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能做出一番成就者,无不具备一项品质,那就是绝不拖延的执行力,但让他们成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有计划、有目标,不打无准备之战。相反,那些失败者之所以迟迟不准备,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着手,一个人看不到前方的路、看不到希望,又怎么会热情满满、立即行动、绝不拖延呢?
美国作家福斯迪克说得好:“蒸汽或瓦斯只有在压缩状态下,才能产生动力;尼亚拉加瀑布也要在巨流之后才能转化成电力。而生命唯有在专心一意、勤奋不懈时,才可获得成长。”我们要做到勤奋和专心,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的确,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个小时、86400秒,时间分配给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然而这一天时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有的放矢,不盲目做事。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你就会像一只在黑夜中找不到灯塔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只能随波逐流,到达不了岸边,甚至会触礁而毁。而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我们都必须做好计划,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需要采取的方法、策略,只有目标,没有计划,往往会顾此失彼,或多费精力和时间。我们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制订出详尽的计划,才能投入实际的行动,才能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
拖延是一种习惯,立即行动也是一种习惯,不好的习惯一定要用好的习惯来代替。如果拖延的事情迟早要做,为什么要等一下再做?也许等一下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么,现在我们来问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欢拖延的,现在就要下决心将它改变。
不管你现在要做什么事,请你不要拖延,立即行动。这样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机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如果你梦想成为知识专家,那就立刻看看自己适合于研究什么专业,立刻分析现在社会的前沿信息是什么,立刻专心于读书学习,那就立刻开始选书目、定方向、写笔记,立刻开始阅读,不要拖延时间;如果梦想成为一流的营销员,成为亿万富翁,那就立刻开始研究,产品、市场、人脉、营销,立刻拿起电话,立刻买好车票,立刻奔赴营销第一线;如果梦想成为政治家,那就立刻学会演讲、学会写作、学会协调,立刻研究人脉、研究社会、研究管理……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怎么做呢?
1.制订完善的计划和标准 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你心中必须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不能是一般的标准。在决定事情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以尽可能避免出现1%的漏洞,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2.制订计划时不要超过你的实际能力范围,而且内容一定要详尽 例如,如果你想学习英语,那么你不妨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安排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5:30开始听20分钟的英语录音磁带,星期二和星期四学习语法。这样一来,你每个星期都能更实在地接近、实现你的目标。
3.做事要有条理有秩序,不可急躁 急躁是很多人的通病,但任何一件事,从计划到实现的阶段,总有一段所谓时机的存在,也就是需要一些时间让它自然成熟的意思。假如过于急躁而不甘等待话,经常会遭到破坏性的阻碍。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有耐心,压抑那股焦急不安的情绪,才不愧是真正的智者。
4.立即行动,勤奋才能产生行动 我们都知道勤奋和效率的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当一个人勤奋工作时,他所产生的效率肯定会大于他懒散时的工作状态。高效率的工作者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能够实现别人几辈子才能够实现的目标。 在我们做事的过程中,我们若想克服拖延的习惯,就必须要让自己的心更有方向,也就是说,在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前,我们还要有缜密的思维和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