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719~772),字次山,今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元结的祖父是北魏鲜卑族后裔、常山王遵的十二世孙,孝文帝时易姓为元,后迁居河南洛阳鲁县。
认识元结,是因为读了他的诗《贼退示官吏》,这可真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不畏强权、具有强烈责任感的贤良之士啊,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元结并不是普通的文人,他更是一位顶天立地、有勇有谋的热血男儿,其人格魅力令我深深折服。这种品格在《贼退示官吏》中也可略见一斑——“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747年,元结与杜甫同时参加了制举,但李林甫为了迎合唐玄宗虚荣的心理,以“野无遗贤”为借口,使得这次考试无一及第,元结和杜甫都沦为了这一政治阴谋的牺牲品。不过,元结终是于753年考中了进士。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元结招募义兵,英勇抗击叛军,保全十五城,可见,其军事才能卓越。
作为政治家,元结极其富有正义感,关心国家安危,爱民如子,政绩颇丰。
763年,45岁的元结出任道州刺史(《贼退示官吏》就写于道州任上)。当时,百姓穷困潦倒,朝廷还要征敛赋税。他就如自己在诗中所说,不但不逼着老百姓交税,相反还冒着抗旨获罪的风险,两次上奏,请求免去百姓历年欠税。并采取赈济灾民、恢复耕种等种种措施,帮助战后的老百姓渐渐恢复了元气。
在道州为官的几年时间里,元结关心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道州的黎民曾自发地请求为他立生祠,把他供为“元子菩萨”。100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依然有一条街,名字就叫“次山街”,就是为了纪念元结。心系人民的人,人民永远怀念他。
在容州任职时,元结更是展示了超人的胆识和谋略。他到任时,容州的局面非常严峻——朝廷的苛捐杂税逼得瑶族首领率众反抗,并已持续多年。咋办呢?看元结,人家并不动用一兵一卒,而是深入瑶族人居住的山区,与其首领会晤、结盟,取得他们的谅解信任,并对其进行抚慰、劝勉,最终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使治下恢复了安定和平的局面。
作为文学家,元结也是成就斐然,只可惜其作品多有遗失。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他的诗文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性,比如说《贼退示官吏》,在这一方面和杜甫很像,难怪杜甫会喜欢读他的诗作。当然,元结也有很可爱的一面,比如说他的《石鱼湖上醉歌》,就描写了诗人在石鱼湖上饮酒作乐的情景,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元结的散文,尤其是杂文体散文,极其优秀,大多数短小精悍,笔锋犀利,针砭时事,鞭挞黑暗,感觉也有些以笔为枪的意味,鲁迅先生是否曾经受到过他的影响呢?其它散文,如书、论、序等,都意气超拔,不同流俗。其散文对后世“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柳宗元影响巨大,被认为“上接陈拾遗,下开韩退之”。
总之,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元结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元结和好朋友书法大家颜真卿还有过极为完美的合作,令人啧啧称叹。
761 年,元结欣喜于安史之乱的两个主谋都已死,着眼于对国家强盛的期望,写下了《大唐中兴颂》。
771 年,元结翻出十年前写下的《大唐中兴颂》,稍作修改,请好友颜真卿书写。
颜真卿写此碑时,不但在书写顺序上创新,还创制了十一个简体字,让全碑空间错落有致。
最终,这篇《大唐中兴颂》被刻在了湖南永州祁阳的浯溪石崖上,由于文辞古雅、书字奇伟,此碑被后人评价为“文绝、字绝、石绝”,堪称一个时代的代表作。
总体来说,元结堪称人生赢家——政治上颇有建树,文学上很有成就。更重要的是,他那颗爱民如此的心千古流芳~
2024年10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