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餐时,女儿从鸡汤里捞出鸡心,笑眯眯地放进我碗里:“妈,给你补补!”
她爱吃鸡心的啊,昨天她不是还在问鸡心在哪里吗?
我本能的反应就是:“不用了不用了!”一边想把鸡心挟回她碗里。
可是看着她笑眯眯的脸,我停顿了一下。想起了儿童教育家辛勤讲的一个故事:
一家人教孩子要懂得爱、回报,拿了苹果要给大人,可是当孩子把一个苹果送到外婆手中时,外婆赶紧还给他:“不用啦,你已经给过外婆了,你吃吧!”孩子又把苹果送给妈妈,妈妈微笑着还给孩子。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孩子把苹果递给他,客人夸他:“真懂事!”就把苹果吃了。孩子大怒:“你这个混蛋!这是我的苹果!还给我!”
是啊,孩子已经习惯只接受不给与,习惯所有好的就应该是他的,他为什么要感恩?如果有人接受了给与,他反而要大怒:凭什么拿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东西?
现在的家庭老是说孩子对父母缺少感恩之情,冷漠无情,想想,是谁造成的?
大人的教育是失败的,就因为嘴上教给他们爱、回报、感恩,事实上却从来没有接受过他的给与,好像当不起;他也就习惯了不用给与只要接受,于是自私。
于是,我挟起鸡心放进嘴里,说:“好吃!”笑着看看女儿。她也笑了。
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每当我们兄妹几人给父母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买一点略表心意的礼物时,他们总是急急忙忙用语言、用行动推阻:“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吃!你们休息!我来做!”
其实,如果我们看到他们安然享受那些劳动和礼物,心里才甜蜜。
做父母的,请坦然接受孩子为你做的事情,给你的物品,不要觉得当不起,不要送回到他手里,就像我接住那颗心。
请接住这颗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