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爱编程
问题背后的真问题,理性之外的非理性--常春藤读书会第34次共读实

问题背后的真问题,理性之外的非理性--常春藤读书会第34次共读实

作者: 不现若隐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23:21 被阅读0次
    常春藤共读中

    时间:2018年6月16日
    地点:忻州市曼陀罗幸福心理工作室
    内容:《批判性思维工具》 第2章、第17章、第8章(部分)
    领读人:郝晓东

    1

    第二章《你处于批判性思维前四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阶段1/阶段2/阶段3

    Q1: 什么叫主观相对主义?

    主观相对主义者不相信存在评判事物对错的思维标准。

    作为主观相对主义者,我们会相信每个人,都会通过一些难以解释的方式,自动地获得他们自己的真相。

    什么是主观主义?什么是相对主义呢?

    郝晓东:那也就是说它把任何事情都看作是“相对的”,是“主观的”,是任意的。他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标准,结果就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是诡辩论的基础。 在诡辩论当中,其实我们经常用的这种“相对主义”把是非抹杀。诡辩论当中的很多技术都是“相对主义”。

    比如说,“偷换概念”。你说这个鸡蛋不好吃。他就会说,你不要一下 子全吃,你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就好吃了。你说不好吃,可能是口感,他说不好吃却是方式。

    还有“道德绑架”。你说这个鸡蛋不好吃,他会说,就你这个人说法多,吃个鸡蛋也这么多事儿。大家都能吃,怎么你就说鸡蛋不好吃?
    你这个人太挑剔了。很快就直接从人身攻击了。

    还有“论证颠倒”。你说鸡蛋不好吃,他就会说,那是你认为不好吃,你认为它好吃,你觉得好吃了。他把你的论点直接当成论据,你本身就觉的不好吃,他却说你认为好吃的时候它就好吃了。这样,把你的论点和论据颠倒。

    还有“扩大化”。你说鸡蛋不好吃,他说大家都认为好吃,你怎么觉得不好吃?你是不是不爱国?呵呵,这可是中国产的鸡蛋,你莫非相信美国的鸡蛋好吃?

    还有“假科学主义”。你说鸡蛋不好吃,他就是乱七八糟给你说一大堆,涉及到营养、健康、有机、生态等,貌似很科学,其实胡编的一些东西,治疗各和疾病等等。

    这些就是都是“主观相对主义”,旨在颠倒黑白,抹杀是非。

    Q2:鲁莽的思考者,质疑的思考者,初始的思考者,这三个阶段的思考者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刘杰:第一阶段就是不知道思考,(对思维)没有任何的感觉,就是书里所说的没有“思考”这个概念。多数人处于这种“鲁莽”的状态。第二层就是有思维意识了,自我感受到原有思维的不正常了,有质疑了。这就是进入公正思维的起点。第三层就是对这种不正常进行校正,进入初始阶段,还不完善,但已经开始步入正轨,思维的思维开始工作了。

    郝老师提醒大家回到书中理清各个阶段的概念。

    鲁莽的思考者就是从不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根本没有意识到思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当我们认识到思考的方式塑造我们的生活,意识到思维中的问题可能导致生活中的问题时,我们就进来了质疑的思考者。

    当一个人积极地接受质疑,并且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思考者时,他就进入了所谓的初始阶段。

    Q3:鲁莽的思考者是不是鲁莽的人?从人的一生中来说,哪一个阶段基本就是鲁莽思考者?

    郝晓东:当然有的人可能终生都是鲁莽,但是呢,一个人在一生当中绝对有一个年龄段都是鲁莽。相对而言,12岁以前都是鲁莽。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这个暑期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招生年龄放在五年级之后的原因。五年级以下的孩子理解不了什么是思维,更不用说反思思维,他们认识就不可能达到那个程度。婴儿就是鲁莽思考者,他不会去反思自己的思维。在他那里,思维和自我是一体的。

    Q4:成为质疑的思考者障碍是什么呢?

    刘星慧:自欺。
    郝晓东:那什么是自欺?请试着举出例子。
    李宏:以自己的喜好形成最后观点。
    孟蕊芳:我以为的我以为就是我以为。
    郭晓俊:“为你好”。一个家长明知学习压力大对孩子成长不好,但是逼着孩子去学习,因为“我是为你好”。明知不应如此,却仍然如此。
    郝晓东:这是欺人。
    李民:掩耳盗铃。
    刘杰:缺乏勇气继续往前走,去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能开展“自我批评”。
    闫美云:为不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而寻找理由。

