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人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前言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前言

作者: 慧小田哲思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10:04 被阅读2次

    作者赵敦华,内容来自敦实而华公众号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前言(一)

    在 “The symphonicstructure of Thus SpokeZarathustra" 一文中, Grham Parkes说, 到1975年为止,170个作曲家在尼采90个文本中选了370个场景作曲,其中87%选自《如是说》。科利说:“要在本书中寻找一种关于超人、永恒回归或权力意志的“理论的基础,那是徒劳无益的——之所以如此,首先,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放弃一种推论式的论证,而尼采这本著作中全然没有这种推理式的论证,其次是因为这部著作中重要的只是细节,个别的幻象,甚或那些未被写出的东西——节奏、音色、诸如如歌(cantible),渐弱并减慢、渐强或者温柔地——比其中隐含的思想更有价值。”

    我以为,《如是说》既不是音乐结构,也不是理论结构,但仍然可以有结构:戏剧结构。《如是说》像一部戏剧,有角色,有场景,有情节,有舞蹈、诗歌、演说和对谈各种表演,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怪物,精灵。

    前言结构完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完整与生动,没有重复,埋下很多包袱,问题的答案在正文中反复出现。这个故事的情节是一条思路:1、2节是引字。围绕3-5章是第一次公开讲演,尼采全部著作中关于超人的最集中、最完整的论述。人,超人,末人的形象都出现了,在人与超人、人与末人之间的这些对照中理解超人的意义。

    注释者都注意到第一段与1882年出版的《快乐的科学》第4卷结尾相同,那里套用了(阿维斯陀注释),“家乡的乌米湖(Urmi),到外省去”。只删去了伊朗的湖的名字,虚拟了查的历史色彩。尼采创造的真实场景在瑞士湖光山水间。他在自传中说,他是在一块石头边产生了借用“查”名字的灵感,现在这块湖边石头被命名为“查拉图斯特拉之石”

    查在山上修行10年,“心情变了”。参阅《快乐的科学》第4卷337节“未来的人性”,结尾写道:新一代志行高洁者的头胎儿“把人类的一切,诸如最老最新之物、损失、希望、征服、胜利等集于内心,压缩为一种情感,由此产生人类前所未有的幸福,一种充满力量与爱、泪与笑的神圣幸福。这神圣的幸福就是未来的人性(Menschlichkeit/humanity)”(312)“人性”最好译为“仁爱”,与下文“爱人类”相呼应。

    “老者”和壮男不仅是年龄上的差异,而是意志的强和弱。但两人态度友好,进行有启发的对话。

    首先借老者之口,描述了查拉图斯特拉在10年间的变化:10年前“你把你的死灰带进山里”?现在“他的眼睛是纯洁的,他的口角上 不藏有一点厌恶”他像个舞蹈者,变成了孩子,觉醒者。查拉图斯特拉在全书的特征和形象。

    -- 问:孤独如同在海水中失去身体的沉重,下山如同上岸,“你又要拖曳你的身体行走”,这是说灵魂要摆脱身体才是真正的幸福。

    --答:下山,因为我爱世人。

    --隐修士现身说法:过去爱世人爱得太过头了,现在我爱上帝:我不爱世人。因为“世人是太不完美的东西”。

    --答:给世人要赠送礼物。

    --隐修士:给予不要超过一种施舍,并且还要让他们先向你乞求!

    --答:“我不给什么施舍,我还没有穷到如此程度”。

    --隐修士警告:“不信任我们去送宝的”,爱世人如同玩火,会毁掉自己。后来的事实证实了这个预言,这也是查拉图斯特拉后来为什么说宁愿毁掉自己。

    --老者上山是为了“叽里咕噜地赞美上帝”。

    查拉图斯特拉:这位老圣人“不知道上帝死了”。

     “他们笑着分手了,笑起来就像两个孩童”?

