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春明景和,阳光不燥,春林初盛。趁着去南京探亲之际,拜访欧公笔下的千古“醉翁亭”,去亲临感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悠闲自适,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怀古之旅和探幽之旅。
一进山门,仿佛来到了一处清凉诗意之地。千年的琅岈古道上,两旁古树参天,野花幽香,溪水潺潺。缘溪而行,停下脚步,掬一捧清冽的泉水,感受它顺着手指缝划过的清凉之感,高大的修竹遮蔽了炎炎烈日,不远处的石板古桥上,仿佛一老者忽现,在桥上伫立捻须,似有太守之姿,静美如古典的写意山水画。
再往前走,经醉翁潭,来到刚才目及之处的古桥,溪水清清浅浅,淙淙作响,再往前走,是碧清的醉翁潭。“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想起欧公笔下的”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酒不醉人人自醉,临泉静观,人也似乎沉醉在这一方佳酿中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7393/e3e31113fec15184.jpg)
继续向前走,穿过一座石桥,"醉翁亭"端庄的楷书赫然刻在门头。已是正午十分,我们决定稍作休憩,休整再出发。坐在游人休憩的长凳上,开着大团花朵的两株树木吸引了很多游人的目光,在人们的啧啧赞叹声中,我方辨认出这是琼花,也称”绣球花“,是江淮地区常见的一种花。琼花洁白无暇、美丽典雅,当桃花、樱花、杏花芳菲尽去,琼花开始灿然地绽放,无数白色的细小花瓣簇拥成花团,大朵大朵地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待抛的绣球, 等待邂逅一份美好的姻缘。一阵微风吹过,细碎的花瓣如雨飘落,唯美而浪漫。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7393/0a41ca052ea23747.jpg)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醉翁亭建在半山腰上,飘逸高举的亭角,像展翅待飞的雏鹰,有一种就要搏击长空、大展宏图的昂然。当年欧阳修被贬滁州,在这里饮酒作乐,与民同欢,找到寄托精神的家园。1000多年来,醉翁亭经过嬗变,更迭,风霜浸染了世纪的风雨,几经修复,成为如今的样子,走近一看,并无特别之处,但是因为一代文豪欧阳修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赋予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邃丰富的内涵。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7393/fbf63a6226c874a1.jpg)
向西拾阶而上,不多功夫,就到达了玄帝宫。大门油漆剥落,一把生锈的锁具横亘门前。从门缝望去,一张宣帝的画像挂在墙上,似乎很久没人打理了,透出一种荒芜之感。一无所获,悻悻而归之时,不经意回首望去,极目远眺,但见群山环绕,青翠欲滴,乌黑的瓦片错落有致地叠放着,在湛蓝的天空下显示出庄严和厚重。若是在雾气迷离的清晨,整个建筑群在脚下悬浮着,仿佛置身于仙人羽化的宫殿。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7393/a1b1d09d635cde5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7393/a23b228a077a2c9d.jpg)
穿过一个门洞,来到了古梅亭,在亭子的不同位置能看到古梅不同的姿态,从正窗望去,但见枝干虬劲,盘曲婀娜,相传此梅系欧阳修所手植。原梅早已枯死,现存的为明人所补植。古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遥想冬季,莹雪映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是怎样一番撼动的景象啊。再往前走,正前方是影香亭,一方水池环绕四周,锦里在池中游来游去,或许他们才是最能感受这山中四时不同,朝暮变换的景色。春季“野芳发而幽香”、夏季佳木蔚然深秀。秋季风霜高洁,冬季水落石出,古梅禅意,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景区很大,琅琊山巍峨险峻,孩子尚年幼,恐不胜登山之劳形,我们没能去登山琅琊山,略感遗憾,遂前往游玩的最后一站--同乐园。“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遭贬的境遇、守旧派的压制,并没影响“醉翁”的好心情。他与吏民出去游玩,山中回荡着他们同游的欢笑声,他们在山中野餐,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不远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雾霭岚烟。他享受这难得的乡野四季,留恋于“环滁皆山也”的秀丽景色。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同,他在山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同游醉饮之后,以“乐”为文眼,抒写出游赏、吟咏、宴饮、弈射之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同游同乐景象。
“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四十犹未老,醉翁偶题篇”,他看淡了官场的利欲熏心和尔虞我诈,”觥筹交错、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身处逆境,却怡然自得,对境遇的变迁,对生活的跌宕起伏,能够达观处世、随遇而安。
历史上,有这样精神境界的文人可谓不少。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县当,做《陋室铭》,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节。苏轼被贬,留下了千古名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成就了一代文豪,旷古奇才。苏舜钦则被所谓“奏邸之狱”所陷,放废为民,流寓苏州”在虚僻、莹净的沧浪亭畔,他在记文中写道:“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人生的贬谪失意、举步维艰、危机四伏,可以是一种生命的诅咒,也可以是一种生命的馈赠。
“山行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返回的途中,看到黑压压的人涌向山门,芸芸众生,熙来攘往,都是为仰慕欧公而来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