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个学生物学的人,一辈子总希望能去巴塔哥利亚或南美丛林一趟,观察观察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吧?这就好比是读书人,或称为做自然科学研究或做工程技术的人,必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则是希望去美国大学里锤炼一下,以正三观。
我早早失去去美国进修的年岁,却在五十岁那年 意外获得一个去美国高访的机会。
于是,落实高访接受学校。我以学习美国成功培养大批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为观察学习点,选择与大湖区某著名大学的一个工程实验室孙教授对接,安排好一切,去申请J1签证。
我一个比较彻底的无神论者,在申请J1签证过程中,不得不信邪了。在上海第一次面签,当场被拒,理由是“移民倾向”。第二次面签,被check近80天,8月底拿到签证,意味着一个中国南方的我,将在大湖区度过9月到次年2月半年时间,想想都冷,恰好资助方要求重新签订资助协议,于是我婉拒了。
过了两年,一篇关于教育技术学的文章,被在纽约召开的学术年会收录为墙报论文,凭此多出了一个去美国学习的机会,于是……去签证……
会期是在3月24-30日,可我,直到3月28日才获签证……
签证……
我把这事给忘了,有同事提醒,这个一年期的商务签证,过期前你最好还是去一次美国。如若不然,也许你只是想去美国旅行,他们也会关心你,为什么上次的签证的有效期内,你没去美国……
好吧,去……
一波几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