    “打着灯笼找上帝”借用犬儒第欧根尼“打着灯笼找人”的讽刺。尼采第一次喊出“上帝死了”口号时提出了问题:尼采是谋杀者吗?或是宣告这个信息的“疯子”,“我们”“我和你们”是谁?这是一个贯穿全书的问题。

    Über / over 不但有“上面”,还有“完成”“超过”(over-come),“前行”(go-over)的意义。

    1、人是什么?隐修士说:“人是太不完全的东西”,尼采同意,但补充说:“人是应该被克服的东西”。比喻:“正如人曾经克服了猿猴,超人也将克服人”,并不表明尼采是进化论者。强调:人类克服猿猴还没有完成,“你们内心中有许多还是虫”,“你们比任何猿猴更加是猿猴。你们中的最聪明者,也不过是一个两分体和植物和鬼怪的杂种”。这是对人性的心理分析,人的内心充满着动物、植物的欲望,因而是“两分体”或“分裂体”;与完全属于人的欲念、意志混合在一起,因而是“杂种”。

    2、 人性分裂的思想根源:柏拉图主义-基督教传统。尼采认为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和基督教的天堂和地上结合起来,造成了两大分离。

    针对两个‘’分离”,提出: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从彼岸世界“下降”到“大地”,忠于大地,把人性的污秽“沉没”在“大海”。谴责侈谈超脱尘世的希望的人是调制毒药者,蔑视生命者是行将死灭者,毒害自己者。

    如何脱离毒害?对“轻蔑”肉体者投以“极大的轻蔑”,用7个排比句追问传统“幸福”“理性”“道德”“正义”“同情”等价值对我的存在有什么重要。

    转变神圣的观念:不在天上,而在地上。“从前亵渎上帝乃是最大的亵渎,可是上帝死掉了,因而这些亵 渎上帝者也死掉了。现在最可怕者乃是亵渎大地”。

    过去贪心祈求上天降临的圣灵的“火舌”cf. 徒,2:3-4 “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 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现在要仰望天空的闪电,超人就是闪电,“他就是这种疯狂!”“疯狂”即神圣精神降临的非凡举止。

    第4节继续教人如何做超人。基调不是对人性的揭露,而是和“爱世人”的主题结合起来谈。分三段。

    1、爱世人的理由:“人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人之所以可爱,乃在于他是行进和下行(ein Übergang und ein Untergang / down-going and over-going)【中文译作“过渡”“没落”】。在悬在深渊上的绳索上,停留和回头是危险的,只能义无反顾地向前走。

    2、爱什么样的人:17个排比句,说明爱“下行者(Untergehende / down-goers),因为他们是前行者”。(Hinübergehenden / over-goers)”“下行”不是堕落,比喻把人生目标拉回到真实世界;“前行”不按常人方式生活,在大地上认识、工作、发明、冒险、征服、冒险和甘于死亡,一步步前行到“超人”的目标。这些都是全书重点,埋下很多有待展开的主题。

    3、查拉图斯特拉拉图斯特拉也是“下行者”:为“爱人”而下行,为宣告“闪电”到来而灭亡,甘当“从云中落下的一滴沉重的雨点”:雨点落地消失,预示雷鸣电闪。

    第一轮讲演时,民众嘲笑、诧异。第二轮讲演时,“群众而默然不语”,不理解,“我这张嘴跟他们的耳朵是对不上的”,听不进。他们“比猿猴还要猿猴”,驻留在“分裂体和杂种”一端,拒不前行,还自以为得意自豪,其实他们是“最该轻蔑的人”,查拉图斯特拉称之为“末人”。查拉图斯特拉描述了末人的特征。

    1、素质差,犹如“贫瘠无力,再也长不出髙树”的土壤。“朽木不可雕也”。

    2、没有人生目标,没有憧憬,没有激情,没有冒险,“爱是什么?创造是什么?渴望是什么?星是什么?”——末 人这样问着,眨眨眼睛。

    3、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大地变小了,使一切变小的末人在大地上跳着”。

    4、以长寿为幸福。“生病和不信任,在他们看来,乃是罪过”。

    5、干活为了消遣,日夜寻欢作乐而又注重保养

    6、没有爱,抱团取暖而又相互争吵,“但很快又和好——否则会影响他们的消化。”

