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上好!我们一起来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二节 念
名词 sati﹝念﹞与动词 sarati﹝记得﹞有关。与「念」对等的梵文是smṛti,也意味「记忆」和「心的保持力」。《阿毗达摩》中,念的特相是对目标念念分明而不流失。但是,念本身并不是记忆,而是具有助长和促使记忆的功能。正是因为念,成就了记忆。如果「念现前」,记忆力将能够充分地发挥。在四念处修习中,正是因为「念」的现前,行者才能够记住「当下此刻」。心要留在当下,是很不容易的。四十种止禅业处中有六随念:佛、法、僧、戒、施、天等随念。随念的巴利文是anussati,深切注意。随念中的“念”作为「记忆」的这个涵义特别显著。所有的「随念」,都是「念」的活动。正是透过「念」,行者才能够随念。
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中的”念”,指的都是当下的觉知,它的特性是“现前”。念现前可以理解为是指心现前,相反的就是失念,心不在焉。心现前意谓着修行者具有「念」,并对当下广泛地觉知。由于这样的「心现 前」,任何所行或所言,将被心明确地理解,因此,之后更容易被记得。因此“念”结合了当下的觉知和记忆两者。经典将「缺乏念」,与「狭窄的」心的状态相连结;而将「念现前」,与导致广大的、无量的心的状态相连结。在诸「根」和诸「力」之中,「念」居于中间的位置。「念」可以觉察到其他「根」和「力」的过度或不足,而具有平衡及监督其他「根」和「力」的功能。经典中生动地将念比喻为谨慎的马车夫,来体现念的督导功能;也有为头顶着装满油的钵,以此体现念的平衡功能。在八圣道中,与心的训练直接相关的是后面的三个道支:正精进-正念-正定,这里「念」居于中间位置。本经这段「定义」段落,也将「念」与「精勤的」和[无有贪忧」相结合。精勤对应正精进,无有贪忧对应正定。将「念」安置在「精进」和「定」之间,反映了在「念」的发展中有一个自然的进程。因为,在修习的初步阶段,需要相当程度的精进来克服分心;而稳固的「念」,可以促使心的状态趋向越来越专注且平静。
大念处经(第6讲)四念处总纲2念「念」,在「诸根」和「诸力」之中,居于中间的位置,平衡诸根诸力;在八圣道中, 居于最后的区段;在七觉支中,「念」却担任起始的位置。根据《安那般那念经》,诸觉支是依次生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念」的功能与「择法」是密切相关的─在「念」现前之后,「择法」觉支接着生起。「念」是其他觉支的基础。
「念」有两种应用,一种是世间的,协助个人觉知当下自己正在做什么;一种是出世间的应用,彻见事物真正的性质。(具)念和正念两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念」(sammāsati)是作为圣道之一;「念」只是一般的心的要素。「念」需要精勤和正知的支持 。精勤与正知是成就正念的最重要的缘,正是这些心的素质的结合,成就「正念」的道支。因此这段经文中的这个词,翻译为“具念”是比“正念”恰当的。但是,现在通常都将“念”翻译为“正念”,常规使用中也是用“正念”代表“念”这个词。在《摩尼跋陀经》( Maṇibhadda Sutta)中,佛陀指出:虽然「念」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只靠「念」本身仍不足以断除敌意,需要结合另外的要素,例如在发展四念处的情况下,必须结合「精勤」和「正知」。
另有将「念」比喻为农夫的刺棒和犁头。如同农夫必须先耕犁农地才能播种;同样地,「念」也对智慧的生起,担任着重要的准备角色。借助刺棒,能使耕牛保持在「正确的道路」上,农夫能确保持续的耕田;而犁头则穿透土壤表面,将隐藏的部位翻转出来,让土地为种子的成长和栽植作准备。同理,「念」的持续,让心维持在「正确的道路」上,系念于业处上,如此「念」就能穿透现象的表层,将隐藏的事物三特性﹝无 常、苦、无我三法印﹞翻转出来,让智慧的种子成长。上述的比喻说明:在发展「念」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清晰的方向及平衡的精进。只有当现象透过「念」被知道之时,智慧才理解现象。
