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读书心得(十二)
在《论语别裁》“为政第二”,“从台风了解人生”这一篇中,南老解释孔子的“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和庄子说的“飓风起于萍末”,说:
个人也好,家庭也好,社会、国家、天下事都是一样,如果小事不在乎,则大问题都出在小事上。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几乎没有偶然。平常听人说:“这个机会很偶然”,实际上没有偶然的事情。
其所由来者,渐矣。”都是慢慢转变来的。《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南老的这段话我反复读了很多遍。确实如此,健康如是,财富如是,爱亦如是,就连下水管道堵塞,也是一点一点由杂物积压而造成的。所以,不要忽视身边细微的小事,它很有可能,在我们忽视中酿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所以,防微杜渐很重要,亡羊补牢很重要,时时反观内省,修正自我,改进自我也很重要。
《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提醒我们要研究事物以求得知识,并意念真诚端正心思,进而要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接着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行有余力治理好国家的事务,最后让天下太平。理想中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果真是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反观当今社会,充斥着太多的谎言和欺骗,信任成本变得非常高昂,当过量的失信和失义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的时候,当仁义礼智信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也是我们活得更累心的时候。
投机倒把,偷奸取巧,非君子所为,无论是经济上的、情感的、还生活的,终将有报。
看一个人是不是真值得信赖,不是去看他如何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而是去看他为人处世的底线和原则在哪里;不是去看他巧言善变掩过饰非,而是去看他是否敢于自省和担当;不是去看他洋洋得意时的巧言令色,而是去看他不如意时能否沉下来稳得住。
如果无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不过是一张皮而已,毫无骨骼和灵魂。
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在每一个当下烦恼升起的时候,看到这是过往的身语意所造成的果,忏悔并发心即刻改进,像电脑一样给自己更新硬软件、打补丁、修漏洞、升级系统,类似的坑,争取下次不再跳,让今天的自己,优于昨天的自己,就是一种修行。
无常世事,就看我们的心是否依旧有常。一念起,万事生。飓风起于萍末,终将相应于此,飓风,台风,一个王朝的覆灭,一个人生的起落,一个生命的轮回,孰非如此?
我们今日的一切,无论是好的、坏的,都是我们过往起心动念、言语和行为造就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现在能做的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用心经营自己的一切。
希望自己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稳,尽心尽力把每一天工作和生活都做好,希望每天能微笑着入睡,第二天微笑着醒来,让美好的今天衍生出美好的明天,一切所有的美好相续而来。
希望自己静定修养再多一些,再精进一些,念念清明,念念智慧,希望自己做自己身语意的主人而不是被业力习性和贪嗔痴慢疑牵着鼻子走。
希望自己真实而深刻的过完这一生,一路打怪升级大获全胜,活出打心底喜欢的那个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获得俗世的幸福美满,证得我们本自具足。
希望自己有能力有智慧为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幸福之杯里增加一点一滴,希望自己老了回顾这一生,能多一些会心而笑,少一些后悔和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