    7、阅读和接受过去传统的书籍教化,中毒太深:“偶尔吸一点点毒:可使人做舒服的梦。最后,吸大量的毒,可导致舒服的死亡。”

    7、“末人”一致赞同的思想:过去不平等是疯狂的世界,现在没有统治与被统治、贫与富的差别,“人人都想要平等,人人都平等,谁有不同感觉自动进疯人院”。

    8、与基督教时代相比,他们是“没有牧人一群人”。

    讲演在集市里走钢丝表演的情境中。首轮讲演结束时,民众嘲笑说:“关于走钢丝者的事,我们已经听够了,现在让我们瞧瞧他的真本领吧!” 他们以为查拉图斯特拉拉图斯特拉讲的是那个走钢丝者的表演者。当第二轮讲到“悬在深渊上绳索行走”和“末人”时,表演开始了。钢丝悬在两塔之间,当表演者走到当中时,塔的小门又打开了,一个像丑角似穿彩衣的人跳了出来,快步跟上第一个表演者。发出魔鬼般的叫声。表演者慌了神,从高空坠落,一头栽倒在查拉图斯特拉的脚下。査拉图斯特拉关切地跪在他旁边。他临死前说:“你在这里干什么?我早已知道,魔鬼会伸腿把我绊倒。现在他把我拖往地狱:你想阻拦他?”又说:“我即使失去生命,也毫无损失。我不过是让人用鞭子和少量食物教它跳舞的动物”。

    查拉图斯特拉安慰这个临死的人:“既没有什么魔鬼,也没有什么地狱” “你把冒险当作你的职业,这一点无可轻视。现在你由于你的职业而毁灭:因此我要亲手埋葬你。”广场上民众散去,黑夜降临。查拉图斯特拉:“人的定在是阴森可怕的,而且总是毫无意义:一个丑角也可以成为人的不幸的命运。”

    在这个事件中,表演者是失败的“行进者和下行者”的写照,他以冒险为职业,敢于下行死亡,值得查拉图斯特拉的爱。但摆脱不了工头的控制,也不能克服内心的怯弱,在竞争中灭亡。

    警示了自己:在民众之间的必然失败。

    查拉图斯特拉背着死尸离开的路上,先受到“塔里丑角”(末人中胜利者)的逐客令:“善人和义人恨你”,如不离开,“明天,我将从你身上跳过去”,就像从你身上的这个死人身上跳过去。

    在市镇门口,遇到一伙“掘墓人”,指明知“上帝死了”,却依然打着上帝旗号,把历史上陈腐僵化的东西当作偶像来崇拜的人。他们幸灾乐祸:“查拉图斯特拉拉图斯特拉变成掘墓人了!”他想要偷走魔鬼的食物吗?愿魔鬼把他们两个都吃掉!

    查拉图斯特拉深夜“走过森林和沼泽,时时听到饿狼的嚎叫”,形容辛劳挫折:饥饿袭来,形容精神沮丧。此时来到“在一间孤独的屋子”象征修道院、教会,里面的隐修士不是第一个遁世的老者,而是做社会慈善福利。查拉图斯特拉向他求助,但他的态度十分冷淡:“我正睡不好,还来打扰我?”,递给面包和葡萄酒,不管活人死人, “这不关我的事,”老者不高兴地说,“来叩我的门的 人,都必须吃我所提供的东西。吃了好好走吧!” “第二个修道士”只是机械刻板地执行“祈求,就给你们”“叩门,就开门”的教义,(太8:7)只有物质施舍,而没有爱。

    查拉图斯特拉在“无路可走”的地方,“把死人放进他头顶上的一棵空心树里”,免得被狼拖去。这是古代森林部落的葬礼,并把埋藏死人的树当作神灵崇拜。这个仪式象征原始的神祇如同死人一样的命运。做完这些事之后,查拉图斯特拉“就在长满青荅的地面上躺下。他立即进入睡乡,身子很倦,可是灵魂很安宁”,象征依靠坚强的大地,精神的自我复原。

