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不是做工具的--简书体验

作者: Aquuuu | 来源:发表于2015-06-27 02:58 被阅读711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大概两年前简书刚上线那段时间,就知道它了(貌似是通过推广链接点进来的),喜欢偶尔念叨念叨,也喜欢这种纯粹的产品和那句“找回文字的力量”,故这个域名一直保存在浏览器的收藏夹里。期间偶尔来看看文章,也经常在微博或阅读类app上看到来自简书的文章和文集,但真正开始用还是几天前= =(我是不会说原因的╭(╯^╰)╮,附上链接:算是第一篇拙作)。既然是写写产品分析,那必须来说说载体“简书”了。

初体验

1.UI布局有点像平板上应用的风格。首页左起第一栏是工具栏,然后是一张很棒的图片+slogan等,最后是浏览区域。作为阅读社区+写作平台,这个设计很舒服: 浏览区域占宽度的50%+,这个对于显示标题为主的一级页面完全够用;每日更滑的图片可以常驻首页,这也是彰显气质的绝佳手段

2.没有广告赞!作为阅读社区,有夜间模式赞!

3.工具栏的内容有点多,尤其是下半部分,让我这种喜欢把所有功能都搞清楚的类型很困扰(具体下文谈)。

4.“我的订阅”“我的专题”“我关注的”"我的文集"让作为喜欢探索的新人(也就是智商堪忧的我)晕了几分钟。

初体验基本上还是美好的。而既然简书是写作+阅读的平台,自然需要从这两方面仔细聊聊。

写作——"想写文档找Word去"

显然,对于互联网写作和阅读,简书是有理解的。码字页面中简单的工具栏,时刻提醒创作者,是“文字的力量”,不是“排版的力量”。所以,想要做一个标注分明的总结或提纲,请出门左转找Word。

1.在写第一篇文章时,我曾纠结于段首空两字的问题。对于编辑工具竟然没有这种小功能感到十分心塞。但当我再去体验阅读时,我发现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把网络阅读和撰写文档混淆了

不论是网络阅读习惯还是从美观上讲,段首空行都是无足轻重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简书显然认为段间距是更影响阅读体验的。事实证明这种策略是加分项,在以叙述性文章为主的简书上,这种段间距让阅读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不过不论是段间距还是段首空两字,若能多一些可控的排版选择,或许能照顾到更多作者(和他们总结性的文章类型)。

2.简介的排版工具时刻提醒作者们,请重视“文字的力量”。这不是微信公众号管理后台,更不是文字处理工具,创作者们需要有的只是“整体上的美观”就好了。所以有了上一点中的以控制段间距为主的排版模式。相信在其产品组内部有过不少关于增加排版工具的讨论,但最终能维持现在简洁纯粹的风格,还真是要给其坚持和情怀点个赞~

排版工具虽然不多,但的确也够用了:着重,引用,标题控制,再加上简书默认的段间距是最常用的排版选择。试想更多的工具意味着创作者们更多的选择,不必要的选择一定会影响创作的连贯性。

3.写作页面仍然使用相同的布局风格,从左至右依次是文集选择,文章选择和编辑界面。因为有全屏写作模式,所以这样和平板应用布局似的切割样式并不犯错。但有一点点小遗憾,从“编辑模式”切换到“写作模式”还是感觉跳跃太大(原谅我事逼)。若是能将"文集选择区域"和“文章选择区域”做成抽屉式显隐的交互方式,或许会更舒服。

(具体说就是:"文集选择区域"和“文章选择区域”都可独立显示或隐藏。当点击“写作模式”的快捷键时,做快速的多余区域收回动画动作,同时做一些写作模式的调整~能做个演示动画就好了哈哈哈~)

4.最不满意的一点是其插入图片的功能:

(这里,我并不希望段间距有这么大,然而并不能选择T T)

①不论是从第三方复制的图片信息到编辑框,还是使用选择图片插入的功能,在上传时都特!别!慢!而且经常有卡死的情况(测试环境:4M小水管+200k以下的图片+UC浏览器极速模式)。

