做出20种信息源的信任度排名。大家郑重其事地学习、转发,我不知道大家从这报告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按那个信任度排名来投放媒体吗?

    1.朋友推荐;2.网上评论;3.编辑内容(报纸文章等);4.品牌官网;5.订阅的邮件;6.电视广告;7.品牌赞助;8.杂志广告;9.户外广告;10.报纸广告;11.广播广告;12.电影放映前广告;13.电视节目植入广告;14.搜索引擎广告;15.在线视频广告;16.SNS广告……

    这个研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数据巫术”。他的研究方法可以想象,设计一份问卷,列上信息源,派发问卷,请受访者排序,统计,出结果。有意义吗?

    (2)调研消费者之间现有的传播行为

    前面说到,调研者在问“请问您是从哪儿知道我们的品牌的呢”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目的主要是要统计消费者获取品牌信息的传播渠道,百分之多少是朋友介绍,多少是电视,多少是网络……而这个答案,基本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在这个问题之后,在获得“朋友介绍”这个答案之后,有一个最有价值的黄金问题,绝大多数调研设计者都错过了,就是:“他怎么跟您说的呢?”

    华与华方法说传播的关键在于传。传播不仅是我们去播,更是发动消费者替我们传。广告语不是我说一句话给消费者听,而是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去说给别人听。

    因为通过问这个问题,我们能掌握消费者对我们的看法和概括,找到消费者对我们的购买理由,特别是,找到消费者的“原话”,多数情况下,这原话可以直接拿来当广告口号使用,这也是传播的原力。

    在这个问题之后,你还可以追问一个问题:“请问您向朋友推荐过我们的品牌吗?您怎么跟他说的呢?”

    他如果说没推荐过,就算了,不要去问:“假如您向朋友推荐我们的品牌,您会怎么说呢?”别让他发想。我们需要知道市场上发生过什么,我们绝不需要消费者帮我们做创意,那是我们的工作。

    (3)调研消费知识和消费观念

    认知决定行为。

    事实上,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要去调研的受众是什么样的受众?

    就是研究消费者的消费知识和消费经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消费知识,就是他对这类商品懂得多少,有多少知识;消费观念,就是他的判断标准。

    我们常说,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消费者的认知,因为这是你跟他沟通的基础。

    (4)不要问需要消费者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我们很想知道消费者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很多企业的痛苦都是不知道消费者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想问他:“请问您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呢?”

    这个问题对吗?这个问题问得不对。

    错在哪儿?错在你把自己的责任推给了消费者。

    消费者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这是我们要总结的,但不能让消费者帮我们总结,当你问他这个问题,他就开始帮你总结了。

    应该这样问:“请问您第一次买我们的是什么时候?”“当时什么情况呢?”“在哪儿买的?”“买的时候有比较考虑过其他吗?”“店员跟你说什么吗?”“买了几盒?为什么?”“感觉怎么样?”“吃了多久?”“之后又买过几次?”“一直就用这个,还是又换过别的?”“什么情况下换的呢?”

    关键就在于,你只需要他回忆场景,不要让他帮你作总结。

    (5)调研消费者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

    调研消费者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对于产品开发和广告策略,都是有巨大价值的。

    调研的四大陷阱

    人们常说要做调研,却忽略了调研本身有很多的问题,调研方法、调研方案、调研问卷缺乏“顶层设计”,决策者需要调研来作决策,却既没有亲自参加调研,又没有认真策划调研方案。

    总结下来,调研有如下四个最常见的陷阱,让调研成为伪调研。

    第一,调查提问的形式。

    调查似乎就是提问。但是问题是主观的,有歧义的;被问者对问题的理解又是主观的,有歧义的;被问者的回答是主观的,有歧义的;调研者对回答的理解还是主观的,有歧义的。调研就像传言,老虎都会被最后传成猫咪。