    查拉图斯特拉不是牧人,不是创教者,但要在羊群中骗和许多人。“骗”“强盗”=软硬兼施,劝说,警告,驱赶,给他们指路:我要指给他们看彩虹和超人的一切阶梯。收获的活的伙伴是朝向超人目标的前行者,创造者,传播者。

    宠物是助手

    鹰和蛇在传统中是死对头。蛇的比喻来自圣经和生活经历(莎乐美)

    如果有一天我的聪明离开我,但愿我的高傲也跟我的愚蠢一起飞翔吧!”

    “于是査拉图斯特拉开始下降”,开始了他的人间之旅。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前言(二)

    尼采说《如是说》今后要像圣经一样被宣扬,是“第五福音书”。大量(不下200多处)不仅仅是戏拟、反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有正面的引证。比如,“我实在地告诉你们”,It istrue , 福音书中54次,Truly 被译作“确实”“我确实地说”,共140多次,尼采也大量使用这些术语强调说话真实性和真诚的心情。书中的动物,鹰、蛇、狮子、鸽子、羊、牛、马、蜘蛛,等等,都来自圣经,象征意义如同圣经。更重要的是场景语境、想想的的类比。当年耶稣用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人说话,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敌人、骗子、鬼王、朋友、拉比、先知、犹太王等不同形象,最后显现为神的儿子。查拉图斯特拉也与不同人等说话,辨认他们是什么人,同时也思考自己该用什么样的身份和他们说话。查拉图斯特拉的听众,被划分为“人”、“末人”和“高人”,在对这些不同人等的话语中,“查拉图斯特拉”从宣告者、教诲者,最后显现为史无前例的“超人”。

    第1章是第一部正文的前言,引人注目,几乎所有研究者都要提到这三个比喻。参照《福音书》可以理解本章标题是“变形”。耶稣在高山变形为基督的真相(太:17:1-5),福音书作者也有变形:马太变为孩子般天使,马可变形为牛,路加变为狮子,约翰变为鹰。

    骆驼对文化遗产的承载是“怀着畏敬之念的精神,强力的、负重的精神”“,精神的强力渴望的最重的负担”,骆驼甘愿跪下来,被装上很多的重负。“英雄们”为自己负重的的强力感到高兴。负重的强力精神不能炫耀自己的博学,也不能因为学问不够而自卑,更不能“来者不拒”地继承。这种精神导致骆驼走向了“沙漠”。

    在虚无主义的时代,文化遗产成为“为义务而义务”的压抑精神创造的包袱,犹如一条巨龙“挡在精神的去路上,金光闪闪,是有鳞动物,每一片鳞甲上都闪着金光灿烂的“你应当”。

    在文化虚无的荒漠里,“精神在这里变成狮子,它要攫取自由,在它自己的沙漠里称王。”狮子的精神说“我要”,狮子“要跟巨龙搏斗以求胜利”。但是,要自由作什么呢?获得自由不是目的,目的是从事新的创造。狮子虽然能够为自己创造,但创造新的价值却是狮子不能胜任的。

    因此,精神变成了孩子,孩子是新价值的创造者和说“我是”的自我肯定者。新的创造是神圣的价值。“孩子是纯洁,是遗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肇始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纯洁”“遗忘”“新的开始”和“游戏”是前言中查的形象。“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肇始的运动”则是对“永恒回归”的肯定,但现在查拉图斯特拉的精神没有成熟,只有到第三部时才作出“神圣的肯定”的具体内容。

    尼采写第一部只用了10天,创作时一定是才思如涌,灵感所致,信手拈来,不按特定顺序,22章不是泾渭分明的区分,也没有前后连续性,因此,这一部分不是完整的故事,但并非没有结构。除第1章前言外,其它21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经过重构,是第1章提到的骆驼的承载、狮子的攻击和孩子的肯定。骆驼的承载修正尼采个性,与尼采生平体验有密切关系。全书其他部分也有这样的章节。以上列表说明。