②在引用中上传好图片后或者删除已上传的图片后,偶尔会出现奇怪的白框(具体出现情况不明)。

③上传好的图片连大小缩放都不行。。。(好吧好吧,我知道你不是做工具的)

上传卡死的情况(夜间模式) 删除时在引用中出现的白框

对于编辑功能,虽然简书不会把重心放在编辑器功能的完善上,但其简洁的风格完全够创作者使用了。有一点需要提一下,排版工具虽然不多,“历史版本”功能放在了工具栏上,这对深度用户长期创作来说是件十分实用的功能(估计大多数用户用不到,能对核心用户下功夫的精神头真是不错)。

另外,猜测了下粗体和斜体的快捷键,果然是ctrl+b和ctrl+i,但是。。太难按到了!(不过好像也没有合适的键位了,不算什么问题了)

最后反馈一个小bug,写作模式下,图片和引用框会覆盖到工具栏上。(千万别说是故意的,会把一些处女座逼疯的,真的。。)

阅读——如何才能不辜负内容产出者

即使工具做的再漂亮也不会有人在网页里编辑文档的,简书的重心自然还是在内容上。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UGC社区,简书的中心是“文字”,文字的两端是“读者”和“作者”,那产品内运营的中心自然自然是在这两段展开的。

读者希望的是“读到喜欢的”,简书为读者能找到想读的文章做了以下努力:

1.首页的热门文章分区

2.首页今日看点(但二级选项下的标签似乎只有固定的几个,让我很是困惑)

3.首页我的订阅,用户订阅专题或作者的最新文章

4.专题页搜索选择感兴趣的(标签下的)专题(这里的筛选标签也固定,而且和专题的标签似乎并没有直接关系,官方的分类规则不太明白)

5.搜索关键字得到“文章”“文集”“作者”“专题”的搜索结果(然后并不能搜索标签,似乎只有在某个专题详情页,点击改专题的标签才能查看相同标签的专题)

6.专题详情页有该专题下文章的热门和最新排序

7.简友圈查看用户动态

首页文章展示形式,基本符合内容展示的常规思路。普通用户可以在“热门文章”和“今日看点”里玩;深度用户还可以在“我的订阅”中找关注的内容。但是:

1.用户订阅的专题随随便便就很多了,而“我的订阅”中并没有任何分级选项,这对深度用户自然不太友好。虽然文章列表的每个item有出处的info按钮,但能直接显示出来至少一个专题名或许会更好(当然如果可以选择专题的话,这个info就没什么必要了)。

2.各大阅读app上都能看到“简书周刊”的文集,对于这种筛选出来的UGC精华,在主站上新开一个版块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猜就知道现在也还是作为专题存在了,搜了一下果然是,看一眼关注人数,只有4.2k

作者希望的是“作品得到广泛的关注”,在简书可以这样成名:

投稿到专题,然后等人看,以高质量(或数量)取胜?

如果不算用户主动自我营销,我仿佛只发现了这一种方式。。。

好吧,这也是以质量取胜的UGC平台普遍问题:培养出一波优质用户后,很难让新人在社区成名。

普通知乎用户可以偶尔抖抖机灵获得赞同;新人豆瓣用户也可以瞄准新书新电影,写两句短评博得眼球。这样一看,简书的用户想要在这个圈子稍稍成名,似乎必须得有点真才实学了。好在现在还没有什么恶劣的生态环境,普通用户的需要的是优质曝光机会:

不知道简书这样的文字社区,为啥没有官方的主题征文活动(还是我没看到?)

