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做了错事,还撒谎声称不是自己干的,“撒谎三连”,常常令家长火冒三丈!
孩子怎么能撒谎呢?
家庭教育指导师——徐辉老师为我们分析了孩子撒谎的几种形式及相应对策~
徐辉指出:撒谎是孩子心智成熟,智力发展的表现,家长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情况制定对策!
孩子撒谎会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孩子通过撒谎来逃避惩罚
有的家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当孩子撒谎,就会惩罚他,可是惩罚并没有效果,反而越惩罚,现象越严重。你问他东西是谁弄坏的?他就说不是他。令家长头疼不已。
那么这种经常通过撒谎来逃避责罚的孩子,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1.营造安全的家庭沟通氛围
(1)家长要经常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告诉爸爸妈妈,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2)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接纳他,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他。
我们可以睡前悄悄话,问问孩子今天开心的事情有哪些,不开心的有哪些。孩子就可能会说自己今天犯了一个错误,今天做了什么事被老师批评了。这时我们要及时肯定孩子:妈妈非常开心,你能这么诚实地告诉妈妈,这是很需要勇气的,那么我们一起想方法去改进它。通过这番鼓励的话,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沟通环境。

2.区分说谎和犯错
我们一定要知道,孩子犯错是行为上的错误,撒谎则是品质上的错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当孩子为了掩盖错误而撒谎,家长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可以告诉孩子,这件事听起来不是那么真实,妈妈有些担心。不管发生什么事,妈妈都希望你能够告诉我真实的情况,妈妈保证不会因此而迁怒你。孩子就更愿意说出来。家长要改变教养方式,反思自己是否对孩子过于严厉、过多苛责,让孩子不敢说出心里话,孩子只能用撒谎来掩盖。

儿童教育
二、渴望得到认可的谎言
有的孩子想通过撒谎获得关注或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
有个孩子在幼儿园,在老师的看管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饭。老师跟小朋友说谁在30分钟内吃完,老师就表扬他,并且给贴纸。这个小女孩趁着老师不注意,迅速把饭倒进垃圾桶,告诉老师自己把饭吃完了。当老师问,是否是你自己吃完的呢,孩子说是自己吃完的。其实孩子的这个撒谎行为,是想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孩子可能会通过说谎来获得老师的奖励。
对于这样的孩子,反而是家长需要多思考,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经常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比如孩子想吃零食、出去玩等一系列要求,我们是否会马上拒绝。当我们不由分说地总是拒绝孩子的请求,孩子就会通过一些方式来获取,从而更加愿意通过撒谎来获得认可以及其他想要的东西。

儿童教育
三、孩子总说臆造的话
如果孩子总是和别人说一些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中的话,家长可以这么做。
1.帮助孩子区分想象和现实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啊,我听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大胃王的故事是吗?你在哪里看到的呢?
对于孩子的想象力,我们以鼓励为主,但是要让孩子把想象和现实区分出来。

2.生活中多和孩子探讨实际的事情
我们可以跟孩子聊聊,让孩子回忆一下今天下午发生了什么事?学校中又发生了什么,鼓励孩子实话实说,孩子在能够区分出想象和现实的区别后,就会减少臆造行为了,会主动和家长分享现实中发生的事。

儿童教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必然会面对孩子的大小谎言,收藏这三种常见谎言及其应对方式,更多育儿技巧尽在爸妈育儿,请点击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