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师长讲解《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知道了以后在弥勒成佛时,“不吃肉”将成为一条重戒,一旦违犯,就是要下地狱的罪,而且常饮热铜。
我们去过寺院的都知道,第一重殿天王殿一般都是供奉着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对于弥勒菩萨的一般认识,从一幅对联就可概括:“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此对联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随缘,学会看清事实的直相。
今天,听完师长在大年初一弥勒菩萨圣诞日讲《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录音,了解到了弥勒菩萨在往昔一个本生故事,说的是在那一世,他是一个婆罗门,因厌世而离家修行。碰到一只兔王,会讲人话,行菩萨道。
有一次这个婆罗门听到兔王讲法,心生惭愧,觉得自己还不如这个兔子明了这生死解脱大道,于是跟着兔王学习多年。
时逢旱年,一眼望去没有什么吃的了,因饥饿准备离开兔王。知道原委后,兔王就带着他的孩子扑到火堆里将自己烧死,准备以自己的身体来供养这个婆罗门,以让正法能延续。
婆罗门知道后,内心非常震动,等于说自己的老师把自己烤熟来供养自己,这哪吃得下去!对老师为法捐躯的举动彻底震慑了,便发愿:“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其食肉者犯於重禁,後身生處常飲熱銅”,发完此愿后接着也跳进了火堆,最后升至大梵天直至成佛。
那么这个婆罗门就是弥勒菩萨,这个兔王就是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在畜生道时,都能为法捐躯从而超越了九百万亿劫的生死之罪,故比弥勒佛早成佛道。所以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千佛中排第4,而弥勒佛排第5,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补处菩萨。
学习完这个弥勒菩萨的本缘故事,想到正月初一,弥勒菩萨的圣诞之际,正是各家各户大开杀戒和大快朵颐的时候,一桌桌的鸡鸭鱼肉各种花式烧法为这个节日的必备。而菩萨的慈心就是在其成佛时制定不吃肉戒,并告诉我们,吃肉是慈心不圆满的表现。
我们能做到不杀生这一步,固然已值得赞许,但总认为三净肉还可吃。在从究竟来讲,如果真将一切有情视为自己累生累世的父母的话,这哪能吃得下,就像那位阿罗汉怎能吃下对自己有大恩的老师的肉啊!
一想到我们知见上愚痴,内心不不寒而栗,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不禁随喜自己能听经闻法,感恩师长新年之际的慈悲开示。
从此绝不沾任何肉食,在这里也随喜出家的师父,以及很多长年吃素的居士,还有很多素食者!
以后一进寺院三门第一重殿,就会忆念起弥勒菩萨这个本生故事,理解弥勒菩萨也叫慈氏菩萨,对为何不能吃肉形成定解!
也分享《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网上可搜)给给位有缘人,辗转了知,明业果后,如理取舍—取善舍恶,不堕恶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