这不是很好的运营新用户的方式吗,其实每个“征文”就是豆瓣的一部电影,知乎的一个问题,给用户抖机灵的机会嘛。

貌似也没有优秀作者推荐之类的专区吧

这个到还好,毕竟可以让用户生态圈更纯粹。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曝光呀,比如说简书周刊专区~

嘛,不容易出名的特点,到也显得纯粹,“来这儿就好好码字,码的好了自然能出名哟~”。但我想这不是官方的初衷吧。。。

其他

1.为了描述屡清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大概画了个关系图:

简书各功能结构关系图

2.简书的侧边工具栏,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5个功能键没啥说的。我想说说下半部分:

1.7个小图标,至少是我感觉会有点多,尤其对新用户

2.哪几个是必须要的:

①我的主页:主页入口必须留;②简信+提醒:不知道为啥要把这两个功能点分开布置③字体选择快捷键(快捷操作)④登出

“我的收藏”和上半部分的“简友圈”打开的一个页面,而且收藏并不是常用操作(感受判断,并没有数据支撑),归并到我的主页或许也没那么糟

“设置”放这么显眼干嘛啊。。。

3.说说简友圈

简友圈的入口位置很显眼,说明还是一个蛮重要的功能。简友圈和朋友圈不一样,这里完全是用户的动态。有点类似知乎的“最新动态”,但简友圈地位还要比其低的多。

其实简友圈是可以起到和知乎“最新动态”一样的功能的,但其记录所有个人细节的操作,看着更像是条时间线(关注的作者较少,还不知道其他作者的关注动态会不会显示在我的简友圈)。

简书的中心是“文章”,自然不能像知乎那样,把简友圈作为用户首页。但现在的简友圈冗余信息看着并没有什么用,如果只记录自己和朋友的发表信息,收藏信息,喜欢信息的话或许能使功能纯粹些,看着也更清爽。

4.为啥首页滚动到最下,需要点按钮“点击查看更多”来加载内容,而“专题广场”就是滚动到最下直接加载新内容啊啊啊啊啊啊啊!

5.发布文章后点击投稿专题,为什么不是进入专题主页啊啊啊啊啊啊啊!

结语

我原来也有做“用真正的写作来结交朋友(笔友)”产品的想法,所以当我现在终于想写些东西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简书。不可否认,简书纯粹的产品理念的确是为这群喜欢在互联网上记录创作的小伙伴服务的。这部分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更宝贵的是用户在其平台上创作的作品,这才是真正能发挥优势的东西。

简书不是做工具的,说白了,UGC社区如何运营内容,运营用户才是发展的核心。

相关文章

  • 我知道你不是做工具的--简书体验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大概两年前简书刚上线那段时间,就知道它了(貌似是通过推广链接点进来的),喜欢偶尔念叨念叨,也喜...

  • 2018-02-24

    让我知道简书的你,是不是已经把简书给卸了呢?

  • 攒贝买会员

    之前我总是把简书贝直接转成简书钻,我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对的,但最近我没有再把简书贝转换成简书钻,因为我要攒着简书贝...

  • 不得不说的简书的问题

    现在的简书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简书了,现在简书首页上全是什么动不动就让你什么什么工具就月薪上万,年薪百万,那不是纯粹...

  • 我与简书的故事

    我与简书的故事,希望一直到老。 嘿简书,你不是一个冷冰冰的App,更不是一个只会赚钱的写作工具。你是有温暖、有爱、...

  • 2017.金秋十月.总结

    哈哈,当看到这篇总结日记时,你会发现我今天使用了一个新的工具,简书。感谢好友的创意分享,让我也有兴趣体验新工具的效...

  • 在简书,我坚持做的三件正经事

    在简书,有三项固定的内容在坚持每天做。 接下来我要说的,并不是「日更教给我的那些事儿」,日更只作为我在简书的体验之...

  • 简书登录验证码体验好差

    简书登录验证码体验好差简书登录验证码体验好差简书登录验证码体验好差简书登录验证码体验好差简书登录验证码体验好差简书...

  • 简书你怎么了?

    打开简书推荐 不是教你写作的就是教你挣钱的 现在最多的就是新人互粉的 简书变成了交友工具吗? 你怎么了?你变了?

  • 简梦游书

    你可知道 你为何来到简书 莫不是在 你曾经的梦里轮回 然后 挂念好戏一出 我不知道 我为何来到简书 却发现我是躲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知道你不是做工具的--简书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he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