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看了篇文章,说文学作品其实存在若干套路。其中套路之一是吃饭。
如果一个文学作品描述吃饭,绝对不会仅仅只是吃什么这么简单,必然是通过吃饭这回事来表达别的意思。
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前来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惹得在座的各位小姐大乐:
“【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姆,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饭局上的一个笑话,就能大致看出人的性格。
都说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吃饭,除了果腹,更是应酬。
觥筹交错、高谈阔论、眉目传情、推心置腹……吃什么不重要,和谁吃、怎么吃、吃出了什么比较重要。
大约“吃穿住行”,“吃”是排在头位的原始本能。在这种本能面前,人都显得比较真实,如果不够真实,那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历史上最著名的酒席就是“鸿门宴”,和不和谐,一顿饭就可以看出来。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也是在借着吃饭的由头解决了心理负担。
很多人在离别时都会客套:“有机会一起吃个饭。”大都不复相见。
若真有不谈借口,实则推掉纷繁琐事也要抽空一见的,哪怕只在路边喝瓶啤酒撸个串,此人可交。
若有抽空一见却不谈业务、不拉关系、不明明交浅却要称兄道弟的,只是饭间聊聊彼此近况,相互打个气,此人可深交。
话说一顿饭的交情,吃顿饭,就看出交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