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这个封号,像高帽子一样,戴起来很让人舒坦。文化之所以能化人,是因为看起来漂亮,谁都愿意拿来装扮自己,莫名其妙之下,就被它给化了。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谓大丈夫。你看,明明是推销儒家的价值观念,却装模作样地举个帽子,你是戴还是不戴呢?
坦率地说,孟子的话没错,富起来的人可以得意,却不能忘形,啥时候走背运,也不可破罐子破摔,该干嘛干嘛。假如迫不得已,屈居他人屋檐之下,讨生活而已 ,决不能狐假虎威,跟在后面做那种龟孙王八蛋。男子汉大丈夫屈伸自如,不乱。
孟子的大丈夫,革命党最喜欢,仁人志士争相传递,高帽子连升三级,变成顶天立地,豪气冲天的情怀。其实,孟子的本意很可能不是这意思,他说的是成人礼上,当爹的总要说些话,嘱咐孩子好好做人,千万别做那鸡鸣狗盗之徒,这些不过是传统习俗而已。非要说得很高,抬举孟子的背后,其实是在抬举自己,没多大意思,自我催眠罢了。
比较而言,刘邦更爽快,当他还是个小混子的时候,看到秦始皇的豪华车队,实在羡慕嫉妒的不行,脱口而出地说道,大丈夫就该这样子嘛!
更早的时候,老子也提到了大丈夫,道德经有一段很长的话,讲了一大堆的道理。
老子说,“以为”是一种坏习惯,人类总喜欢虚构概念来套人,不套人的上德非常稀缺。假如统治者只是出手干预,却不发号施令的话,这是上仁。当发号施令不起作用,不得不用观念套人的时候,这是上义。等到推销观念已经不起作用,非要先礼后兵,动用暴力的时候,已经混乱不堪了。所以对社会的判断,只需观察是否不讲事实,仅仅用观念来评判是非对错,如果这样,社会就已经出大毛病了。这些预先设定的观念,一天天地远离客观现实,让社会逐渐丧失信用,简直愚蠢至极。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统治者要做大丈夫,心思厚实的用在客观事物上,抛弃虚华不实的心理,坚持做加减法,不停地做下去,也没啥大不了。
去除弊病用大丈夫,很有道理。利益之上的抠抠嗦嗦,办不成大事。要真心解决问题,需要斩钉截铁的决绝,吞吐天地的心胸,以及抽丝剥茧的耐心实干。道家与儒家不同,道家专注做事,儒家专注套人。老子的大丈夫,不会迷恋于虚头巴脑的概念,不会在意于气冲霄汉的情怀,他们忘怀自我,与天地融为一体,朴实无华。万物霜天竞自由,本性完全释放,生态自然运转,天下是万物的天下。大丈夫天地良心,调而不控,风不会刮不停,雨不会下不停,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傻笑。
文化也套人,然而没人不愿意,为啥?因为套人而不套利。文化要干净,当文化混杂了利益,会变得很肮脏。老子的道德,说的是事物本然的道理,排除一切人为的杂念,不捎带,不参杂,不浑水摸鱼,讲究极致虚空与清静,而这种清静,就是不套利。可是,有多少人能真心明白呢?
2019的元旦,愿全天下都是大丈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