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开篇,成才之道,你悟到了吗?

《大学》开篇,成才之道,你悟到了吗?

作者: 涛声依旧纽约客 | 来源:发表于2024-07-29 10:20 被阅读0次

感恩听晓婷老师的直播课,很受益,在讲到《大学》开篇一段的思想精华,觉得很精彩,根据释义和过往的人生经历、社会现象,个人复习后用通俗易懂的话整理出要领,如能领略其中的智慧,是件很开心的事!

这段耳熟能详的原文是这样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家都感受到目前世风日下,人越来越功利,甚至说今天的大学都培养了不少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四书”中的《大学》恰恰是告诉我们怎样领悟大道,怎样培养人格中的大仁大义、大勇大智,从而成为一个有大担当和大成就的人。

《大学》是超越普通人的大人之学,重德行,致良知,内心光明,背后的力量是大道,其洞察力远远超出普通人,学问也远远超出普通人,同时这些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才叫大人。相对的,小人就是见识短浅,学问很低,境界不高,没有胸怀的人,甚至就跟孩子一样还不够成熟。

我们先解释一下大仁大义、大智大勇:

大仁是胸怀天下,博爱;大义是有责任感勇于承担;大智是有超高的洞察力,既能看到表面、看到本质,又能看到现在和未来,既能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能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能看到自己的利益又能看到对方的利益;大勇是该做的事情有勇气去做,敢于挑战有定力。

那么何谓“明明德”?

我们普通人之所以还是普通人,我们之所以今天仍然是凡夫,而佛-陀之所以是佛-陀,老子之所以是老子,是因为跟普通人相比,他们都见到了人内在的光明,就是明心见性的性,也就是人常说的本来面目,是我们与生俱来与天地同在的良知。修道人努力就是为了见性,见到内在的光明,也是致良知。

何谓“在亲民”?

要想成就大事,必须有足够多的人认识你、认同你、支持你、拥护你、帮助你。那就必须广结善缘,通过为别人提供价值,我们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人脉,获得大量的认同,获得大量的支持,然后我们才会实现自己的大业。反向的,你不能和周围搞得关系紧张,是那种风声鹤唳的气氛,处处有人给拆台挖墙脚,以和为贵,得人者昌啊!

何谓至善?

这是完全合道的状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他的能量和光辉能光照众生;与四时合其序,真正的大人一定是顺天而为的,顺道而为的;与鬼神合其吉凶,有些人做事的时候讲叫如有神助,有些人做事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缝,为什么,真正修为到了之后,老天爷都帮他,地理条件也帮他,自然环境也帮他,跟这件事情所有相关的人都帮他。帮他的人多,毁他的人少,他就成大业了。

掌握这段话的七个关键点,领悟的七步法:

1. 知—悟道的起点,是我们内在有一个存在叫做“知”,是潜意识中那个观察员和裁判员。知,就是我们生命内在最灵动、最强大、最敏锐的一个力量。它是我们生命的总指挥。一个人有智慧,是内在那个“知”亮了,是心灯一盏照亮前程。

2. 止—止就是控制,就是要控制我们的思绪,管控我们的念头,制心一处,不要让它乱跑,先把它止住。脏乱差的东西不沾染,虚灵不昧。止住还是手段,目的是能让它定住。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这么一种意境。(我们的心就如同一面镜子,当它是干净平和的时候,就能如实而完整地映照外物,但如果被污渍覆盖,就无法让我们完整的,清晰的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而只能看到假相。这种假相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人的错觉即视觉所致,而是真实事物被其它事物掩盖了所致,假相是从反面以歪曲的、颠倒的方式表现事物的本质。)

3. 定——全身心投入后,就会进入定境。心从四处乱窜变得温顺,被“止”的功夫给降伏。心无外物,全神贯注,人的全部精力都会集中于所止之处、所止之人、所止之事物上。心念和所止之人事物完全合一,就是身心合一,不分彼此,便达到了一种定的境界。

4. 静——人一但是能够把杂念全部排除,把所有的心思集中于某一点,不再往外跑,人的内在、内心就会变得异常平静和宁静,心无挂碍,因为其他东西已经干扰不了你了。这个时候,由定就会生静,是一种心灵的ji度宁静。就像一杯浑水,定静下来之后就是清水。当我们深陷焦虑和迷茫的时候,不妨尝试找回自己内心的平静状态,去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去遵从内心的指引。静能生慧,去觉察自己本自具足的智慧,才能发现世间万事万物所蕴藏的真理。

5. 安—我们普通人始终心是不安的,甚至在睡觉的时候还在妄想。我们始终生活在分别中、索取中、厌烦中、悔恨中。内在的安定,人心的平和,不能够依赖外在的力量。有句话说:心病还得心药治,无贪婪无恐惧则心安!

6. 虑—看人看事极度准确,思考力和判断力要超出常人。别人看不见他能看见,别人看不透的他能看透,别人抓不着的机会,他能够提前预见能够抓住。洗掉私心杂念,让自己的心定、静、安,这个时候创意、思路和方法会来找人,这才是真正的虑。不思而思,不想而想,更能考虑周详,反而有更强的决策力。

7. 得—-做到了以上,就可以做大人,就会有大的成就,有大的获得。一切大成就的源头,在于我们能够领悟大道,按照大道的法则去做事。得即德,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开篇,成才之道,你悟到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xw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