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多研究些三绝——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孔明,因为一个“绝”字让他们三个人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吸引了更多的眼球。四大名著中的张飞在学术界几乎没有人什么研究,但是在民间却是流传很广。五大三粗,做事情大大咧咧,有时候弄一些笑话,逗得人家乐一乐,这是张飞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当然,上面那些张飞的形象与真张飞略有些出入。
首先从名字来看,张飞,字益德。(《三国志》陈寿)张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有许多话本,人们也很了解这个人。渐渐的,张飞,由飞字望而生义,被罗贯中改成了翼德。这个名字影响不大,反正都叫张飞,只不过在性格品德上有了差异。益德,德者,多多亦善,乃高尚之人;翼德,德者,躁而不稳,乃是莽人。
再看个人形象。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描写,和《水浒传》里面的李逵如出一辙,和陈咬金、牛皋这些人差不多。但是张飞并没有如此粗鲁丑怪,反而是英雄美颜。有两个证据,一是、零四年,四川简阳出土了一个“五虎上将”的石碑。二则,刘禅当了皇帝选妃,选了很多人,但只选中了一个皇后、一个贵妃,都是张飞的女儿,女儿漂亮,当爸爸的绝对不会丑,至少不会是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那样丑态。
为什么要将张飞描写成那个样子是有原因的,陈寿写《三国志》写了刘备大耳垂肩,写了关于美髯飘飘。没写张飞的形象,而小说中就需要一个丑角,张飞中奖了。小说中的张飞这个人不可英俊,则与赵云撞了;不可潇洒孤高,则与关羽冲突了;不可面瓜,则与刘备矛盾了。文学人物要鲜明,讲究不可重复,重复就是多余了,把既有的历史形象坐实了,剩下的就推给张飞了。
由于小说冲突的需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求,给张飞另外套上了一些与他完全不符的特点,删去了一些原有的特征。张飞是一个书画家,擅画美人,演义中只字未提。张飞在八濛山打败张郃,兴下,摆下酒筵,乘着酒兴,用他那丈八蛇矛在石壁上凿下两行隶属:‘汉将军费,率精兵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史称“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濛摩崖”)又有明代《丹铅总录》中有记录“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清代的《历代画征录》中有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
鞭督邮,这个情节起初是流传于民间话本。刘备到安喜县任县委不到四个月,与民秋毫无犯,赢得人民的尊敬与爱戴。这时候,督邮前来巡视,作威作福,索要贿赂,诬陷刘备,刘备不干了,将督邮打了一顿,将县印高挂起来,跑路了。但是民间有着拥刘反曹的情绪,要塑造刘备这个仁德的形象,正巧身边有个粗汉子,打督邮的活就落在了张飞身上。就有了“张飞听说之后,‘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将督邮拉出绑在马柱上,用柳条痛打,打断柳条十几根。”这样的折本,表现出张飞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
张飞爱敬君子的特征也在三顾茅庐章回中扭曲了。对于孔明之才,徐庶与司马徽已经介绍了,对这样一个有才之人,张飞竟要将孔明绑了来,见于刘备。其实张飞本身是对有才学的人很敬重的,即使人家给张飞好脸色看,张飞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陈寿在《三国志》中记“羽、飞皆有国士之风”,称张飞“爱敬君子”。《零陵先贤传》中记载“张飞尝就刘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感。”刘巴很有才华,张飞听闻去刘巴那拜访,刘巴不讲话,张飞感到不愉快。张飞只是不开心,在刘备集团里,张飞的地位是很高的,张飞没有用强硬的手段来报复刘巴,足以体现张飞的敬爱君子。因为小说要塑造张飞粗鲁莽撞的个性,体现刘备求贤爱才的贤君形象,对历史进行一些编撰也无可厚非。
就事论事,陈寿对于张飞的叙述并没有表现出《三国演义》上的那么多类似于李逵的特点。《三国志·张飞传》中,陈寿着重记载了三件事情:一、长坂二十余骑抵住曹操人马;二、入蜀川时义释严颜;三、在巴蜀破曹军张郃。这三件事情有史可依,而且具有代表性:一是说明张飞胆大、个人武艺不凡;二是说他惺惺相惜、有气度;三是说他不光个人武艺高强,而且在指挥队伍作战时有勇有谋。张飞在《三国》中被塑造的很有特点,不仅在长坂坡之战中突出了张飞的勇武,还在许多场合增添了虚构的情节,让张飞出场亮相。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以及葭萌关战马超。
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这是公认的事实,许多成名宿将被杀得望风而逃。而在吕布的军事生涯中,张飞便是能和吕布单打独斗的人,与吕布相持百回合而不分胜负的,唯有张飞。但是张飞的勇猛固然在《三国》中十分突出,但是他不仅有万人敌的勇武,不然就成了吕布。除了勇猛,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那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道德品格。张飞在听说关羽投降了曹操,便以为羽背信弃义,违背了当初结义的情分。因此,当羽千里走单骑时,他便上马,见了关羽倒竖虎须,挥矛向关羽。最后,关于斩杀前来追赶的曹将,将情况说明后,张飞“方才大哭,参拜云长。”
我们可以看到,小说借以塑造张飞形象的情节,多半以正史为依据,又大量地计取了民间传说的养分。作者保留了《三国志·张飞传》的基本事迹,又将历史上其他的事迹也根据需要,张冠李戴,予以改造。因此,《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既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上的张飞其人,也与民间传说的张飞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