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上很火的一个博主papi酱分享了她在与母亲相处过程中悟出的心得。
Papi酱的妈妈刚退休时,天天在家里待着,为了让妈妈找点事做,活的开心一点,papi酱建议她去读老年大学。
起初papi酱的妈妈强烈反对,甚至觉得是papi酱嫌自己天天在她面前晃悠地心烦,为了摆脱她想出来的法子,坚决不同意。
后来papi酱终于做通妈妈的思想工作,送她去上了老年大学,现在,papi酱的妈妈觉得这个决定非常英明。现在她妈妈已经会丢下她和老姐妹去K歌了。说这话的时候,papi酱眼里没有一丝抱怨或委屈,反而带着“妈妈终于给自己放假”的欣慰。
Papi酱的微博下面,有一条评论点赞数最多,被顶到了第一位。
那位网友说:我的妈妈经常给我表达的就是“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而活”。
我相信大多数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
因为我们听到过太多类似的,父母向我们倾诉的委屈,心酸和无奈。
“我辛辛苦苦赚钱供你上学,就是希望你能懂事一点,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学校。”
“你不该这么贪玩,不该打游戏,不该早恋,不该上课走神……因为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
“我砸锅卖铁来供你读书……”
papi酱说话素来犀利直白:“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跟我们说的话就是‘我们是为了你,才怎么样怎么样’‘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就怎么样怎么样。’但其实身为子女,这样会感觉非常累。”
“我听完这些话心里不是感动,相反,我会觉得,父母人生中最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有这样的意识——你们的幸福感并不都来自于子女,它应该由很多事情组成。尤其是在子女独立以后,你们的生活并不还是只有子女。”
致父母:我希望你幸福,但不愿你的幸福全都来自于我身为子女的我们,应当都跟papi酱一样,希望父母可以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子女的人生变成自己生活的全部。
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则称得上是可笑的新闻报道:一位单亲妈妈在儿子结婚后仍和儿子儿媳同住,并且时常针对儿媳,为儿子和儿媳争风吃醋,导致小两口吵架闹离婚。
我相信大家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觉得不可理喻,甚至有些匪夷所思。
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做法了。
一位单亲母亲,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给予孩子完整的家庭环境,于是把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子女身上,付出的心血越多,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束缚和控制也就越严格。
没有婚姻,孩子便成了她生活的所有,她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孩子考虑,以至于忘记了孩子会长大,会组建家庭,会有新的身份,也会成为父母。
当幼鹰足够大时,老鹰妈妈会将幼崽赶下山崖,逼迫幼崽扑腾翅膀学会飞翔;老狐狸在小狐狸具有独自觅食能力的时候会狠心将其赶出家门,让孩子学会独立成长。动物界的父母尚且如此放手让后代独立,更何况是比动物高级许多的人类呢?
纵使动物的做法或许太过直接粗暴,少了些温良的人性,但是这恰恰让它们的后代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残酷自然法则下顺利生存,一代代繁衍。
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全部,迟迟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世事,那么孩子永远学不会成长,更别说成为下一个合格的父母了。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婚姻的产物,却并不该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我们常说,为人父母,该如何如何。
但父母并不是一出生就成了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他们也曾是少年。
我们口中无所不会,无坚不摧的父母,在成为我们的父母之前,也曾是他们父母的孩子,曾是老师的学生,曾是贪耍爱玩的孩子,也曾是风华正茂的花样少年。
记得有一年暑假,择菜的时候和母亲一起闲谈,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聊到父母年轻那会儿。
向来很少谈起这些的母亲,将她和父亲年轻时的故事娓娓道来。
母亲说她和父亲是小学同学,还做过同桌,初中同班,高中同一个年级,原来从不曾想过会有在一起的一天。后来母亲因家庭变故高中便辍学,父亲高考落榜当兵去了,两人很长时间不曾联系。
母亲和父亲相恋是在父亲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开始的,后来两人分隔异地,没有电话,部队里纪律很严格,不能时常回家,平时只能靠书信联系。
