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之我见国学与传统文化醍醐灌顶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之管窥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之管窥

作者: 梵花若净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08:03 被阅读43次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在此对《道德经》第一章第一节进行一己之见的释读,以求抛砖引玉。

            本文将分三部分论述本人的观点:

            1、文本的选择。

            2、对“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进行辨析。

            3、对“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进行释读。


    1、文本的选择:

            《道德经》版本众多,有马王堆帛书版、竹简版和通行本三种。由于竹简版不全,非我等业余爱好者能够解读的,以下只在马王堆帛书版和通行本这两个版本中选择。

            在此先说明一下,马王堆帛书原句为“道可道也非恒道,名可名也非恒名。”

            过去没有标点符号,断句的时候通过“之乎者也”来断句。马王堆帛书就是这样做的,徐志钧先生《老子帛书校注》第四章中“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读起来特别扭,好像一个老夫子糊里糊涂的讲话,对比通行本中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感觉马王堆帛书中“也”这个字出现得莫名其妙,多了这个“也”字之后语句反而不通顺,完全多余。想一想老子的身份,职业是“周守藏室之史”(《史记》),孔子都曾经向他请教。这样一个人怎会写出如此不通的文章?

            而且马王堆帛书的顺序也是有些问题,在《道德经》中本应该先讲道之理,后讲道之用,结果在马王堆帛书却刚好相反。

            难道就像网络小说写的那样:一个人先是作为一个外门弟子,只能够学到外篇(德经),认真学习,然后进阶成为入室弟子,学习内篇(道经),他(她)把自己所学的记录下来,这应该就是马王堆帛书的成书过程。如果是这样子,那么马王堆帛书的顺序就能解释清楚了。

            那么马王堆帛书的最主要作用是什么呢?由于马王堆帛书年代比较早,可以用来校正一些后世因为避讳而修改的文字。

            前面基本否定了马王堆帛书,下面我就用通行本中的中的语句来断句。

            通行本中句子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通行本据说是三国时期曹魏哲学家王弼传下来的,其中马王堆帛书中的“恒”在后世由于避讳汉文帝刘恒而被改为“常”字,虽说两者意思差不多一样,由于“非”字与“常”字在一起,很容易被误读为“非常”一词,所以本文将“常”字改回为“恒”字来进行解读。

            因此,我将文本确定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2、对“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进行辨析。

            《道德经》第一章中,这一句话的解读,通常断句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翻译为: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此翻译引自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

            这样断句看似正确,但是却些有问题:

            ①于体例不符。“道”和“名”字被同时用作名词和动词,在《道德经》全书中只有这里出现,后面第二十五章中“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的“道”“名”两字用法就不一致,只用做名词。

            ②于理不顺。“道可道非恒道”认为道不可言说,还可以解释得通。可是“名可名非恒名”就与下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想违背。因为“无”和“有”这两个名字的意义从古至今都是一致的。

            鉴于以上这些考虑,所以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做出以下断句: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3、对“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进行释读。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在释读的过程中,竟然发现这句话有两重含义。

            ①先说第一种,“道”和“名”作为主动词的一种情形。

            翻译为:道认可一些事物,同时也否定一些事物,这才是永恒的道。名认可一些事物,同时也否定一些事物,这才是永恒的名。

            解释一下:这句话其实是说“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指明了真理的局限性;同时也说明事物的两面性,与后面的篇章与一脉相承的。例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文句。   

            ②再说第二种,“道”和“名”作为受动词的情形。

            翻译为:道在肯定和否定之间不断地前进,这才是永恒的道。名在肯定和否定之间不断地确认,这才是永恒的名。

            解释一下: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这样,并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螺旋式的不断上升的。”这不是和“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意思相近吗?

            而且在《道德经》后面的篇章里也有类似的阐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中的的“益”(增加)和“损”(减少)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由于“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有两重含义,任何一种翻译都会失去另外一种含义,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只断句读不翻译。


            这就是中国古典书籍的独特魅力,经得起反复觉嚼,回味无穷。同时也是其难以传播的原因,语义多重,无法翻译。

            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庆幸的地方,可以原汁原味地、近距离欣赏古典文化,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之管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uj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