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
《为何家会伤人》书摘与思考(4)

《为何家会伤人》书摘与思考(4)

作者: 启明未来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17:24 被阅读0次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存在等于被感知。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孩子的存在感与家人特别是妈妈对TA的关注密不可分。

感受无法被感知,常见三种情况:

其一,忽视。孩子的关键抚养者特别是妈妈,如果没有精力、兴趣或是没有能力看到孩子,对孩子存在感会具有特别大的杀伤力,极端忽视会导致极端的不存在感。

其二,双重矛盾。你怎么做都是不对的,A或-A都得不到认可。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看到妈妈生气了,表现出对妈妈的理解,妈妈会不高兴;孩子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妈妈同样还会不高兴;孩子会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让妈妈高兴。

其三,僵尸化。父母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孩子仅仅是父母手脚的延伸。父母要掌控孩子的一切,任何一个小小的失控,对于父母来讲都如临深渊。

我的思考

感受无法被感知,会产生原始的羞愧感。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形成心理坑洞。

TA们会感受到自我可怜、脆弱、自卑,在与他人接触时,为建立关系要么会失去自我,要么彻底孤立,不存在中间地带。

TA们的内心有一片阴影,没有被爱照见过,但阴影不等于不好,只要有爱照到TA内心的田地,那一块田地就会变得美好。

我的体会是:缺乏爱的感知,这样的人也不会爱别人;想要爱别人,前提是要拥有爱,所以学会爱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是疗愈“无感人”最重要的一步。

心理咨询的价值,也在于来访者的感受被看到。

评价不是看到。看到,必须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而不是脑对心,更不是药物对心。


碰触你内在的婴儿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内在的婴儿”,可以按下面的引导来感受一下此刻自己的内在婴儿。

“闭上眼睛,安静下来,先花五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下有一个婴儿在你身边…他会在哪个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有的人的“内在婴儿”意象很好,他们看到的婴儿很快乐、很满足;有人的意象一般;还有人的意象是恐怖的;有的人则根本不敢或不愿做这个练习;还有人说:我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内在婴儿。

本书观点:不愿或是感觉不到“内在婴儿”或是“内在婴儿”的意象是恐怖的画面时,多与童年和妈妈的关系有关,是最初的母婴关系出现了问题,婴儿无法与母亲产生亲密的链接,母亲与孩子链接的关键时期是0-3岁。

每次我感受自己的内在婴儿时,感觉有时会不一样,这和我当下的状态有关系,比如,此刻的我,这几天没休息好,乏力疲倦再有工作上一些事情的困扰,情绪有些低,特别想休息。在用上面的方法感受我的内在的婴儿时,是这样一个画面。

“我很累、很疲惫,我的内在婴儿是个安安静静、飘亮懂事的小女孩,她轻轻的来到我的身边,拉着我的手跟我说,“亲爱的,我知道你此刻有些累,马上中午了,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有我呢,有些事情可以放一放”。

此时的内在婴儿就如同成年后的自己,而现实中的自己也是那个需要休息的婴儿,彼此滋养,带着爱融合。

通过碰触内在婴儿,可以碰触真实的自己,感受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自己去满足自己,而不会让许多未满足的期待形成潜意识中的“坑洞”。

(这个课题是我要不断深挖体会的,有了新的体悟再来更新)

一个成熟的人,可以做到身心合一,表里一致,内在的婴儿与外在的自己可以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附: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让我接触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有很多收获。

“真正能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我和自己说:作一个爱自己、爱家人、拥有爱、传播爱的轻安喜乐之人。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为何家会伤人》书摘与思考(4)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存在等于被感知。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孩子的存在感与家...

  • 《为何家会伤人》书摘与思考(3)

    接上篇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01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父母将焦虑转嫁给孩子,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个人原因。父母...

  • 《为何家会伤人》书摘与思考(1)

    在什么时间会读到一本什么样的书,在我看来,是受当下的自己、当下的内心愿力所指引的。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大目标,利用两年...

  • 《为何家会伤人》书摘与思考(2)

    接上篇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01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生命最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

  • 《为何家会伤人》书摘

    『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提醒自己,女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她多大。『...

  • 《为何家会伤人》书摘

    书会因为翻阅由薄变厚,快速翻阅无法让他变厚,只有一页页将其平展开来阅读时,在你的指尖在时间的积累中慢慢就变厚了,在...

  • 书摘《为何家会伤人》

    1.借助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家庭的那些机制,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伤人,而它又可以如何被改善甚至避免...

  • 书摘|《为何家会伤人》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

  • 书摘·为何家会伤人2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对一个人而言,最可怕的是,...

  • 书摘·为何家会伤人1

    >> 因为,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家会伤人》书摘与思考(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lz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