两人22岁那年,父亲还在部队做驾驶员,两人领了证,母亲第一次去父亲所在的部队参观。
我看过那时候父母的照片,有母亲留着两条乌黑长辫的,也有利落的短发的。父亲年轻时五官端正硬朗,人长得英俊,很受女孩子欢迎。
父亲在部队拍了很多照片,大多数都穿着军装,脊背挺直,一派军人作风。但有一张令我印象深刻的,父亲一身便装,上身灰色套头毛线衣,歪着身子,手靠在旁边队友的肩膀上,有些吊儿郎当却很显少年意气。
我第一次见到父母年轻的照片时,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新奇的同时带着些许诧异。
因为自我记事起,父母在我眼里就是不再年轻的样子,随着我长大,他们无可避免地渐渐老去。
我从来没有想象过父母年轻时候的样子,也不曾听他们说过,所以认为他们的面色苍老,带着皱纹,不再年轻的状态,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我忘了而已。
我的父母也曾经年轻过,也有稚嫩懵懂的孩提时代,也曾经意气风发,追逐自己的理想。
只是如今有了我们,父母便放下了所求,扛着生活的重担,养育我们,将他们未完成的遗憾变成寄予我们的期望。
就像《小王子》里说的: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所有的父母都曾是少年,只是或许他们自己也忘记了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对父母说:抱歉,我不愿成为你生活的全部。
所谓父母,不过是人身上多重身份中的一种而已,在成为父母之前,他们首先是人,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拥有自由独立的灵魂,和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父母爱情》里,梅婷饰演的安杰是5个孩子的母亲,为了照顾家庭,她随丈夫江德福驻扎海岛,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资本家小姐”成了整天和柴米油盐打交道的随军家属。
致父母:我希望你幸福,但不愿你的幸福全都来自于我按理说养育这么多孩子,还要操持家庭,如此平淡无味的生活应该早已令她身心疲惫,但她从不忘记自己本来的身份,也没有将母亲作为自己唯一的身份。
除了是5个孩子的母亲外,她首先是女人。
年轻时生活优渥,才貌俱佳,优雅动人的女子,即使是建立家庭,为人父母,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后,也不忘记自我,保持着自由独立的灵魂。
她爱干净,将家里收拾得精致整洁,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喜欢喝,听老唱片,喜欢穿好看的衣服和高跟鞋,喜欢别人投来的爱慕的眼光。她很懂得展现自己柔软的,最具魅力的一面,却又不会令人反感。
Papi酱在微博最后说道:“很多时候,我们(和父母)都希望对方可以活的开心,活的幸福。我们的父母经常和我们说,‘只有你们过好了,父母才会安心,才会放心。’”
致父母:我希望你幸福,但不愿你的幸福全都来自于我“那么同样的话其实应该还给父母,只有当我知道父母过好了以后,作为子女,我们才会安心。我们希望父母能为他们自己考虑一点,不要总是顾着我们,而忘了照顾他们自己。”
这不禁让我想起最近在看的一部英剧《德雷尔一家》。
丈夫死后,路易莎带着四个孩子搬到希腊的科孚岛上,这里生活水平落后,岛上甚至没有通电,远远比不上大城市伦敦,但这对于陷入经济困境和迷茫期的德雷尔一家来说,是再完美不过的地方。
致父母:我希望你幸福,但不愿你的幸福全都来自于我路易莎人到中年,还要独立应付四个不懂事的孩子,常常心力交瘁。
四个孩子各有各的缺点和困惑,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帮他们的母亲寻找男朋友,为此大儿子拉里经常明里暗里撮合路易莎和他觉得可以托付的男人。虽然很多次都给妈妈带来麻烦,让她苦不堪言。
说实话我刚开始不是很赞同剧里孩子的举动。对我来说,父母是一辈子的父母,如果换做是我,就算不会阻止自己的妈妈追求幸福,但也绝不会主动撮合她和别的男人。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也这么想,但我会害怕妈妈拥有了新的家庭,或者和别人有了孩子,就不会对我这么好了。
后来我看到路易莎喜欢上很多男人,重新感受带来的甜蜜与酸涩,人也好像重新年轻了一样。这时,我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多么蠢。
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活的幸福,但所有的一生都是为自己而活的,即使有了孩子,有了家庭,她也还是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
孩子不能陪伴父母一生,孩子有孩子的生活,父母也有父母的。并不是只有彼此捆绑在一起生活,才能更幸福。
父母的幸福不全是来自于子女,他们的幸福可以由很多事情组成。所有的令父母开心快乐的事物都可以他们的构成幸福感比如种植花草,吃到好吃的食物,跳广场舞,外出旅游散心……而不仅仅只是来自于子女。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身为子女的我们要让父母知道,我们是可以过得很好的,父母完全可以放心,这个大前提下。
身为子女,我很希望父母过的好,但并不代表我希望将他们的幸福固定在和我的关系里,并不代表我愿意看到他们的一生都只围绕着我,而失去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我希望父母幸福,却不愿意父母的幸福全都来自于我。
作者:舟落。活着需得做些什么,所以我热爱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