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明确
考虑用户进来干什么?注重目的,创造价值;
例如:某宝叫做逛某宝,目的只是逛,至于买不买是商家够不够吸引用户,引起用户的购买行为。所以某宝只是个平台。才会符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太好逛了吧”
2、价值驱动
做这个功能(产品)的目的是什么?注重背后的内容
例如:加增删改查,基础功能,改一下都难。
3、极限原则
考虑该设计布局极限情况下如何处理,注重0和无穷大;
比如:没有数据的时候如何处理,很多数据的时候如何处理,特别慢的时候如何处理,特别快的时候如何处理(不处理也是一种处理)
4、检测检测原则
第一个检测是动词,第二个检测是名词;
比如:需要保证检测设备在线;需要考虑检测检测设备在线的方法;也可以叫多一步原则。
5、布局权重原则
考虑功能权重,进行适当展示不做功能罗列;
例如: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权重不一致,APP、WEB、PAD布局不一致;
6、易用性原则
尊重用户习惯和经验,尊重用户习惯和经验。
点击按钮过程中能明白当前页面位置,以及接下来的流程和页面其他元素功能。用户习惯更像是群体行为,产品设计更像是个人行人。和群体对抗的前提示体量够大,结果能够接受。
7、一致性
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顺应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不是改变用户习惯。
比如:有的产品按钮提示与转换页面内容不一致,增加用户学习成本及记忆负担。不止外部用户烦,开发过程中同事也会烦你,质疑你。
8、简洁性
不要花里胡哨、不要花里胡哨,做的花里胡哨逻辑复杂丝毫不能证明产品的个人价值,结果才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正确途径。
满足需求的条件下,界面信息越少越好,功能流程越少越好,交互样式越少越好,界面颜色不超过3种,减少刺眼颜色。减轻视觉干扰、精简文字表述、简化操作步骤等
9、流畅性
明确产品的核心功能,辅助业务不影响核心任务。
为了一张图片牺牲了上班打卡迟到,谁都不会买单;只会论证为这个产品真“可爱”
10、反馈性
用户操作给与及时反馈,让用户明白操作已生效。
例如下载进度条,页面跳转指示等;如果你使劲和一个人对话,那个人使劲不搭理你,会很烦(类似于冷暴力)。
11、探索性
防错原则,每个人都是好奇的;只是用一个产品,可以准备后悔药。
产品设计要避免用户出错,出错后由相应的提醒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