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一次几乎是一拍即合的合作,这次合作好似顺其自然、天作之合,但最后却是各怀鬼胎、分道扬镳、分崩离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听我慢慢道来⋯⋯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更严格的说,只是演了一场戏,但董卓、吕布已有所察觉。
曹操选择出逃京城。他很清楚,留在京城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现在朝廷的势力基本上被董卓的凉州部下控制,曹操这些朝廷旧部,董卓根本不会重用。通过这一次行动,董卓就更警惕他了。
曹操逃出京城虽是不得已的选择,但也是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了?!
曹操逃到兖州陈留地方,和父亲商量:打算变卖家产,散尽家资,招募义兵,讨伐董卓。
做出这样的决策,是需要魄力与勇气的,这也真正体现了曹操的英雄气概,而不是所謂的敢刺杀董卓,那只是说说而已。
曹操的父亲比较支持,但是要“创业”什么都要花钱,父亲说他认识一个巨富卫弘,若能得到他的相助,大事可图矣。
曹操请卫弘喝酒,卫弘答应投资入股,出尽家财,也表现出了少有的英雄气概!
紧接着,曹操做了两件事:先发矫诏通知各个地方政府的太守刺史们,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然后自己也招兵买马,组建队伍。
可曹操发出传单后,几乎就没谁理他。但这其中一路军马响应了他,这一路顶百路,这一路却是非同小可,举足轻重呀!
他是谁?
是袁绍!
袁绍也早有此意,接到曹操的通知,就聚集了麾下文武,引三万兵,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袁绍当时身价可了得!
出身名门,祖上有四代人担任三公的职务,极为显赫。朝廷、地方的许多官员都是袁家的门生。
而且袁绍在朝廷担任过司隶校尉,又杀过太监,功劳很大。
袁绍个人修养很高,又长得姿貌威容,并且看起来很谦虚。平时又好纳名士,好养门客,在京城时,宾客盈门,来投奔他的人,无论贵贱,袁绍都会下车以礼相待。
最重要的是,他俩曾经是战友,都来自何进大将军手下,现在看起来利益、目标又一致,敌人是同一个,就是董卓!
即使以前是表面关系或关系并不好,但在共同利益面前,选择合作理所当然。
有袁绍的加盟,形势完全不一样了!
二人商量后,再发传单,号召全国各路诸侯们,一起联合起来,去攻打残暴的董卓。
这一号召,全国立时招来了十六路兵马,加曹操、袁绍共十八路军马。

各路诸侯为什么袁绍一来,大家都愿意参与合作了呢?
大家都有讨伐董卓的意愿,但是参加谁的队伍就很重要了。当时,他们也不知道谁敌谁友呀!万一与曹操合作,树了很多敌,未灭董卓,先灭了自己,也不划算呀!
而袁绍毕竟上下左右面子大呀!同他合作,一定是友多敌少呀!
来的这十八路军,称为关东联军,是一种纯粹的合伙关系,并没有上下级之分,他们经过协商之后,一致推举声望最高、人缘最好的袁绍为十八路关东联军的“盟主”。
现在他们可以代表正义的力量,去挑战董卓了。

但董卓代表政府,他认为自己才是正义的,要剿灭、镇压叛军。
这两路人马都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就是都为了国家!但谁知道呢?真假对错,最后评判的标准,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成王败寇!
我们看一看这十八路军的合作基础,就会预知到未来。
基础不老、地动山摇!看起来大目标、大方向是一致的。但是这基础根本就没有建立好,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分裂,甚至从朋友变成敌人!
我来稍加分析一下:
先来看看曹操和袁绍。谁是真正的创始人?就是一个大问题!
曹操应该算是发起人,而袁绍来了,是定海神针,才有了一呼百应的局面。
好,问题来了,如果一旦事情成了,怎么论功行赏?!现在袁绍是盟主,照例他要说了算,可曹操绝非等闲之辈,他会服吗?即使口服心不一定服?!一山怎能容二虎?!
再有袁绍做事是很难公平的,看起来现在都投袁绍的票,是大家需要。但一旦涉及实际利益的时候,一碗水要端平太难了,袁绍以什么作为标准呢?
又因为是合伙制,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并没有上下尊卑,谁也想说了算,可谁也说了不算数?
要靠自觉。愿意遵守就遵守,不愿意遵守也没啥制约力,也拿他没辙,这对领导和管理的要求,就太难了!
预先就没有制订好什么标准、规则?从开始就错了,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各路人马的军规也都不尽相同。盟军要统一指挥实在太难了!
看起来这合作怎么都对!利益也一致,目标也一致,甚至信仰都一致。
可实质上,利益的一致是表面的、是虚的一致,真正的利益点根本不一致!
目标看起来也相同。而实际真正想要达到“标的”,也都不相同。
信仰就更是千差万別了!有人信“钱”,有人信“权”,有人信“名”。
这些人都来自不同的阶层,来自不同的地域,来自不同的三观,怎么可能形成统一的战斗力?!合作怎么能成功?!
这样的合作只能是暂时的!
那合作到底合什么?今天只是简单写了一下合作的基础,未来还会继续和您深度解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