    “橄榄山”是耶稣到耶路撒冷的住宿处,在山的阴面,早上到阳面下山。这一章普福塔文科中学的寄宿生活比作冬天普傅塔是西多会办的,实行军事化管理,少年尼采极为反叛。“尊敬的不好对付的宾客”是教会管教、监事,冰冷的的命令,严格的校规。“由于他的友好的握手,我的手变得发青”;对管教敷衍了事:“情愿让牙齿有点打战,也不愿崇拜”;表面服从,内心嘲笑,恶作剧的反抗:“我的暗藏的幸福也还在嘲笑、任性嘲笑”;“如果我曾骗过人,那也是由于爱而骗人”“我的沉默学会了不因沉默而暴露我的内心,这就是我最喜爱的恶作剧的本领”“我的意志和目的必须不被这一切严厉的看管者识破”,活生生地表现了青春期少年的反叛。原来“小牧师”的尼采淡化甚至放弃了基督教信仰,主要由于读了批评基督教的书。在冬天里到山南朝阳出取暖:“我用我温暖的脚在我的橄榄山上纵横交叉地跑来跑去:在我的橄榄山上照着阳光的一边歌唱着而且嘲笑一切的同情”。尼采从批判基督教的书中吸取能量。中学毕业后到波恩神学院第一年读到大卫斯特劳斯的《耶稣传》。后来回忆:“我同每一位年轻学者一样,凭借着一位优雅的语文学家所具备的机智和无聊精神,享受斯特劳斯那无与伦比的著作带给我的快乐。”

    尼采读书经历。只爱“一个人用血成的东西”指德文《圣经》,译稿中写道:“路德的圣经仍然是最优秀的德文著作,与之相比,其他著作不过是文献”。还说,路德圣经的力量是背诵和朗读,“唯独在德国,布道者才知道,一个音节、一个语词闪耀着什么内容,一个句子在多大程度上搏动、跳跃、迸发、延宕, 慢慢地结束;他唯独倾听良知”,即本章说“用血写箴言的人,不愿被人读,而是要人背出来。” 尼采虽然感知《圣经》语言魅力,但不相信它记载的历史,读出的是血见证的衰落,即从耶稣的死开始的上帝之死的历程。

    尼采的写作:1、箴言体是站在山顶的俯视;2、嘲笑一切“扮演的悲剧”(编造的) 和“实际的悲剧”(悲惨生活)。创作了颂扬希腊人酒神酒神的《悲剧的诞生》。3、爱重荷的人生,巴塞尔任教承载的希腊文化传统,4、《人性,太人性:献给自由的精灵》:是“小巧活泼的小生灵”5、由于欢笑杀死重压之魔是《快乐的科学》6、正在写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学会了飞,有一位神在我体内跳舞。

    《悲剧的诞生》发表之后,尼采普福塔校友、后来成为“古典学沙皇”的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Wilamowitz-Moellendorf)猛烈抨击:尼采不顾研究狄奥尼索斯的已有成果,违反古典学的科学精神,向瓦格纳顶礼膜拜。没有注释、引文、考证、依据,完全不是古典学的论文。连导师李奇尔也说那本书是“有才华的眩晕”;对尼采的教学产生不良影响,尼采压力很大,得了神经官能症。

    “树”是歌德“生命之树常青,理论是灰色的”的借喻。山上的青年靠在一棵树旁坐着,露出疲倦的眼光眺望山谷,指过去的尼采:查拉图斯特拉是现在的尼采,尼采的现在与过去对话,写出尼采从学术生涯到超人事业的转变。

