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中国最冷的北方城市,印象中小时候冬天的大雪可以没过膝盖。
妈妈的胳膊不好,阴雨天总会关节疼,据说是我刚出生时候半夜起来哺乳怕冻到我用手撑被子落下的病根。
据说我小时候很不省心,经常半夜哭醒,妈妈很自责,说那是我因为母乳不足经常被饿醒的。我小时候经常去医院,每冒必感,妈妈说我是先天的身体素质不好。
妈妈的母乳不足,是因为没有营养,除了用那个时候最便宜的玉米面做饼,基本没有其它吃的,任何,哪怕是她怀胎十月的时候。并不是家里没有或者没能力做其它吃的,是奶奶舍不得,给妈妈。
听说过很多婆媳关系矛盾的事,但是从来没遇见过妈妈这种离奇遭遇的。
在读大学之前,妈妈虽然承受着命运里的各种不公,家庭的各种苛刻,但她仍是把关于亲情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仍是用中国传统女人最大的善良在家庭中给我示范着“母慈媳妇孝”和教导着我尊敬长辈珍惜家庭。
直到我成年,读了大学,她才陆续给我讲起家里的故事,说起这些年自己实在委屈和憋屈,说起了那些让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而这些,在她心里足足压抑了20多年,不说,只是为了不让少年时代的我有心理阴影,因为怨恨而产生不正确的人生观,怕改变我的本性。妈妈,是那样的善良。
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很漂亮的美女。当时在班级曾经有一个家庭条件非常富裕的男同学公然在黑板上写喜欢妈妈的话。这种事,在那个年代,算是离经叛道。妈妈没有选择他,而是后来在知青的时候在队友的介绍下认识并喜欢了爸爸。因为爸妈分别是知青里男队和女队的劳模,经历过甘苦与共的知青岁月。妈妈会把自己的饭票分给爸爸,他们会相互鼓励拼命工作,他们会一起领各种劳模奖励从没落下。
结束知青生活,他们回到原来的那座北方城市顺理成章地结婚,妈妈的噩梦也才刚开始。
爸爸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从来没辜负家里大哥的身份,而妈妈这个“嫂子”更是尽职尽责。
爸妈和奶奶最开始是住在一起的,当时爸爸的二弟、妹妹、爷爷奶奶,都住在一起,爸爸的小弟在外省读大学。爸爸按要求每个月如期将自己全部的工资都给奶奶,妈妈用自己的一份工资,管着家里的各种生活开销,包括节假日给小姑买她觉得女孩子应该配拥有的时尚围巾等等,尽管她自己都没有,包括经常给奶奶买一些她认为不管生活是否拮据但是必须给婆婆和妈妈的必需品。很长很长的几年里,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爸妈都是没有任何存款的。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爸妈忙着生计,忙着一大家子的时候,二叔开始了恋爱,开始把后来只会甜言蜜语的二婶往家里带。
爷爷是曾经当过兵的,甚至红得在参军后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保君”。爷爷有着一张慈祥的脸,宽厚的胸怀,和善良的心。每次家里吃饭,爷爷都是cue老实并且事事家人优先的妈妈多吃点,这是在我记事后深深印在过脑海里的。
奶奶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女人,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意识,有着强烈的势利眼。奶奶非常喜欢打牌,妈妈怀孕的时候,奶奶都是扣押着爸爸陪打牌一直到睡觉前不许回到房间,作为孝子的爸爸言听计从,当时有强烈孕吐反应的妈妈,整个怀孕期间,没有孕妇的特殊待遇,哪怕是一点点。每天带去单位的,永远是那个时候最便宜的玉米面馒头,而可以改善伙食的食物,则一定是奶奶的二儿子和女儿在的时候才会吃的。
妈妈生我的前一天半夜,奶奶依然没有放爸爸早点回房间休息,破水了很久又没办法动的妈妈终于熬到爸爸回房间,然后去了医院。妈妈至今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没有经验,奶奶不但不告诉她,而且还在这个时候拖着自己的儿子。
第二天,我出生的时候,赶去医院的奶奶看见我是女孩儿,只留下一句冷冰冰的“我回去做饭了”,转身就走,再也没有去过医院……
妈妈没有怪过奶奶在整个哺乳期对她的不闻不问,却对我小时候母乳不足因为她的营养不够而对女儿没有奶水吃愧疚好多年。
在我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二叔也面临着结婚。也许是有孩子之后强烈的为人父母责任感,妈妈终于忍不住了跟爸爸说:“不然我们搬出去吧”,看家里的情况以后应该没有我们住的地方,不如提早做做准备。爸妈小心翼翼地跟奶奶提出,能不能爸爸以后的工资不上交了,攒点钱买个住的地方。奶奶瞬间冷脸下来,从那以后更从没有对妈妈有半分好脸色。
存了不到爸爸一年的工资,也许是看着奶奶的各种脸色和嘲讽不自在,爸爸在妈妈的建议下同意早点搬出去了,于是那年,他们借遍所有朋友的钱,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虽然简陋,但也总是有了主人的感觉。不过我不喜欢在自己家里睡觉,因为北方的冬天寒风呼啸,而用厚塑料糊的窗户根本不挡风。我,还是喜欢去奶奶家住。
因为我喜欢去奶奶家住,妈妈又觉得拖累了奶奶,每个月仍然给钱,每个节假日仍然
给家里买着各种吃的、用的,仍然时常带着各种东西去看望二老。
二叔说:如果我是男孩儿,他肯定对我好。
不知道那个时候小小的我怎么就会回答说,如果我是男孩儿,你们家还养不起呢这句话。
爸妈确实是很善良无私的人,在需要知青的时候,爸爸作为家里的长子义不容辞,回来后爷爷退休国营企业的班在奶奶的授意下给了二叔,用爸爸的工资给奶奶攒钱给二叔结婚,再后来爷爷分了房子,奶奶一样给了二叔,再再后来,国营企业职工补贴半自费地买第二套房子的名额,奶奶还是给了二叔,只因为二婶的甜言蜜语,不但套来了爷爷奶奶的各种财产,还让奶奶心甘情愿地伺候了十几年,洗衣、做饭、打扫家务,而这期间,二婶唯一给奶奶买过的东西,就是条件都很好了以后才去早市买十几二十块的衣服,然后告诉奶奶,布料很好的。
奶奶七十多岁的时候,和她一直住一起的二叔二婶搬出去了,搬去用爷爷福利买的房子。说了二十年我不会做饭的二婶出去之后一夜之间就会了。原来不是不会,只是不愿意。
奶奶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他们一脚踢开了奶奶。当然,只是行动,甜言蜜语还是依旧的。
奶奶并不是不懂,而是她觉得自己赌错了人,那以她的心思,错也要一直错下去,她很担心一直对爸妈不好,爸妈不会管她,越是这样,越要更加不好地对待,期待着二叔二婶能看到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偏爱。而她这样对待最好的儿子儿媳妇,却在她生病住院的时候不会多承担一分钱医药费,不会多护理一天晚上,甚至“娇贵”的二婶去医院几分钟就找理由离开。
妈妈这辈子也许最难明白的是:为什么她一心一意对这个家,却不但没有被认可,反而换来命运如此不公平的对待。她也许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哪里错了呢?难道付出实际行动地对家人好,还不如只动嘴说好吗?
不过一切都不重要了,我说:余生我希望你开心,我会有能力,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是非非,就往事随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