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几天,今天终于闲下来,约了几个同学朋友找了家我们最爱的炸鸡店随意闲聊,一位朋友提到自己的家长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已慌乱于家里的期望不知所措。
共鸣,话题不止,吐槽不断,比惨盛会。
“前天早上九点,我起床洗漱吃早餐准备上十点的课程,我老爸给我发了个红包,打开了之后谢谢了一下我爸,我爸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刚吃完早饭准备去上课,我爸给我回了句——这么晚才起床你上什么大学...”
“我爸问我现在在干嘛呢,我说我在健身房呢,我爸说健身干什么啊,难道不用学习吗...”
“女儿啊最近忙不忙啊,我说学生工作事情有点多稍微有点忙,我爸说你要好好学习啊,考博士也不是不行,不要老想着世界三十多名的学校,当初不是梦想考哥伦比亚大学吗,那就一定要考到那里,抓紧学习。我爸难道就不怕我到时候嫁不出去吗...”
“你是家族唯一的希望,你不考到博士你这就是大不孝。”
在亲戚的眼中口中我一直都是难以企及他人的存在。
哪怕去到全市最好的高中,如今考出了令大多数人羡慕的高考成绩,依旧无法补上他们心里的落差。
仿佛我的人生就是为了得到一个亲口的认可。
一生的成就上不封顶,这认可也在不断攀爬中显得越来越遥遥无期。
几天前的聚会,越来越冷漠的口气,深藏埋怨的眼神,让我无所适从。
到底,我的努力,我的坚持是为了什么。
到底只是我一人想太多,还是这样的环境塑造了这样“想太多”的我?
终究深埋于心的坎坷不能因明白前路的艰辛而变为坦途。
忍俊不禁,又略显悲哀。
记忆中的小时候我就是个成绩优异、遵守纪律、体育高分...一直是个很招老师喜欢的亲戚朋友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被拿去当例子教育成绩较差的学生,满墙壁的奖状,老师不断的夸奖渐渐的让心智不全的我努力索求“成功”。渴望得到亲人的认可成为我一贯的向往。
开始不断的追求高分,过于遵规守纪。
过的是别人希望自己过的生活,做的是符合他人眼里的样子。
我学会了追求虚荣。开始活在别人对我的期望里。
为了维护长期保持下来的形象,终究变成了两个自我,一个“别人喜欢的自己”和一个“冷漠的自己”。
阳光下我像个孩子,黑夜中我自卑的像个怪物。容不得自己犯下一点错误,不允许自己让父母露皱一丝眉。过失如鸿毛,愧心如泰山。
泰山之重,压得我喘都喘不过气,累。
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会让两个自己和平共处,这样的结果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优点,在“别人喜欢的自己”受到否定的时候,冷漠的自己会安慰它,然后继续冷漠的旁观自己的生活,除了偶尔受伤会疼之外,一切好像都与我无关。
直到渐渐地长大,“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深深扎根心里面。父母对奶奶的照顾让我深刻明白了做人最基本要学会感恩。
自己的目标和父母的期望相违背,看到家人的失望的表情所导致的内心纠结,想必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吧。
难题。难辩。难释。
或许这也是一种愚孝吧。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尺子,这里面有上辈人的烙印,也得有自己鲜活的生命体会。
当初看到这么一句话——“别让爱你的人对你失望。”
没有错,可是这句话“绑架”了多少人?
转焦去看身边除父母外爱着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真正值得我们在意看法的人却又有多少呢?
我们习惯于家庭模式,于是进入大学的我们也习惯于成为别人眼里的佼佼者。自我内心压抑许久的反抗与从小到大的习惯让我们小心翼翼又急切于做到如鱼得水。
但是你要明白,他人的期望中总是包含着太多太多道德上的要求,每个人都会希望我们按着他们预想的舞步来跳。
他们可以简简单单一句“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也可以简简单单一句“没做到情有可原”。
大起大落之间你辗转反侧地怕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可你的得失对于他们,终究掀不起多大的波澜。
你怎么就不敢把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给他们看看?我就这么大本事,你若接受罢了,你若不接受,我还是我。
众口难调,若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喜好为你添砖加瓦,到最后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砖瓦堆,所以,何必肩负那么多的期望,何必捏造出臆想中的聚光灯。
至于以后,呵,拭目以待吧
那都是我真实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