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计划总是变得很快。
我同学胜哥就是这样。大学时候,听别人说搞旅游赚钱,他就跟着做旅游;不到两月,听到卖手机回拨卡生意好,又开始捣腾手机卡;后来,奶茶店、水果店、宿舍配送……都干过。每次都是追风口,不管适不适合自己,一股脑的干,而且经常变,没有一样坚持到最后。他的目标和计划是随波逐流的,那他的精力和投入肯定是漂浮不定的,结果可想而知。
也就是说,我们的这些目标,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我们给大脑传达了一个错误的期待。在实际操作中,它享受不到预先期望的那种感觉,会从“期待满满”变得“不大乐意”,积极性减弱,可能到后来,干脆就劝你放弃了。因为计划不明,往往执行过后是平淡,平淡以后是中断,中断之后是凌乱。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调整策略,用最大的精力关注最重要的事。很多计划得以顺利执行,原因是计划本身靠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除去浮华,回归本真”。
01 做好分类,给计划贴上不同的标签
第一类是必须要干的,就是不干不行,非干不可的那种,我们必须雷打不动坚持,付出100%的努力和决心,千万别留商量的余地;
第二类是非必须干的,就是干了最好,不干也说得过去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时间灵活把握;
第三类是必须不干的,就是需要我们放手的那些,比如抱怨、依赖、盲目、自high等等;
第四类是不适合自己的,可能是在年初激动、悲伤、愤怒、斗志昂扬时候列的,对这类计划果断删除。
02 大力精简,学会给自己松绑
不要把自己搞的很忙,不要用千头万绪换取一事无成。我们给自己打开那么多的任务栏,大脑会受不了。
精简数量,放弃那些代价太高的计划,筛出真正想要的,总数控制在个数以内;试着每天列出“当天必做的3件最重要的事”,集中精力,专注追求;
精简强度,提前把变量考虑进去,比如年底的12月,往年有哪些情况,今年又会增加哪些变量?留出弹性和空间。
03 持续优化,让计划动起来
任正非在华为的内部邮件里强调过一件事:一根丝线打一个结,就是“总结”,现在叫“复盘”;多打一些结就成了“渔网”,对“渔网”多次总结,认识到它的本质,你就有了一根“网绳”,这根“网绳”就是“纲”,纲举就目张。
我们在对整体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优化的同时,要坚持每天、每周、每月动态复盘,提出调整方案和下步计划,保证计划延续性和可行性。
分析当前形势,我们先调整好心态,不为自己找借口,多给自己一点耐心,找到内心执着的积极理由;再重新把计划捋顺清楚,做好分类,贴好标签,大力精简,提高效率,定期复盘,动态调整。
剩下的,就是集中力量,向着计划大步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