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学习需要深度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单纯依靠意志力和努力,并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真的有效的学习是让学习为我们所用,不是仅仅看表面的东西,看一本书也好,看一部电影也好,我们要跟深刻的理解深层次的东西,把其中触动我们的点,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在大脑深处产生关联,实践是强化关联的重要因素。在关联的过程中,建立我们的学习体系。
读一本书,记得书中的内容,并不代表读懂了这本书。如果能把书中的道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实践长了,书中的道理就会变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这才是读懂了这本书。
学习的时候,只是靠刻苦,收获的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找到我们的舒适边缘区,也就是拉伸区,在那个区域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动机很重要,找到动机的正确方式是输出,然后收获正面的反馈。
不管是学习什么,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实践后收获的反馈,可以转化成我们学习的动力,是情绪脑和本能脑得到满足,从而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打卡学习的方法有利有弊,如果我们只是把它当成学习的一个辅助手段,没有忘记最初学习的目的,打卡能促进我们用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如果我们本末倒置,把打卡当成了目标,忘记了学习最初的目标和动机,为了打卡而打卡,就会得不偿失。打卡完成,大脑就形成了闭环,把事情就放下了,时间长了就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到后面就只选择简单的事情做。
最初的选择对行动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开始的阶段,可以用意志力先强迫自己做重要的事情,先形成正向的增强回路,接下来慢慢加强这个回路,行动力和自制力就得到了加强。
行动力还需要建立在清晰力的基础上,当大脑是模糊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选择做舒适区的事情,如刷视频、看电视等。如果我们有清晰的要做事情,让大脑转移到拉伸区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性。
做规划也是提高行动力的一个好方法。做规划并不是要求我们按部就班。做规划是写出重要的事情和准备要做的事情,做好规划对我们每天反思和复盘也很有帮助。
如果凡事都想清楚和看到了结果再干,那个这事估计也就干不成了。很多时候,只要方向是对的,我们只有行动起来,干起来,目标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做起来,干成了一件事,就会觉得事情并没有我们详细的那么难。如果只是在空想,以为做事很容易,反而做不成事。
我们知道一件事和知道一些道理,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掌握了,认识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联系才能完全掌握。
我们学习的时候,记住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这一点才是我们真正的收获,才真正属于我们。
二:描述经验
打卡这事深有感悟,在简书打卡,有几次为了完成日更,匆匆写上几百字,还设置为私密。这就是我把打卡当成了比写作更重要的东西,本末倒置了,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不敢见人。
看到别人说好的书,总会买回来,买回来却不一定看,自我安慰拥有了书,去没有学到知识,更没有做出改变,可以说是自欺欺人。
有时学习就停留在停课,没有把知识应用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目即忘。
规划小孩的学习,停留在任务方面,总跟小孩说:练半小时古筝,打半小时球,没有真正的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动机,提高她的行动力。
三:行动
打卡要继续,但要写出有内容的东西。
在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先想一想,孩子学习的动机是什么,怎么可以促使她找到学习的动机。
做好规划,临睡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标注轻重缓急。
写作和阅读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两种技能。后续要多注意这两方面的联系,遇到好的方法和道理,找到运用的场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