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过分看重评价的结果
最近在看公司里关于幼儿发展评价的报告,公司是做幼儿发展评测发家的。到现在,幼儿发展评测依然是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为什么一直是幼儿发展评测呢?有没有考虑过将评测的范围扩展到小学生、初中生乃至高中生?
估计公司有计划,但是很难实施。难在哪里呢?
幼儿阶段还好,不是那么看重结果,看重排名,一旦到了初高中,排名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任何一个测评最后都会有个数字呈现的结果,这样做不仅是方便,而且清晰明了的反应了测评对象的发展水平。问题就出在这个分数上,有分数必然有高低,有高低必然有人想去排名,有排名就有先后。在争强好胜心理的驱使下,每个人都想向先挤,不想再后面倒数。本来出发点很好的测评,希望通过测评了解当前的现状,结果成了目的,所有的行动都是围绕测评来进行,一旦测评成了目的,再好的测评也只能成为限制学生发展的教条。
当然,这不能怪老师,整个社会都是这样,一切唯结果论。譬如一个领导,如果在他任上的时候,GDP发展迅猛,上级就会说这是个好领导,有能力,如果GDP发展缓慢,说不定就要被谈话,想升职,除非有后台。GDP成了目标,于是一切都围绕这一个单一的目标而忽视了其他的目标,譬如环境,譬如人民生活水平,满意度等。
唯结果论是一种偷懒的行为,它试图把一切行为单一化为一个结果,一个可以看得到的数字。事实是,很多隐性的东西无法外化为一串数字。数字呈现的只是部分容易外化和测量的指标,如果唯数字论或者唯结果论,其实就是偷懒,就是选择性忽视那些隐性的东西。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害莫大焉。
跑个题,在上家公司做咨询培训时,遇到一个问题,是该踏踏实实帮助银行网点提升管理,导入理念,做好业务转变还是从一开始就制定目标,逼迫员工去完成目标呢?要知道,管理的提升、理念的跟新这些工作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能看到的,如果坚持做好,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业绩的提升,但这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一个投机的方法是,不去做那些管理优化和提升,不去反复灌输理念,从一开始就去给客户讲营销技巧,制定考核压力,驱使员工为了完成目标努力。培训结束,最后的结果一般很好看,业绩大幅提升。行长满意,上级领导满意,但这是客户真的需要的吗?事实上,上级领导知道他们需要管理的优化,理念的更新,需要网点做转型。他们请我们做培训,目的也就是为了完成网点转型的目标。但那些东西太虚了,很难量化考核,于是,他们偷懒了,把目光放到业绩上。结果是本末倒置,一个本不该发生的增长发生了,一些本该做好的事情却没有做好,培训的效果大大折扣。
说这么多,只是想说,不能唯结果论,不能一味的只看一个量化的数字,要明确目标,要去发现一些隐藏的无法被量化的问题。
结果出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