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这句话传递的财富增长理论,即创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控制成本。换句话说,开源重于节流。这个看上去十分正确的道理,把人性的弱点暴露的淋漓尽致,坑害了无数年轻人。
当我们看到这句话时,吸引我们的并非后半句“钱是赚出来的”。广大的无产阶级,不会有人因为看到这句话立刻就去思考怎么赚钱,怎样实现财富自由。
真正让人感到宽慰的是前半句,“钱不是省出来的”。它像是一把打开牢笼的钥匙,突然之间就释放了我们的本来犹豫不决的购买欲,并且不会带来任何负罪感。
“钱不是省出来的”满足了我们追逐光鲜亮丽的饥渴,“钱是赚出来的”让我们相信未来的自己肯定会走上人生巅峰,大脑的双重高潮让人失去了理智。
于是太多太多年轻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作自己过度消费的正当理由。而嘲讽的是,这个群体的大多数既没能把三五千的月薪省下来,也没有赚大钱的本事。
我们发自内心的认为,未来的自己肯定会牛逼哄哄,而目前的三五千月薪就算使劲省,又能省下多少呢?
可能整整一年的节省,积攒的成果只是未来月薪的零头,每次想到这里就打消了所有克制消费的念头。
然后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就出现了:月薪三千的时候,月光;月薪七千了,依然月光;月薪一万五,还是月光······
穷的时候都不乐意省钱,工资涨了之后难道会突然愿意克制?
“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毒就毒在潜移默化之中,我们养成的消费习惯。
我们会习惯在消费之前不再克制,不再判断,不再过脑子。而随着收入的增加,这种习惯会在工资到账的第一天就带动我们消费升级,一个无底洞就此形成。
基于这种理念的消费,绝对不会只出现一次两次。每一次的过度消费背后,劝服我们买单,帮我们避免罪恶感,都是这句话在作祟。
用未来的阶级跃升给自己壮胆,为现在的过度消费买单,这种极致乐观主义享受着不顾一切的消费愉悦,后果全部交给充满不确定的未来去承担。
为何如今的中产阶层一直弥漫着浓郁的焦虑?他们可能很早以前就被自己的消费习惯胁迫了,随着收入的增加,对“精致”与“高端”的需求生长得更加旺盛。然而只有消费升级让人心情愉悦,克制消费升级就会让人不痛快,而消费降级则会让人如同吃屎。
之前你包包上的字母大家都认识,你球鞋的logo闪闪发光,下次换成某宝爆款59包邮,你乐意吗?
精致的穷,本来就是消费主义的骗局。
月光的时候花得开心,但同时意味着两个事实:沉重的机会成本,以及几乎为零的风险抵抗能力。
机会成本,指的是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做某件事,就被迫放弃其他选项。比如:
小A月余500,如果买了口红,就得放弃某个知识付费课程;
小B有现金2W,如果买了包包,就得放弃朋友推荐的小投资;
小C卡里30W,如果换了新车,攒齐房子首付就又要等几年。
过度消费的机会成本之所以如此沉重,是因为错过的每个机会对于一张白纸的自己都可能无比珍贵,而最终选择的消费品除了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没有其他卵用。
另外可以预见的是,疫情之后势必爆发一波消费潮,但在病毒肆虐期间失业的人可能要退出这场全民贡献GDP了。如果凑巧,失业的小D无比信奉“钱不是省出来的”,那接下来的日子可就糟了心了。
本来一直打算过完年跳槽涨薪,但行情不好,存款只够一个月,又有房贷车贷和花呗要还,于是没了底气的小D还是选择富贵苟中求,避避风头,安全第一。躺在家里逛淘宝,等复工,等来等去,工作群突然解散了,最后一条消息是“公司倒了,各位江湖再见。”
小D失业了,账单与恐慌接踵而至,灭顶之灾,灭顶之灾啊。
如果说疫情造成的低迷是黑天鹅事件,属于偶然中的偶然,那么必须承认,职业危机与生活发难则是难以避免的高精度狙击。若是存粮不足,那么一击致命;若是年年有余,遭了难也能有足够的时间去猥琐发育,东山再起。
“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如果这句话错得十分彻底,那么仅仅依靠公民的平均水准就完全足以辨别是非,予以抨击。
但是,对于“二八定律”中那20%的人来说,创收重于节流的道理几乎不容置疑。这种信条的的确确强化了他们对机会的嗅觉,对资本的饥渴,帮助他们基于现有的原始资本,实现财富的二次爆发。
拥有原始资本的人,关注点始终在于“钱是赚出来的”,他们的现金流向往往是具有增值属性的“资产”;而无产阶级的大多数只记得“钱不是省出来的”,他们的月薪带来的是更多的“负债”,同时还有花呗市场的繁荣。
所以,如果把视野建立在不同群体之上,的确可以认为钱是靠赚出来的,但如果没有克制消费,那么钱必然是做梦做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