    山上的青年开始想向上爬到学术之树的高处 ,继而向学术界挑战:“我要用双手摇这棵树,我可能摇不动”,因为学术思潮和规范的约束:我们看不见的风(学术思潮和规范),折磨它,要把它弯到哪边,就把它弯向哪边。总结失败的原因:学术之树“越是想往高处和亮处升上去,它的根就越发强有力地拼命伸往地里,伸向下面,伸进黑暗里,伸进深处,伸进罪恶”。学术界 罪恶包括同行对他“跳跃阶梯”的嫉妒。

    青年感到孤独、疲倦,渴望自由、直到“闪电”(超人的信号)的来临,才振奋起来,愤然离开。 “查拉图斯特拉不再是什么学者了”。

    2:38 “学者”:“上等的钟表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件。尼采曾赞赏叔本华独立于国家和政治之外,不像康德以来的德国大学中的哲学家。尼采认为与国家结盟的哲学是“一种开玩笑的哲学或假哲学”(《不合时宜的沉思》),因为国家不关心真理,“而是只关心对它有用的东西,无论这是真理,半真理,还是谬误。”按照国家利益高于真理的标准,国家区分了好哲学家与坏哲学家,并把所有教席分派给好哲学家。

    第一部指责的学术界罪恶包括过度精细,学者是能干的,手指很巧,把简明的道理复杂化,显得高深莫测,其实是废话,“从沼地中传来咯咯的蛙声”; 像磨粉机和杵一样地工作着:他们会把麦粒磨碎,会制成面粉:碎片化,琐屑的精细;他们“调制毒药”,“也会掷铅心色子”,用猜测进行竞争,用“毒药”即毒害健康精神的“规范”,进行勾心斗角的争论和诡辩。再次提到嫉妒:“我在他们上面,因此他们怨恨我”。

    1867年尼采服兵役,第一次骑马就摔伤了,在医院待到服役期满。那时的照片像一个军官。普法战争以后德国人兴高采烈,尼采却在《不合时宜沉思》中为文化平庸的德国战胜高雅的法国喝倒彩。

    “我的战友们!”表明是拣选伙伴的话,他的伙伴是孤独者,所以说“一律制服里的意志不一律”,指战斗和战士的意志。如果理解尼采以波兰贵族血统为荣,骑士精神来自尼采承载的家族遗产,就可理解他心目中的战士实际上是中世纪的骑士。骑士精神以战斗为天职,以胜利为荣誉,因此:“你们的工作就是斗争,你们的和平就是一种胜利”。现代国家以正义战争为理由发动战争,而中世纪骑士勇敢、荣誉、不伤害平民和俘虏的精神本身就是正当战斗,不需要任何以理性辩护的“正当理由”。所以说,不是正当的理由使战斗神圣化,而是正当的战斗使任何理由神圣化。战士以服从为天职,但骑士的服从来自向主人发誓忠诚的信誉,因此说:“让你们显示的高贵就是服从!让你们发出的命令本身就是服从”。

    现代社会崇拜的另一个偶像是艺术明星,如同现在所说的“追星族”。尼采说他们犹如苍蝇,而所谓明星、伟大人物不过是一堆臭肉,“市场上充满一本正经的丑角”。演员因为媚俗而有名声和才气。“他跟大众一样,他有灵活的感觉,像变化无常的天气一样的性情”。

    这一章表达了尼采对瓦格纳从崇拜到激烈抨击的转变。在大学任教时的尼采从瓦格纳音乐《尼伯龙根指环》获得写作“悲剧从音乐精神诞生”的灵感。成为瓦格纳的崇拜者,进入了以瓦格纳为中心的小圈子,经常住在瓦格纳家。他《不合时宜的沉思》第四篇是对瓦格纳的祝福和赞美,瓦格纳当时在拜雷特大剧院落成,上演《尼伯龙根指环》。庆祝大剧院落成,尼采把瓦格纳看做新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造成了希腊化,把希腊文化传到世界,歌颂瓦格纳是革新者,下凡的神一样。表现出从黑暗中走向兄弟姐妹之间,一种新的联合。尼采对拜雷特戏曲节的商业氛围不快,没有参加《尼伯龙根指环》的首演(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慧田哲学”推送)。最后一次看到瓦格纳最后一部作品《帕西法尔》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幕终时各种各样的角色都拜倒在十字架下。当时尼采深感震惊,觉得这是“糟糕透顶的演出”:《人性,太人性》) “瓦格纳表面上是大获全胜者,实际上是变成一个腐朽的、绝望的浪漫主义者,突然束手无策第彻底摊到在基督的十字架前”。在瓦格纳的舞台上,“人们是大众、公众、乌合之众、女人、法利赛人、受骗上当的选民,民主主义者,在那里,最具有个人特点的良知败在了‘最大多数’的平均主义魔法下;在那里,愚蠢发挥着淫欲和传染病的作用;在那里,是‘邻人’的一统天下”(快乐的科学》)

