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你是一个冷知识爱好者,或者是一个热衷于收藏内容精致的关于中国历史书籍的爱好者,那么这本书一定要列入必入书单之中。它以中国地名为线索,细细密密地讲述了关于中国地名背后的历史知识,让大家在对历史主干认识的过程中又生出了一些细碎的枝丫,让这棵树变得更加茂密和美丽。
这本书以中国的地名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山水、矿产等地理知识,也讲述了神话、祝福、星象以及历朝历代的历史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有一个特别的名称,一个个名称构成了中国地图上一块小小的拼图。最后这些拼图带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共同铺成了中国的疆土。
这本书有很多小细节非常有意思,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很多。
第一,历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起起落落呈螺旋式上升的,这一点体现在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发展中。秦朝前中国使用的是“五服制”,即以核心居住区的国都出发向外拓展共划分了五个区域(这种划分方式相继了《进击的巨人》,跑题了)。这种方式现在来看充满了将某一阶级固定在某一生活区域内不得随意跨越的不平等意味,但是在当时却充满了乌托邦意味。
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建立了郡县制,从那以后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中国的版图管理就从两级管理到三级管理不停摇摆。每一次摇摆都会有一批新的城市出现,又会有新的一批城市没落。最后到新中国经过大家的重新商定和探讨,慢慢定型成现在的模样。
第二,起名这事儿极大的体现了对于天地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迎合。在中国有大量的地名是因为自然,很多地方最初起名的理念很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住在XX山南边的村儿”:“住在XX河北边的地方”“这是一个有很多铁矿石的地方”等等。除了这些以外,在过去城市起名中还体现出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统治带来的一些地名,“这里曾经打过仗我们希望以后能和平”“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死在这里,起名纪念一下”“XX军营驻扎的地方”“皇帝经过这里很喜欢这个风景于是赏赐一个名字”,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因为新任皇帝上位,很多含有皇帝名讳的名字就会逐渐被更换。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城市的名字慢慢地就被保留了下来。
因为这本书是以地名为灵感来源,所以书籍在知识点的传达上更多的是以某一个地名为出发点,所以整本书在讲述历史和地理知识时必然会出现知识零碎显得更像冷知识科普。但是,对于一个中国历史爱好者来说,能够发现自己之前没有发现过的零星知识的欣喜度是远远超过阅读另外一本脉络清晰的历史书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