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到很深的般若之心,因为六百部的般若经可以浓缩为一部《金刚经》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刚经》可以浓缩为一部《心经》二百六十字。所以这一部《心经》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来一代时教的精华,摄无不尽。
先师夏莲老继续发挥说:一部《心经》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是一个「照」字。”
(以上文字引自 黄念祖《心经》略说)
其实这个“照”字,更应该是特指武则天创造的“曌”字更为妥帖。
曌:拼音zhào,同“照”,意指日月当空,普照大地。(百度百科)
从读音上看,认同了“照”这一行为手段。
从字形上看,“曌”是由上“明”下“空”两字组成,包含了“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句子的所有含义,直指“明空”这一目的(亦是结果)。
诸多《心经》注释中,一众大德对“空”字都是一笔而过。或许相对于他们来说,“空”字极其简单,不值一提;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却无异于一个重大的疑难杂症。般若部所有的经典都是论述“空”的,如果对“空”不加以详细论述,那么对《心经》的理解就如在沙滩上建屋,根基不稳,就会疑惑丛生,进而怀疑《心经》本身。
“空”字是否就是“无”,肯定不是,因为《心经》下文中出现了“无”字,可见两者之间是不同的,不然的话,只用其中一个字岂不是更妙?!
印度古人有一项极大贡献常为人忽略。他们发明了记数法中的“零”。……这个“零”字的符号本来只是一个点,指明这里没有数,但有一个数位,后来才改为一个圈。这个“零”字的印度原文就是“空”字。“空”就是“零”。什么也没有,但确实存在,不可缺少。“零”表示一个去掉内容的“空”位。古地中海文明中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说,一切皆数。数下都是零。古中国人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零。无就是零。他们的思想是通气的,都看到了这一点,但只有佛教徒发展了这种思想。“数”和“有”不停变化,即生即灭,都占有一个“零”位,“空”位。所以“空”不出现,但不断表示自己的存在。(此段文字全部引自 金克木《心经》现代一解)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首楞严经》第三卷)可见“空”字的原意是从有到无的一个过程或状态,如果原本不存在,不能称之为“空”,只能称之为“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这一段文字表明的含义与《首楞严经》相同,空是从有到无的一个过程或状态。
中印古代文化的同步性,由此可见一斑。
《心经》广博精深,如一支鲜花盛放,香气四溢。本人学识有限,只能够采撷其中一瓣香,不敢自珍,献之同好以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