    在本章中,尼采说演员“相信的只是在世间引起极大鼓噪的众神”,直指瓦格纳没有信仰,从《尼伯龙根指环》的原始神话转向基督教上帝。这只是尼采反对瓦格纳的一个表层原因,当时德国基督教信仰如此普遍,何至于如此深恶痛绝呢!更深刻的原因恩爱情仇的下意识心理。

    “淫欲和传染病”何所指?对瓦格纳污蔑的报复。最近发现的材料中有瓦格纳和尼采私人医生Eiser的通信。

    尼采向Eilser坦诚在意大利偶然去妓院。Eilser于1877年告诉瓦格纳。瓦格纳做出”朋友的诊疗“,捏造尼采”手淫“,”不自然的淫荡“即”鸡奸“,最好马上结婚才能医治。瓦格纳当面也要尼采和男性朋友保持距离。他俩通信内容在瓦格纳圈子里传开,流言四起。尼采知道了,1883年愤怒指责瓦格纳充满恶意的想法。瓦格纳对尼采的伤害可以解释尼采为什么在著作中对瓦格纳进行如此尖刻的攻击。

    这一章可以读作尼采对嫖妓行为的自辩。据尼采一个朋友在《尼采生平》中说,尼采有一次被人错误地带进了科隆一家妓院,有人说,尼采弹了一下钢琴就走了,有人说过夜嫖妓,还有人说此后多次嫖妓,得了梅毒,有人说尼采生病和最后疯狂都是梅毒所致。从“贞洁”来看,尼采嫖妓很可能是事实。“贞洁”的意思是面对妓女,无需保持童男子的贞洁。如果硬要守贞洁,“贞洁成为走向地狱之路,也就是走向灵魂的泥途和淫欲之路” “有不少人,要赶走他们心中的魔鬼, 而他们自己却走进猪群里去”。意思是,不能放纵肉欲,只能用手淫等更坏的方式来发泄。尼采认为嫖妓虽然是“肮脏的事”,但却不是最坏的事”。只要精神纯洁, “我们向这位客人提供好心的住宿,现在它跟我们住在一起—— 它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朋友”章的理论背景可追溯到《尼科马可伦理学》第8章开始提出的问题。尼采的回答是亦此亦彼。“异类相交”因为“渴望有个朋友站在高处。”因此,奴隶、独裁者、女人不可能有朋友。但是,朋友为什么是“异类”,因为朋友比自己更高,“我们对朋友之爱,常常不过是想借此转移对朋友的嫉妒。我们为了隐匿我们自己有易被攻击的弱点,常常进行攻击,制造敌人”。就是:在攻击朋友敌人时显示自己比朋友更高。尼采的心理观察告诉他,在朋友脱下交际场所的假面具,在自己家中最容易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同时也是观察者自我的面目。比喻:“要看清他的真面貌?在入睡时看你的朋友的面貌是怎样的那是你自己的脸, 映在一面粗而不完美的镜子里的你自己的脸。”用亚里士多德说:朋友是第二个自我,因为两人有着相同的德性。而尼采的理由相反,因为两人有着同样的丑陋人性。人看不到自己的人性,平时也看不到朋友的人性,在最亲密、最接近的情况下,可以从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人性,所以是“同类相交”。