    提问本身,就是问题。

    下面进一步以消费者“为什么购买”来说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包括调研公司)迷信“深入地追问为什么”,以为这样就能得到答案。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这些问题,“你为什么学习?”“你为什么帮助小同学?”“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你为什么欺负女同学?”得到的回答可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讲四美”“昨天晚上拉肚子”“我不是故意欺负她的”,而实际的情况却很可能是“我根本不想好好学习”“那个小同学上星期给了我一块糖”“昨晚贪玩没做作业”“上次考试她不给我抄答案”。

    为什么问了“为什么”却得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回答?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人只愿意讲述对自己有利或被社会所喜欢的动机,而隐瞒对自己不利或社会不喜欢的动机。行为的内心动机不可能毫无阻碍地表露出来。消费者这种“说谎”在调研中经常发生。

    其次,用直接询问“为什么”的方法去了解被访者的动机,实际上是让其回忆过去的行为动机,而回忆往往是不准确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再次,人的行为动机具有不同的意识水平,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动机可能是没有意识到的,自己根本不可能直接表达出来。你怎么指望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深入了解“为什么”呢?

    调研首先应基于观察,观察是前提。所以我们强调售点观察,远远多于问卷调研。

    调研的第二个陷阱,是定量调查掩盖了观念形成的过程。

    这个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它要通过沟通才能发现,这是一个活的观念,你最后变成一个死的数据在那个地方。你本身追求的就是一个细枝末节的东西,怎么能够得到全部呢?

    所以我们还是要强调亲身观察,因为观察,才能亲历过程。同时,我们也强调定性地和被访者深入访谈,并通过这种深入访谈和行为过程的互相印证,真正地了解消费故事。

    第三个陷阱,很多调研忽略了普通人对问卷课题的理解,大多数的问卷设计都是错的。

    他都不知道你是谁,他凭什么答相信呢?你想象一下你自己,走在大街上,一个陌生人上来拦住你,说一件事,然后就问你信不信。你信才怪呢!因为你相信的前提是相信面前这个拦住你不让你走路的陌生人,你信吗?他说什么你都不信。最后这调研报告送到老板那里,结论就是80%的消费者不信,你还干吗?

    问题决定答案,很多所谓调研,你根本不用出门去问,因为问题出来的时候你都知道答案是什么了。

    相信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是,人们买一件东西并不需要相信,他只是对你的承诺感兴趣,就愿意试一试,相信是使用之后的事情,你干吗要去问他相不相信呢?多少女人,你问她是否相信自己的丈夫,她都不敢斩钉截铁地回答“相信”。你算老几?这个相信与否的问题,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请问您愿意为这样一个产品付多少钱呢?”

    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没有人知道他愿意为一个产品付多少钱。只有你开出价来,并且在具体的销售场合,他才知道自己掏不掏钱。而且在不同场合愿意掏的钱不一样,在同一商场归类摆在不同货架的估价心理也不一样,不同的人愿意掏的钱又不一样。

    这就是调研的第四个陷阱——颠倒了企业的责任和消费者的责任,这就是本质根源

    决策和创意的责任在企业,不在消费者。但很多对消费者的调研,都把调查消费者变成了问计于消费者。这种情况,在创意测试方面特别普遍和突出。

    经常有人会说,我们的意见不重要,消费者的意见才重要,这创意好不好,要去问消费者。这是胡说八道,创意好不好,那是决策者的责任,如何能问消费者。

    调研有一个“角色代入”的问题,一个提问,就把消费者代入了一个角色。

    你不要把他代入决策者的角色,代入决策者的角色,他就已经不是消费者角色了,他成了决策者,能这样请消费者来作决策吗?当然不能,但很多人就这么干。

    一个品牌形象设计出来了,一个包装设计出来了,一个广告创意出来了。他自己没谱,于是做消费者测试,请消费者来选,来投票。找消费者不方便,干脆马上叫两百个基层员工上来,他们能代表消费者。

    如果这样就能作出正确决策,规避决策风险的话,那真是白痴都能当老板。

    “请问你觉得这个创意好不好?”“请问你喜欢哪个包装?”做创意测试,问这些愚蠢的问题,你就把他代入了决策者的角色,他就开始给你当创意总监、营销总监了,这个好那个好。

