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实用主义救了我》:生活值得过吗?

《实用主义救了我》:生活值得过吗?

作者: 如是的足迹 | 来源:发表于2023-10-11 17:17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总是充满遗憾、挫折、困顿,所以我们也常常陷入情绪低落甚至痛苦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全球约10亿人正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zisha而失去生命。

如何拯救不开心的我们呢?如何找到生活的意义呢?

也许《实用主义救了我》这本书能帮助我们。

这本书是美国哲学和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传记,讲述威廉·詹姆斯的成长历程,包括家庭、学业、爱情、心理、宗教。威廉·詹姆斯从小身患疾病,身心俱疲,总是想要自sha,“时常挣扎着活到第二天”。后面,他去研究心理学和哲学,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拯救自己。

而本书的作者约翰·卡格也是如此。约翰·卡格是美国大学教授,但是在遭遇离婚、xu酒、亲人去世等一系列事情后,他痛苦得几乎无法huo下去,“想要整天瘫在床上”。他写这本书,目的是为了自我拯救。


1.png
  1. 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情绪

情绪并不在我们的大脑中,而是和我们的行为、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很多人心情不好,就想要暴饮暴食,然而暴饮暴食过后,心情更糟糕。

遇到困难我们会想逃避,然而逃避会让恐慌加剧。

同理,发火会让怒火加剧,抽泣会让悲伤加剧。

就如同本书的作者,他曾经认为自己厌恶社交,瘫在乱糟糟的家里,一直起不来床,是因为抑郁了。后来他突然意识到,之所以悲伤,是因为他在人群中只盯着自己的鞋面,因为家昏暗狭窄,因为不肯起床。

一些身体活动会引发“简单的情感”,“一个情绪若是缺乏表达和实际结果,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
“想象某种强烈的情绪,然后试着从中剥离出它的身体表征的所有感觉,我们会发现什么都没有剩下,你能想象出一个人暴怒,而不捶胸顿足、脸颊通红、咬牙切齿......的画面吗?”

行为本身就足以带来特定的情感状态。如果冰冷的心想变得快乐,就需要做出相应的举动。“抚平你的额头,擦亮你的眼睛,收紧背部,别垂头丧气。”

本书作者为了走出颓废,在朋友建议下开始练习瑜伽,当他大汗淋漓地喘气,一次又一次地弯腰下蹲起身,全身心深入其中,脑子也就没时间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

运动唤醒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内心的意志力,和内在的能量。

记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不是因为快乐所以大笑,而是大笑使我们快乐。”


(大笑)5.png
  1. 臣服生命中的一切可能

书中指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未来一切都可能发生。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

“当一个人步入绝无可能的绝境时,一切却突然变得有可能了。”威廉·詹姆斯如此告诫我们。

就像是抑郁患者,如果能熬过去,就会“触底反弹”,整个人都会焕然一新。

“心灵有自我救赎的潜力。”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有意义地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只是要冒点风险。

詹姆斯在年轻时差点断送自己全部的可能性。到了最后,他从多种角度表明,zisha肯定是退出生命的错误方式。

终其一生,我们的任务是找到一种在人间活下去,真正地生活的方式。

海灵格在《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中写道:

“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如此的发展,如此的结局。

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

我允许.png
  1. 永远尊重经验事实

《瓦尔登湖》中有这么一句话:“只有我们醒来的那天,黎明才有意义,太阳升起的日子会越来越多。”

何为“醒来”?

当一个人看见了刻板思维让自己忽视的东西,开始认识到上一代人的偏见和歧视,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警惕,以真实的状况考察生活、考察自己,这个人就“醒了”。

我们常常困在“自己脑袋里的王国”中,各种所谓的“应该”。

方法论的问题在于永远错失意识的主观感觉,错失内心的视角。

实用主义理论要求一个人永远尊重经验事实,同时认识到所有的真实都将导向或指明结果,而结果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科学实验详尽评估的。

做实用主义者也就是永远做生活的学生,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学习。

简单来说,从实用主义出发,一切的信念、行为和方法是否可信和能被保留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是否有助于创作“更有效、更令人满意的生活”。

本书作者约翰·卡格和妻子,在孩子出生前读了许多育儿书。当他们试图照着书本去养,结果却大相径庭。因为没有一个孩子照着书本出生和成长。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用的行为就重复,无用则舍弃。没有内耗,简单方便。

不存在高高在上、绝对正确的主张,所有的主张都基于事情的发展。“让我们今天得以生存的真理,明天可能变成谬误。”

(真理)3.jpeg
  1. 寻找属于自己的“狂热”

什么是狂热?就是一种强烈的激情。

一个对阅读或者写作有狂热的人,可以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地看书、写作。

威廉·詹姆斯认为,狂热是人类意义的内在活力。

如同《心灵奇旅》中所说的“人生火花”,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能让你激动不已的事情。

每个人发掘、体验狂热的方式都是极其独特的,每个生命都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创造意义。

而如果找不到狂热或狂热消耗殆尽,我们会感受到难以言语的失落、悲伤、疏离和孤独。

所以,人生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真正地融入生活中,才会真实地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2.jpg

结语

生活值得过么?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到:“人的生命不会没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

电影《心灵奇旅》中有这么一句台词: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不在于多么伟大,而在于生命活着的每个当下。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也告诉我们:人生有很多种可能,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自己,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种可以真正生活的方式。

无论如何,时时提醒自己:

人不必麻木地活着。

幸好,我们还有时间,还有其他度过时间的方式。

相关文章

  • 知汝之慧,论尔之心

    大家知道实用主义吗?实用主义到底在表达着什么呢? 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

  • 生活值得过吗?

    1895年,威廉•詹姆斯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在我们所有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隐秘的一隅,宇宙万物的终极神秘正涌动其间。...

  • 实用主义真的实用吗?

    实用主义真的实用吗? 在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比较短视,认为只要实用就好,只要目前对我有利,我能够得到既得利益就可以,这...

  • 2021-07-07

    实用主义教育学 美国杜威、克伯屈等提出了实用主义思想。 基本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

  • 听说颜值不够,合群来凑?

    晚上看到一个文章说“合群是一种‘颜值’”。 感觉瞬间拯救了我这种颜值不在线的小伙伴,原来颜值不够,可以合群来凑。 ...

  • 《跃迁》读后感|我真的够勤奋吗?170822

    我在生活、事业、成长等各个方面我足够勤奋吗? 生活幸福与否决定人生是否丰富多彩,是否值得过。对长辈的赡...

  • 实用主义与正义

    ​ 当约翰 密尔写他的著作“实用主义”的时候,学者们还没有将实用主义的概念细分为规则实用主义和行为实用主义。...

  •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过去的生活值得过吗?想继续下去吗? 未来又想怎样过活呢?

  • 有的地方容不下灵魂,有的地方容不下肉身。

    有人这样觉得过吗?

  • 我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刚刚看完“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II”,和两周前第一次看“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I”是不同的感受。随著书的内容不断地从我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实用主义救了我》:生活值得过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fn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