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拾麦穗的童年

拾麦穗的童年

作者: 曹会智1965 | 来源:发表于2023-05-31 17:17 被阅读0次

每年六一前后,河洛大地进入三夏大忙季节。田野里的冬小麦已经成熟,进入收获期了。如今,现代化的收割机在小麦收割方面已经达到99%以上,但上个世纪60年代,还是农民挥镰忙收割的。

每到麦收时节,农村的学校都会放麦假,让孩子们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干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

其实,小孩子是干不动割麦这个农活的,但孩子们会㧟个篮子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拾麦穗,做到颗粒归仓。

夏天很热,去地里要带点水喝。那时候,没有装水的杯子,有的人就用当时葡萄糖输液的玻璃瓶装水。水是刚从井里打上的水,我们叫“井拔凉水”,凉丝丝的,喝着很舒爽,有一回,有人在水桶里放了糖精,一桶水又两又甜,别提多美了。长大才知道,糖精不是什么好东西,已经禁用,但当年,能喝到糖精调制的甜水,已经很奢侈了。

我最早拾麦穗,都是给生产队拾的。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拾麦穗,然后都交到学校了,学校也就给我们发几支圆珠笔芯用。

夏天拾麦穗,大太阳晒着,汗流浃背,脸上都有流汗的印子。虽然干农活很苦,但正是这种劳动让我们这些孩子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得到了锻炼,从此不再娇气,不怕吃苦,在学习上更认真,更下劲。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劳动课,或者让孩子们帮助大人干家务,也是为了给孩子以锻炼,挺好的。不过,只有真正干过农活的孩子,才更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的这首悯农诗,现在小孩子们都会背诵,真的要理解,知道珍惜粮食,去地里拾一次麦穗或许更好。

相关文章

  • 童年趣事---拾麦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最知道粮食的珍贵,当然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四五十岁以上经历农村生...

  • 拾麦穗

    记忆里,麦收是庄稼人的一件大事,一年的口粮在这几天要颗粒归仓,这关系着全家人一年的温饱。六月的天气又炎热多变,猛不...

  • 拾麦穗

    每年夏收之前是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的。堆放、收割碾打小麦的大场碾压又一遍又一遍,光溜溜的,平展瓷实;镰刀在磨刀石上嚯...

  • 拾麦穗

    小时候,一到麦天,我们街坊邻里的娃子闺女们就厮跟着去地里拾麦穗,以贴补家用。 那正是五黄六月天,日头...

  • 拾麦穗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夏季,也是我儿童时代。每年夏收,学校里都要放15天夏忙假,以各种方式参加和支援“三夏”工作。 那个...

  • 拾麦穗

    作者:李墨涵 有时候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这也许是离家太久的缘故吧! 记得有一次,...

  • 拾麦穗

    大嗓门老师把我们撵到操场,排好队,说,今天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支援农业,学校派我们到生产队拾麦穗。 我们高兴地...

  • 拾麦穗

    拾麦穗 儿时,每到收麦子的季节,我们姐弟几人总会到田地里拾麦穗,有时是和别的孩子一起,有时就我们自己。现在想来,那...

  • 拾麦穗

    五月间,麦沿花。 我在米楼上小学,从我家出门一条黄土路一直到学校南大门不拐弯,有一公里路。路上沙土飞扬,扬满了路两...

  • 拾麦穗

    远在青海的朋友在微信里也和我分享着麦田收割的视频。在祁连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拾麦穗的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py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