在支持智慧的生起方面,「念」被比作大象的颈部,头部则代表智慧,颈部支持头部,念支持智慧。以大象的颈部做比喻,还有更多的意义;因为象和佛陀两者,都是以转动全身,而不是仅以转动头部,来环顾四周。因而,象颈比喻念,代表念具有对于当前的事物,给予全然注意的特点。
念与根门守护
「念」也被拟人化为城镇的守门人,显示它谨慎监督的特质。信使们 带着要给国王的紧急讯息到达城门,守门人的功能则是告知信使们觐见国王的捷径。还有另外一个更具象化的比喻:有一座城,精进是军队,智慧是碉堡,念是守门人。这守门人的功能是——认清此城的真正市民,允许他们进入城内。 这两个比喻,显示「念」具有「清楚地掌握全局」的特点。第二个比喻更显示出:纯然的「念」有收摄的功能,与「守护根门」特别相关。正如经文中提及:「念」要不断地防御世间流。如同守门人的「现前」,是防止那些无权利入城的人进入;同样地,稳固的「念」现前,是防止在根门生起不善反应 。在其他经文中 ,也将「念」作为护卫心的要素,或将「念」作为对于念头和意图,能发挥控制性影响力的一个心的素质。
在《增支部》( Aṅguttara Nikāya)的一部经典中,将四念处的修习比作:牧牛者的本领在于知道适合自己牛群的牧场。合适的牧场的意象,再度出现在《大牧牛者经》( Mahāgopālaka Sutta),这使得念住随观,在通往解脱道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上,更为显明。另一部经,描述猴子必须避免闯入猎人常去的区域,如同这只猴子希望安全,就必须停留在适合于牠的饲养区;同样地,解脱道的行者,应该停留在适合他们的「牧场」——就是四念处。感官欲乐是不合适的「牧场」,四念处才是「行者合适的牧场」。这些比喻说明:
纯然的觉知,对于输入感官的讯息,扮演着收摄的角色。
另一个比喻 ,是以一根强固的木桩,绑住六只不同的野兽,代表着稳固的「念」,对于经由六根门而生起的心具有稳定的功能。不论每只野兽,如何独自奋力挣脱,但是「念」这根「强固的木桩」,仍然保持稳定、不动摇。在念住修习的起始阶段,「念」的稳定作用,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此时行者在平衡觉知上,尚未有稳定的基础,则极易屈服于感官的吸引。在《四衢聚落经》(Cātumā Sutta)里讲到一位比丘出外托钵,在路上遇到一位女子,心中生起情欲,最后放弃修行而还俗。这位比丘正是因为未具足稳固的「念」,不能有效守护根门,才被情欲乘虚而入的。
当六根门接受各种信息时,透过不间断且纯然的「念」单纯现前,心被「抑制」着不去放大这些信息或作进一步的衍生,从而实现它的守护者角色。守护根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生起「贪欲」(abhijjhā) 和「忧恼」(domanassa)。在贪欲和忧恼的影响下而不作反应,是四念处和守护根门两者的共通点。
念与心理反应机制
佛陀将自己的教导,区分为两个连续的层面:第一个是认出什么是不善的;第二个则是从这种不善中解脱。也就是说,第一阶段先观察,第二阶段才采取行动。采取这种步骤的简单理由是:唯有在初始阶段,平静地评估情势而不立即反应,才能使行者采取合宜的行动。所以在本经中,行者被教导不加干预地观察目标,只是观察现象的生灭,并且了解生起之因和灭去之因。如果有积极的干预,就不是单纯的念,而是进入了正精进的领域。在《二寻经》(Dvedhāvitakka Sutta)中,有一个关于「念」的比喻。此经描述牧牛者必须密切地注意他的牛,以防止牠们误闯成熟的庄稼地。不过,一旦庄稼收成,他就能够放松、坐在树下,远远地看管他们。念就相当于这种相对轻松的、有距离的观察态度,是一种平静且超然的观察 。念始终维持不涉入、超然观察的冷静态度。这是念的特质。它可以与其他更活跃的心的因素互动,但是并不主动干预。念的目的,仅仅是不偏不倚地观察事物,不予评判,不予拣择,不予好恶反应,只是冷静而超然地接纳现象。
