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大念处经》收录于巴利三藏《经藏.长部》第22经,是一篇非常重要的经文,被公认是佛教禅修的根本经典。《中部》第10经《念处经》则是它的简化本。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大念处经》对于四圣谛的描述更加详尽。四念处 ,是来自佛陀觉悟的直接成果 , 是佛陀发现的古修行道的核心层面 。这部经代表了佛教早期亲修实证的特色,有别于部派佛教时期偏重推理论证的特点。对于各部派的修行实践有很大影响。各部派的经典都有保存此经,但是编排不一致。汉文大藏经《长阿含》中没有这部经,而是收录在《中阿含》卷二十四,名为《念处经》。
在巴利三藏《 相应部 》和《 增支部 》的大部分经文中 ,有提及四念处的简单纲要,但是没有详细阐述细节。《大念处经》经文对于增上慧学的讲述是最为细致的,完全从实修的角度来讲述。这部经可谓修习毗婆舍那观的根本典籍,所教授的是与外道不共的解脱道教法。这部经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教导了一套完整的止观禅修方法,当代流传于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的禅修方法,几乎都和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任何修行都必须把握两个下手处,那就是当下的身心,因为修行离不开身和心的转化。如果在当下的身心之外,另外去建立种种的修行方法,那都是意识层面的游戏。很多人修行多年,烦恼没有减少,福报没有增加,健康没有改善,智慧没有开启,根本的症结在于:学到了修行的相,没有掌握修行的核心关要,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不能够在当下的身心里真正成就鲜活的三宝的品质。懂得修行的次第、证量的标准,有实际的觉受和证量,这才是真正修学佛法。不实修,当下的身心不能转,那么学到的只能算是知识。佛法的精华在于智慧层面,而不是知识层面。学到的,说出来的都只是知识,只有做到的才是智慧。现量体证才能真正获得智慧。从当下的身心转化入手,是最直接断烦恼、体证无我的佛法。《大念处经》的可贵和重要就在于指导修行人直接从当下的身心切入。
《大念处经》的汉译本和英译本很多,这次讲这部经,将选用多个版本比照讲解,以尽量弥补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的缺憾。现能找到的中文版本有八个,经过对比,取五个版本为对照:汉译南传大藏经版本、玛欣德尊者的译本,明法尊者的巴汉对照译本,无着比丘的版本,还有白话文版本。这个白话文版本在汉地流传最广,是从葛印卡的英译本翻译过来的。本次讲解参考了帕奥禅师、无着比丘、玛欣德尊者、大愿法师、宁铂老师、温宗堃教授的相关著作,并结合了《阿毗达摩》和《清净道论》的内容。
佛陀的教法非常深奥难懂,关于这点从佛陀在《中部.圣寻经》(Ariyapariyesanā Sutta)的开示即可得知:
“对于我以前亦觉得甚难达到之法,就别再想要教了,因为它不能被那些活在贪欲与瞋恨中的人了知。那些被贪欲与瞋恨蒙蔽之人将无法透视此深奥之法,因为它逆着世俗之流前进、微细、深奥且甚难知见。”
佛法深奥连具有大智慧的辟支佛都无法言传与他人。所以,首先,要礼敬伟大的佛陀,因为佛陀的大悲大智,众生才有机会了解佛法,了解宇宙人生的实相;其次,要礼敬各位师长,由于他们的说法,我们才能够更加深透理解这部经。很荣幸有机会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大念处经》,这次讲义所讲的内容,源于佛陀的教法,来自于各位师长的教导,没有我自己的。能有机会一起学习这部殊胜的实修经典《大念处经》,实在是需要殊胜难得的机缘,我们一起好好珍惜,好好依教奉行。
释 经 题
本经经题为《大念处经》,意即教导“念处”的经典。也有翻译为《大念住经》,里面的四念处翻译为四念住。《大念处经》的巴利文: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 梵文:Smṛtyupasthāna Sūtra。巴利语satipaṭṭhāna,有两种解构方式,第一种是无着比丘研究经典里相关用语后,认定由sati+upaṭṭhāna构成。第二种是注释书里将其解构为由sati+paṭṭhāna构成,这是传统的解构。
sati是念,意即通过它来忆念,或忆念本身,或只是忆念而为念。念的特相是不飘浮,作用是不忘失,表现为守护,或面向境界的状态,近因是坚固的想,或身等念处。犹如石柱般坚固地安住于所缘 。第一种无着比丘的解构方式,sati+upaṭṭhāna,upaṭṭhāna的字面意义 是“置放于附近 ”,因此satipaṭṭhāna 意指 sati(念) 随时待命 ;就「 照顾当前情境 」的意义而言 ,satipaṭṭhāna 意指sati(念) 近在手边。因此 ,satipaṭṭhāna 可被翻译为「 念现前 」或「 以念 照顾 」,或者“念住”,强调的是行为。因此satipaṭṭhāna意思是:以特定的方法将念“置于前”,并且以念“ 照顾 ”某事 。无着比丘的研究指出,在经中提及念住时 , 不是关乎所选定对象其性质的问题 ,而是关乎以平衡的态度且以“ 现前”的念,来“照顾”任何的情境。
第二种解构方式的paṭṭhāna,意 指「 基 础 」或「 原因 」。所以按照第二种解构方式,satipaṭṭhāna意思就是念的「 基础 」,或念建立的「 原 因 」,翻译为“念处”,强调的重点 ,在于「 对象 」。paṭṭhāna 还有从这里开始思考的涵义,巴利论藏中的《发趣论》的巴利文就是《Paṭṭhāna 》。
同时了解satipaṭṭhāna这两种解构方式的含义,对我们更多角度理解本经并落实于修行中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无着比丘的解析提示了实修的要点:以平衡的态度且以“现前”的念,来“照顾”任何的情境。
对于念处 (satipaṭṭhāna ),该经的义注解释有以下三义:
1、念的行处、范围称为念处。
2、念的住立、确立、建立、安住、依止、支持之处为念处。如说:“住立在此为住处。谁住立?念。念的住处为念处。或精勤之处为住处。”
3、念的现起处为念处。如说:“住立为住处,即现起、出现、跳入后进行的意思。只是念的住处为念处。又或者以念的皈依处、现起处为住处。如是念和它的住处为念处。”
哪些是念的行处、住立处呢?有四种,即四念处(cattàro satipaññhànà):身念处(kàyasatipaññhàna)、受念处(vedanàsatipaññhàna)、心念处(cittasatipaññhàna)和法念处(dhammasatipaññhàna)。这四种念处即是念的四种行处,念的四种住处,或者念的四种现起之处。又因为四念处侧重在修观(vipassanà,也音译作维巴沙那),是观智观照的四种所缘,所以又称为身随观(kàyànupassanà)、受随观(vedanànupassanà)、心随观(cittànupassanà)和法随观(dhammànupassanà)。
本经所使用的法相与《阿毗达摩概要》所用的法相一致,所以学过阿毗达摩,再来学习本经,就比较容易理解。要理解《大念处经》,必须结合义注。义注(atthakathà)是古代上座长老们对巴利三藏的权威阐释,对禅修实践的理论指导,它代表着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观点。
今天关于大念处经,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上涅槃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能有机会一起学习这本殊胜的实修经典--大念处经,实在是需要殊胜难得的机缘,愿我们一起好好珍惜,依教奉行,能够在今生如本经所教一样证到三果或者四果圣者。祝福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