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军胜
今年夏天《寒窗学子路》,这是一本有关我学生生涯时的生活写照,也是真实回味。虽时隔那么多,可记忆中的那人、那事,终难以忘却。有自己的影子,也有身边同学们的故事……
十年寒窗生涯,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亦是命运之转折点,而选择的主权却是我们自己。
网络图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六月中旬的一天清晨,一个弱小的生命降临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小家,也给祖辈务农的一对年轻父母带来了欣喜,带来了希望的寄托。小生命的父亲是“知识分子”,当时正值吃“大锅饭”时,父亲是生产队的记分员,也是教员。事实上就是教生产队员识字学习文化知识的。听说,当时上大学没有现在的考试,而是靠推荐上的大学,推荐的标准是要看谁手上的茧子厚,厚的说明他有着一身老实的贫农阶级。当年父亲就是被靠推荐而选定上大学的,而且是全村唯一的一个。后来,组织上来政审时,因父亲年龄大了一岁,最终没有步入大学校门,成了父亲一生的憾疚。
所以父亲自从我们记事起,就一直不断地向我们灌输学习,努力学习,再努力学习的思想。至今有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他写在我的一个笔记本的扉页上,痛心的是那个笔记本在我们经历几次大的事情后,找不到了。那笔记本是父亲为我花当时不少的钱买的。父亲在上面为我写着“夜点明灯下苦心,刻苦功读胜前书”。当时,我只知道刻苦,现在却真正理解了那句话的深深意思。现在,我将此话,同样写给了孩子。写在了他的博客上。
网络图片知识分子出身的父亲,从我们小时起,就严格要求我们。首先从称呼说起。那时农村的孩子称父亲为“大”,而我们却称为“爸爸”。这在村中的小朋友来说,我们是唯一这样称呼的。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晚上学。在我8岁那年,我成了一名学生,一名最小的学生。那时只有半年级,在半年级上完一年后,就直接上了小学一年级了。那时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班。
从此,开始了我学子生涯的第一步……
……
在当时重男轻女思想较为严重的农村,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故事来源可能是大人说笑中,我无意听说的。
姐姐出生后,因为是女孩的缘故,所以父亲与母亲都特希望有一个男孩儿出生,在村里体面一下。就这样我来到了人世间。父亲当然急忙地跑过去问妈妈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在一旁的姨母听到了,随口告诉他说‘是女孩’。不曾想,这句无心的玩笑,竟让父亲扭头即走,以至于几天后,亲戚们来。
“这孩子气咋又尿了,小鸡鸡还……话没说完,父亲惊喜地跑过去,抱了我去,并证实了我是男孩的身份,从此父亲给了我更多的怀抱与温暖……
喜欢用“梦儿”作为笔名,或许是因为父母们有一个梦想,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女们能出人头地,能成为飞出农村的小凤凰。再者古时有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知识渊博,父母们也许是想让我们能有学识。这就是梦,是他们的愿望与寄托。所以是梦儿。
或为了照顾我和年小的弟弟,姐姐上学很晚。到我上学那年,她才跟我一起上学。我们一直同班同学,直到她辍学那年。
那个年代,村里人吃饭,大都端着饭碗,蹲在自家门前与邻居们说话,邻居们都会看到比我高半头的姐姐拉我的手一起与我上学时的情景。姐姐也常常替妈妈做些简单家务。那时最简单的家常便饭她已全部会了,就是在锅内放些水,放上馍,然后在灶窝内升起火,这样十余分钟,一家人的饭就做好了。那时没有炒菜,也没有菜吃,最多的就是妈妈在一个很大的缸内腌制的咸菜。由于我们正是长身体时,饭量较大,那时一到冬天咸菜也吃完了。
有天,姐姐与我一起上学,那时要穿壹个很长的街道,学样就在街道那头。邻居地三五一群地蹲在路边吃饭,听到有人指着姐姐,笑着问她身上穿的什么衣服。我看姐姐一眼,最后我也看着姐姐笑……原来她围着做饭的围裙(其实是一块布,在两个角缝上线)去上学了,她不好意思地取下围裙,飞快地跑回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