    尼采与瓦格纳不只是报复,而且也是难舍难分的爱恨交加的“朋友”。尼采在自传说“夜歌”在罗马巴奥里广场眺望夜景所作的“最寂寞的歌”,但没有说明何时。我们知道,瓦格纳1883年在威尼斯去世,当时尼采在罗马得知消息,有感而发。我们无法欣赏尼采自诩的优美文字,但可以感到他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本章中“最小的鸿沟最难逾越”,指”朋友的脸是自己的镜子”。在自传中尼采说:我是一个卑鄙的人,我和瓦格纳太相似了;“我承认与我相似的只有 一个事例一我以深切的谢意承认这一点。科西玛瓦格纳太太绝对具有最高贵的气质;还有,对此我没有少说一句,我说,理查德·瓦格纳是个绝对与我最相似的人。” 《夜歌》在夜景的烘托中,尼采把他与瓦格纳的关系比作“光”与“光照者”不可分离的关系:“我多么想吮吸光的乳房”“期待的眼睛和充满渴望的明亮的夜,这就是我的嫉妒”“夜来了:现在一切热爱者之歌苏醒过来。而我的灵魂也是一个热爱者之歌”。这些语言暗示尼采暗恋瓦格纳夫人科尔玛(李斯特女儿),想象与她丈夫相似,又怨恨瓦格纳。这是俄狄浦斯三角形的典型案例。

    瓦格纳可以说是尼采解不开的一个心结,不但《如是说》每部都谈瓦格纳,1888年写了两本反对瓦格纳的书,圣诞节时还在编写《尼采反瓦格纳》,次年1月3号就发疯了。

    尼采是臭名昭著的反对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人。尼采认为妇女的用处是生育和为战士娱乐的言论后来被纳粹所利用。他的蔑视女性的话是糟粕,不值多提。可以一提的是,尼采这一章对妇女的态度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尼采几次恋爱都闹笑话。有次看中了一个荷兰贵族女子,和她散步2小时,回到旅馆就写求婚信,而且限期在他第二天10点前书面答复是否同意。写《如是说》时,尼采正在与俄国贵族女子萨洛美谈恋爱,与他们共同的朋友保罗·李共同在阿尔卑斯山度假,尼采托保罗向萨洛美求婚,但保罗也爱她,闹了一场三角恋爱。尼采承认:“査拉图斯特拉不大了解女人,可是他谈起女人却颇有道理”。他的道理来自对家庭里“老女人和年轻女人”的了解以及恋爱的失败经历。他从小在五个女人的身边长大,对家里几个 “老女人”的管教不满。尼采与妹妹伊丽莎白关系也不好,妹妹在瓦格纳家当女仆,在尼采与萨洛美之间作梗。最后一句话“你到女人那里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可能是“老女人”要尼采提防恋爱对象的话。

    尼采1876年读了意大利诗人孟佐尼的《约婚夫妻》之后,就有了结婚的打算。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对象。1881年见到莎乐美愿望很强烈,莎乐美认为尼采“只想和她上床”。这一章可以说是写给莎乐美的辩护。

    这一章对女人态度大变,婚姻双方有志同道合的“结婚意志”,即把“为你的胜利和你的自由渴望生一个孩子”升华成“为你的胜利和你的解放建立活的纪念碑”。尼采赞成试婚:“先学学爱吧!为此你们必须饮下你们的爱的苦酒”。他的理由是“结婚的意志”需要经过成熟培育期,同居的伙伴才能成为婚姻配偶,他不在乎结婚的仪式。婚姻的神圣性不是来自婚姻礼仪的牧师神父的祝福,或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也不是简单地传宗接代,而是生育更高于肉体,“创造一个胜于他们自己的后代”。“结婚的意志”是男女双方相互尊重、有共同生育更高的种的意愿,否则,恋爱不过是短期的蠢事,而结婚不过是“长期的蠢举结束许多短期的傻事”。这里看不到任何对女性的歧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tk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