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日,我和我的挚友小K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每个大学都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周围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普遍比较茫然。
我问小K,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干什么啊。
小K托着腮,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我想当一名作家。
这个答案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和小K在高中就认识了,她的好文笔在当时几乎人尽皆知,高三好几次月考的高分作文都出自她手,被打印下来供全年级传阅学习。她也向我偷偷分享过她创作的小说,凭借出色的同人作品,她在创作平台上收获了三千多的粉丝和动辄几百的热度。
小K又说,但是我现在好纠结啊。
“你纠结什么啊,你这么厉害,坚持写下去肯定没问题啊。”我有些不解。
小K瘪瘪嘴,趴下来把下巴垫在桌上:“我纠结我不纠结别人的纠结。”
“啥?”我被她这句很绕口的话一下子弄的有点懵,“你的意思是,你纠结的是你不纠结或者说不理解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纠结的事?”
“对啊,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这么奇怪的话估计只有你能理解吧。”
02
小K的话我确实是能够理解的。
坦白来讲,除了语文之外,小K的其他科目只能算是中等水平,高考超常发挥了一点,勉强过了211的提档线。现在在一个不好不坏的学校读着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专业,成绩不高不低,人缘不好不差。褪去了在创作平台上“太太”的光环,小K在现实生活里只是个比路人还要路人一点的普通人。
“我的室友和同学,他们在纠结读研还是工作,考公还是考研。”
“他们每天致力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什么比赛都积极参与。”
“感觉他们每天都很忙,偶尔也听他们吐槽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他们纠结的是学业,恋爱,社团,人际关系,而这些说实在的我不在乎。”
“本来我是很清楚我想做什么的,有时候一个没课下午我就想对着电脑码码字把今天的更新写了,结果室友告诉我她们都参加了一个活动问我参不参加,啊,那就去吧,然后只好在晚上说今天有事停更一天。”
“偶尔我也想过,我写这些在圈外人眼里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天天对着电脑扣字还没有随大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来的实在。我怎么样你也知道,要是再不合群一点,岂不是显得更孤僻了。”
小K咬着吸管,俨然一副很苦恼的样子。
03
“Emm...”我若有所思。
小K在“大部分人眼中正常的校园生活”和“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我又问过我其他几个朋友,发现这种现象也是有共性的。
人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同时做好好几件事。而就算有所侧重,也可能并没有好的结果。
比如你一心想要保研,一直泡在图书馆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绩点,最后以毫厘之差没有保研成功,但已经因此错过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又或者小K选择潜心写作,却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写作占据了她大量的课余时间导致成绩惨不忍睹,她的文字无法带来稳定的收入,到毕业被家长勒令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却发现专业学的一塌糊涂。
而绝大部分成绩社团两手抓的人,每天过着看起来充实有意义的生活,到了临近毕业之际就要开始迷茫了,我到底想做什么?我不想工作,要不再跟着考个研吧?
是“合群”还是“特立独行”,又能否承担“特立独行”造成的结果?这似乎是个无解的命题。
但仔细想想,大学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平台,给了你更多的选择,就给了你更多的可能性。合群也好,特立独行也罢,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好了。
最重要的,不是合不合群,而是不合群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