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我在简书已经日更21天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还是为自己的坚持点个赞吧!
在这21天里,历经了好奇期,兴奋期,探索期,瓶颈期,接纳期。
好奇期。刚来到简书时,感觉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新鲜感十足。什么是钻?什么是贝?钻和贝的关系?如何交易贝?如何加强权重?点赞的类型?会员是干嘛用的?为啥我写的文章没人阅读?怎么投稿?
兴奋期。好奇心被满足了以后,开始渐渐兴奋了,这个简书的平台很有趣嘛,也很接地气,这不是一直想找的地方嘛。谁都可以是创作者,在这里练笔是个很好的地方,很像是自家的自留地,开采播种浇水,任由自己安排。曾经想把朋友圈当做练笔的地方,把人生感悟和心里状态表达出来,但是呢,朋友圈里的朋友亲人领导同事比较多,发圈多了的话,招人嫌弃,被屏蔽或拉黑,而且若哪句是说得不合适的话,也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平时很少发朋友圈。而简书呢,大家都是奔着相同的目标来的,是同频的人。是怀着相互欣赏,共同进步的心态过来的,所以写简书,可以尽情发挥。
探索期。兴奋过后呢,我就开始报名了日更的挑战任务。每天都想着这个日更的事儿。以前也写过文章,也在纸媒上发表过,但是给纸媒写稿时,总有一种心态,总希望百写百中,写一篇就能发表一篇,也希望一次性就能把文章写的非常完美。写的时候很谨慎,不太敢下手,总之不知道怎么拿捏好了。殊不知,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先完成再完美。
这样的心理,反而影响了创作数量,写的很少很少。有了简书后,为了日更,也不管那么多顾虑了,有话就写,先完成再完美,而且深深的写,能写多长写多长,让字数尽量多些,把文章意思全面展开的写,往深的地方写,详尽地写。写完后再挑时间修改一次,二次,N次。写着写着,手下的笔顺手了。不过呢,写完后形成了一个毛病,一天里啊,N次翻看简书里我写的文章的阅读量和点赞数,看有没有增加,有没有人评论。
瓶颈期。在这21天里,说实话,写着写着就也经历了瓶颈期,不排除自己想偷懒的惰性,一边写一边数着字数,纯粹是为了凑字数,为了日更而日更,日更有点挑战自我,挑战惰性的特点。在这个瓶颈期里,也曾怀疑过自己,干嘛给自己找事儿干,写这有啥用,没几个阅读量为啥还写,还要坚持嘛。还好吧,慢慢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迎来了下一个阶段。
接纳期。瓶颈期过后,心理上开始淡然看待了,想起了来到这里的初心,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练笔,为了积累自己写字的熟识度,以至于不再手生嘛?熟能生巧,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虽然我还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是日积月累,肯定是往这个方向奔去了。所以我接纳了自己,调整好以后,就慢慢写下去吧,发现自己真正想写的时候,是很顺手的,好像有好多话要说出来,不再写一行就查看一下字数了。不知不觉间,字数就上千了。怀着这个心态,发现日更也没有那么难了,而是像刷牙洗脸一样,是每天必做的事儿了。
如今,终于养成了21天日更的习惯。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走下去,下一个21天,下下一个2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