虽然只是如此默然观照,念的力量却已经足以抑制不善法。因为正是这样的旁观,使观察者可以从情境中抽离出来,不将情境与“我”深刻链接。在这种没有压抑且不作反应的状态下,「念」的这种接纳态度,使个人的缺点及不合理的反应,得以在修习者警觉的态度之下显露出来,而不被自我形象中固有的情感投注所压抑。通常我们见到自己的短处,会不自觉地想要改变以降低不自在感,这反而压抑了,并没有实质的改善。念让我们的心,处于中道。
「念」这种「纯然注意」的特点,能够有效去除心理自动反应机制。透过纯然的「念」,行者能够依照事物的真实面貌观看事物,而不掺杂惯性反应和投射。经由觉知的完全照见,行者会意识到自身对于认知对象的自动反应和惯性反应,从而改变不恰当或者有害的心理反应模式。
念与禅定
禅那的生起需要持续而稳固的「念」为基础。没有「念」的支持,专注力没有办法达到禅那的层次。导向证入禅那的初步阶段,包括关于身体活动的念和正知,以及认出诸盖、督导诸盖的去除。五盖的随观已经进入第四种念住法随观的层面。所有禅定中,都有「念」的现前。当行者到达三禅时,「念」变得特别明显。到达四禅时,心已经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以致于能够被导向神通的发展。四禅只有舍和一境性两个禅支,因为与深度的平等(舍)相结合,「念」也达到高度的纯净。念的清净是由于平等。《有明小经》(Cūḷavedalla Sutta)提及:念住是定之因 (samādhinimitta)。天眼通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总是解释他的天眼技能是修习念住的结果。
但是「念」和「定」是两种不同的心智功能模式。「定」是限制注意力的广度,增进心的选择性功能;「念」则是扩展注意力的广度,增进忆念的功能。前者是往深度发展,后者是往广度发展。定,是排外的,它专注于一个对象,而忽视其他一切事物。念,是包容的,它与注意的焦点保持距离,以广度的焦点来观察。但这个差异并不妨碍两者的兼容。入禅那时两者均存在。在禅那期间,「念」的主要功能是“心的现前”而不是扩展注意力的广度。
在《相应部·念处相应》(Satipaṭṭhāna Saṃyutta)中,佛陀教导,在修习念处时,如果有掉举或昏沉,应当暂时转为修止(samatha),以培养内在的喜悦和平静。佛陀称这种方式为“引导式禅修”(paṇidhāya bhāvanā)。一旦心已经变得平静,行者就可以回归“非引导式禅修”(appaṇidhāya bhāvanā),也就是念处的修习。《相应部·念处相应》这部经提出“引导式”与“非引导式”禅修模式的差别,意味着这两种禅修模式是不同的。但是这部经也明确指出,这两者可以相互关联且彼此支持。一些现代禅修导师强调采取「干观」的方法,省掉“止”的正式发展过程。这些禅师,在叙述「观」的修习时,某种程度上,将定和念这两种相当明显的差异素质,结合在一起。马哈希尊者描述:「知道的心……如同石头丢击墙壁。」班迪达长老对念处的描述:「毫无迟疑地攻击对象……以暴力、速度或强大的力道……以超快速或急促」,接着,他将这点比拟为:军队在突袭中击败敌军。这些强而有力的词汇表示在随观时需要相当程度的精进;之所以需要如此力量的精进,是因为要补偿干观方式中相对较弱的「定」。事实上,上述这些禅师之中, 有部分认为:「念」的「纯然」和「平等」的素质是在修习到一定的进展阶段才能具足,并且为内心提供稳定的基础。这个进展阶段指的是在念能够强而有力地「攻击」所缘的阶段。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登无上涅槃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