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月17日晚上8点半24分,春节票房Top4为《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和《熊出没·逆转时空》。
票房冠军非贾玲第二次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她本人兼主演的励志减肥事件,也是增加了不少噱头或看点,但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影片的故事基本与减肥无关。
另外,虽然是翻拍,但其实因为很多情节不符合中国市场,贾玲还是通过二次创作转化为自己的内核,以及适应中国市场的。
如果单独就影片的复杂性、社会影响力、教育意义,思考深度等,《热辣滚烫》肯定不如一些大导演的影片。
如果单独从故事纯粹性来说,《热辣滚烫》各个维度的综合性赢得了市场、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口碑。
估计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会吐槽什么“垃圾电影,垃圾观众”或中国电影的悲哀。
作为一个不喜欢娱乐致死的观众,我这次确实站贾玲的这部片,不能说有多好,但真的不算差,加上春节期间大家很多人还是奔着喜剧与开心放松去影院的,所以票房自然会更高些,只能说天时地利人和吧。
没必要觉得悲哀,何况其他贺岁档电影也不是冲着春节观影人数去的吗!所以客观点没啥,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的现实。
说说电影的感受,剧情节奏其实很快,但给我们很多的现实存在的现象,甚至就在我们身边,所以顺畅性是舒服的。
不知道到底是女主乐莹经历了什么,不愿意或不敢迈出家门,去找工作,去和人交流;
妹妹乐丹因为出轨生了别人的孩子离婚,她妈还说人家前夫不给她钱;
乐丹为了给孩子上学而要求姐姐乐莹把房子过户给她,而且认为理所当然,话不投机还上手打起来。这让我只能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总结;
经常对服务员动手动脚的小饭店老板,尽管头上经常带着伤疤,但屡教不改;
健身教练因为业绩的压力,别想纯粹地做健身或拳击;
为了节目效果而故意剪辑制造争议博取流量的电视节目;
为了3万块钱就可以放弃梦想的拳击教练,这就是现实生活......
乐莹因一次次的善良而逼迫自己答应电视台采访,去找工作,以及谈对象等等,最后果然还是一次次的被欺骗,被伤害。
所以她已经走投无路,只能选择跳楼自杀,悲催的是结果自杀没成功,遭受了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疼痛。
肥胖、能力弱或自卑的或一些边缘人即使再怎么善良或讨好身边人,也不会得到这个社会的尊重,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
在底层生存挣扎中的小人物,不得不经历太多社会的残酷,与周围人的冷血,为了更好的活下去,Ta们不得不包扎好自己的伤口,坚强且勇敢的经过一次次考验,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不能给予他们一些尊重、机会、包容呢?若不能,一级一级的阶层都不会给予包容,最终也会“卷”到自己。
乐莹第一次去健身馆找昊坤时,错把昊坤的名字看成“吴坤”。可能隐喻乐莹看错了昊坤这个男人。她以为他是有着拳击梦想的男人,殊不知他是个为了三万块就可以出卖自己的男人。
刚认识昊坤时,昊坤问她抽烟不,乐莹说“我不会”,一年后,昊坤再次向乐莹示好,又请她抽烟,乐莹说“戒了”。
虽然对话很简练,但其实已经看到乐莹的转变,“我不会”代表我可以为了你愿意改变或委屈自己;但说“戒了”那就是坚决的拒绝,不仅仅拒绝的是烟,更是你这个人,不在讨好别人委屈自己。
同样,乐莹打完比赛后,昊坤一直等着她出来,想请乐莹去吃饭。
昊坤疑惑地问,你不是喜欢吃牛蛙吗,乐莹说,其实我不喜欢。
昊坤说那我请你吃别的,乐莹说,我还有事。
昊坤问,那你什么时候有空?
乐莹说,看心情吧。
这时的乐莹,开始忠于自己的内心,不会再去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了。
影片结束的时候从不发朋友圈的乐莹,比赛完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自己终于“赢了一次”,且发了自己的自拍照。
反问下自己:你多久没发朋友圈了,多久没发自己的自拍照了...
一开始那个骗钱小伙,结尾又出现了。
影片开始时,有一个坐在乐莹家的小超市门口,假装骑行丢钱的骗钱小伙,被乐莹父亲教训了一顿,说你年纪轻轻干点啥不好,非要骗人。
当时那小伙还不服气,怼说:“你先管管你家老大再说吧!”
在结尾处,这个小伙又出现了,他是昊坤的工友,喊昊坤回去,说领导点名了。
这证明,这个小伙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也算call back,毕竟不用再管“老大乐莹”了。
总之,影片比较纯粹的表达了女主克服接踵而至的考验开启滚烫人生的故事,尽量不让故事那么悲痛,那么难过,重心在后半段的转变与成长,给观众以激励,震撼与理性反思。
值得一看!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