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峪---大安口(板厂峪东沟)2019.01.19
威武明边险峰立 雄壮老墙抒情怀
平顶峪因西北山顶平整成名,又因其长城壮美出名。说它壮美,是因为横亘高山绝壁上的长城,在万仞石笋的擎举中,在崖尖敌楼的点缀下,威武雄壮,直刺蓝天(见图一)。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一:壮美的平顶峪长城
平顶峪关在两条沟谷的汇合处,宽阔不险峻,关口东侧遗留有残垣。口内是平顶峪村(见图二),原有古城堡。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二:平顶峪,明嘉靖年间建村
这段长城分南线长城和北线长城,南线长城是明朝以前所建,称之为老边(见图三),北线长城是明朝所建,称之为明边。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三:南线长城老边墙
北线长城墙体以石砌墙为主,宽2- 3米,基本完整,局部存留石砌垛口(见图四)。因崖壁较多,几个地方由山险及挡墙组成,攀爬冒一定风险。敌楼约二十余座,以标准的三眼箭窗楼居多。其中有铺房完整的楼一座,小规格敌楼一座,六眼箭窗楼一座。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四:沧桑的石砌墙及垛口
六眼楼坐落的山脊垭口即大安口。关口虽然海拔高,但两侧平缓,皆可通骡马,这里也是这次下山的地点。目前该楼已划入板厂峪景区范围,楼体修整一新(见图五)。全程约9千米。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五:大安口六眼敌楼虎视眈眈凝视着关口两侧
奇特之处在于海拔600多米的山脊上,有段长一百多米、宽三米的完整砖砌城墙。排排垛口下,密布着炮孔,应该是士兵使用火器的演练墙(见图六),因为其他低矮的地段都是石砌墙,海拔高而险的山脊上,筑建坚固的砖墙。一定是用于训练。既防御又训练,一举两得。另外,这段墙与黑龙头山发现的火器训练墙类似。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六:垛口下炮孔密布,外圆内方,与其它地方的演兵墙类似
这段波澜壮阔的长城,是明将戚继光和谭纶打造的样板工程,主将在老边北面约2.5千米的陡峭高山上,建造这条险、奇的精品防线,自然为其他地段建墙筑楼起到了示范作用(见图七)。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七:戚总兵主持修建的样板工程
南线长城从北线长城一个叫做黑楼的下面,沿着半山崖壁接出(见图八),过板厂峪东沟村庄、老边“长谷口”,至板厂峪西山与北线长城相交。全长约5千米。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八:南北线长城交汇在半山崖处,崖顶为东西走向的北线长城
老边墙宽2.5—4米,高3.5米,石砌,墙体内碎石和黏土填筑。墙(敌)台、烽火台为实心,筑在墙体的内外侧。从现存的一座敌台来看(见图九),石砌筑,高7米,宽6米,顶部原有瓦顶小亭子,上下用可移动楼梯。南线长城建造年代为北齐(公元555年)或更早的燕、秦时期。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九:老边上的烽火台,实心,顶平,上有瞭望亭
发现南线长城许多墙体中间存有一条腰线(见图十),明显是二次加高城墙的痕迹,具体原因待考。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十:多段墙体都有接高痕迹
秦皇岛段明长城,基本上是维修利用北齐长城,有些地段改道优化,有些做了局部调整,关口位置也有变化。不过,老边没有绝对的被弃用,一些还是驻守利用着,仍然发挥着长城复线及套城的作用(见图十一)。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十一:明边老边形成了套城,可诱敌围歼,也可养殖动物
这段老边墙相比北边的明边墙,低矮破碎、土老石慌、没有壮美的敌楼,没有漂亮的射孔,但也是阅尽烽烟遍历沧桑,散发着冷兵器时代的阴森霸气。力拔山兮气盖世,身形虽残,傲骨犹存,千百年的孤独寂寞,抹不掉它历史的风采,反而更增添了它无限的文化魅力(见图十二)。
秦皇岛长城(十二)图十二:板厂峪东沟西侧的老边
长城拾趣:
秦皇岛长城(十二)拾趣一:鸡公山男根,您还可联想
秦皇岛长城(十二)拾趣二:现代版"清明上山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