    为了更“科学”地了解消费者对创意的看法,于是,更科学的问题被调研公司设计出来了,诸如请消费者用5分制来表达他对某个广告创意的看法:

    “这个广告是易于理解的”

    “这个广告是有说服力的”

    “这个广告所介绍的产品符合我的需求”

    “这个广告包含了一些新的信息”

    “这个广告包含了和其他产品不同的信息”

    “这个广告中关于这个产品的介绍是可信的”

    “这个广告使该产品对我更有吸引力”

    ……

    最后,还算出一个总分,消费者评分最高的广告创意于是出炉了。这种“科学的”调研简直是荒谬之极。

    太多的所谓“科学”,都是愚蠢的巫术,是愚蠢的人压制聪明人的巫术。科学已成为宗教,调查已成为巫术,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小心在意的。

    创意测试应该问什么问题?不能问你喜欢哪个创意,要禁止使用创意这个词,因为这个词会让他远离消费者角色,而把他代入决策者角色。很多人上去就问:“你喜不喜欢这个广告?”这个问题跟你要做的事一点关系都没有!

    创意测试应该问什么问题?

    华与华方法:创意测试四大问题——

    1. 是谁?

    2. 他要你做什么?

    3. 你做不做?

    4. 为什么?

    会问这几个问题,你会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超级试金石,很多你自鸣得意的创意给人家看过之后,人家连你是谁都不知道。但如果你问他喜不喜欢,他可能还很喜欢呢。

    学会问这几个问题,你也会恍然大悟为什么一些你嗤之以鼻的广告大行其道,因为这四个问题它全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干净彻底。

    调研即策划

    调研是策划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工作。就像军事理论中所讲的那样,宿营和行军都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不是战斗的间歇或准备阶段,行军甚至是战斗最重要的部分。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既不懂得宿营,也不懂得行军,更不懂得打仗。

    世上没有客观的调研,所有调研都是主观的。

    是先有假设预判,再有调研,调研是为了证实或打消假设,而不是交出一个任务:“你去做个调研,回来交报告给我!”

    调研就像战争中的侦察,拿破仑的侦察骑兵任务与别人不同。因为拿破仑每在战前,总是深思熟虑地设想敌我的各种行动可能,作出详细的战斗计划。这样,他派出侦察兵的时候,不是派他们去各处侦察敌情,而是直接派往若干他指定的方向,去证实或打消拿破仑的假设。

    所以,拿破仑的侦察,不是侦察而是探察。与其说是发现敌军的位置,不如说是发现敌方的意图。

    调研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停止的工作

    克劳塞维茨说战略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停止的工作。同理,调研也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停止的工作。

    画家有一句话,叫“搜尽奇峰打草稿”,每看到一山一河一花一草,他心里都在打草稿,思考怎么画。

    古代一位军事家,他从小立志于军事,游历全国,每到一处,都指指点点,哪里可以宿营,哪里可以设伏,战争年代到来的时候,他就了然于心了。

    给我题写“华与华”字号的书法家朋友,我陪他一起看上海博物馆,他在每一幅书法作品前都停下来,手指在空中写划——操练每一个字如果换成他来写要怎么写。和我谈话的时候,他的手指也不时在空中写几个字——那是他突然有了什么想法。

    最大的调研,就是生活的积累。

    华与华方法是以终为始的方法,是后工序决定前工序的方法。因为营销传播是后工序,所以我们用传播学、符号学的方法,整合了从企业战略、产品开发到品牌营销的整个系统。

    营销传播是后工序,但并不是最后一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是消费,是消费者。所有的一切,最终都由消费者决定。

    企业能否生存,是由消费者用钞票投票决定的。

    品牌之繁荣,商品之畅销,都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所以,企业经营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消费者,终点是消费者。因为终点是消费者,所以依据后工序决定前工序的原则,营销创意的起点,也必须是消费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调研方法论:一切调研都在现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cu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