    郝晓东:所谓的自欺,核心的标志在于为自己的缺乏勇气也好,行动不改变也好而找理由。本来应该行动,但是不行动,而且还为不行动,自己给自己找一个理由,让大家听起来非常合理的理由。这就是自我欺骗。

    比如蕊芳说要考博士呢,那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自己觉得这件事很难,决定放弃,然后就会说“算了,其实考博士也没啥意思,你看他们也活得挺累,考上博士还得弄科研。人生苦短,再过十来年就退休呀,图个啥呀。不考,不是照样也挺好的,一样舒适的活法”。你听起来特别有道理,还让你感觉很舒服,而且好像多元化思考,让你听还恍然大悟,“啊呀,就是么,干嘛那么纠结的”。其实是为你的不行动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然后就安然处之了。

    所以,自欺的关键在于找了一堆理由,而不行动,不提高,不转变。

    Q5:没有证据显示教育水平与自我反省相关,怎么理解?

    刘杰:有些人是知识很高,但思维不等同于知识。思维层面比知识层面更高,二者不能直接划等号。许多行业中知识渊博的人,仍可能是一鲁莽思考者。

    郝晓东:有一句话叫做偏见比无知更可怕。蒙田也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生活当中,我经常接触到很多的家长,有的父母没有上过大学反而是非常的虚心。他经常说,“我是没有受过教育,我就想听听你们讲的道理”,“我不懂,但我就喜欢听你讲道理”。但是有些人学过很多东西之后,你发现,和他们沟通时会非常地累,非常地痛苦。因为什么呢?他已经有偏见。我们和许多大学生沟通,你会发现他还一套一套的,他还有太多的理由,太多的信念,或者叫潜意识,偏见之下的就固执,就很难得到沟通。如同盖房子,在空地上盖比那个拆了再盖要来得方便快速。

    Q6:初始的思考者的误区是什么?

    刘星慧:教条专制主义和主观相对主义。
    郝晓东:教条专制主义,是指相信真相不是通过推理和调查获得的,而是通过一些预先设定的、非理性的信念获得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能不能举个例子?
    王小龙:出生在天主教家庭里的人天然认为世界上有上帝。
    李宏:中国古代社会的三纲五常。

    郝晓东:初始的思考者呢,就是接受质疑。他开始放弃自己的思维。既然说要归结到思维,那么面对任何问题,他都能用思维问题化解,这就抹杀了绝对的真理或标准。既然是思维导致的问题,那好,我就坐在这儿,我遇到一切困难,都用思维去化解,成为了阿q精神,成了虚无主义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既然都是思维问题,那么,我就放弃思维,因为它是产生问题的根源么,于是转而去相信命。这下好了,过去还用思维去考虑,现在完全放弃思维了,走向主观相对主义。

    所以,质疑自己就需要注意这两个误区,不可让思维走入死胡同。这时候,我们去想想王阳明的致良知。为什么王阳明的心血在他死了之后很快地沉沦下去呢?就是他的一些弟子完全走入“教条专制主义”和“主观相对主义”。他的弟子认为一切都要在内心当中去化解,都要朝自己的内心。他抛弃了王阳明一再强调的“知行合一”,尤其是其中的“行”。要知道王阳明是特别注重“行”的。如果一直向内求,认为向内求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成了主观相对主义或教条主义了。现在一些普及王阳明心学的理论问题就在这里,它光是把其中的糟粕捡起来,而不去在实践当中学习,不积极地去打通自我与世界,而是完全坐在这里修习,于事无补。

    Q7: 形成我们思维的五个因素有什么特点?

    刘星慧:集体无意识。
    郝晓东: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五点都是自我无法控制的。你不能够决定你生在哪个年代,你不能够决定你生在哪个地方,你也不能够决定你的父母报有的信念,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大部分不是我们决定的,而是被决定,但是我们往往浑然不察。

    Q8: 我们的思维受以下方面的影响,如社会学的,这些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

    郝晓东:这些都是自己决定,属于专业思维。那么从以上两个层面来说,我们就能够分析出,每个人的思维都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自己不可决定的,它形成了你潜意识的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在成年之后,陷入了一种专业思维。你是公路局的,往往就接触公路局群体,慢慢的这个群体就塑造了你的思维;您是大学老师,“大学老师”逐渐就会塑造你的思维;你是高中老师,“高中老师”的群体就塑造了你的思维;如果你是转业军人,从部队出来之后就又是一种思维。

    Q9:那如何去破解这些局限性,建立一种批判性思维呢?

    郝晓东:第一,从个体来说呢,如果想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加这个趋向于完整的话,就需要主动的突破,突破自己的学科。比如说,你是学哲学的,那么你就多看些经济学,多看些心理学,多看些历史书。这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可以主动地多从其他的学科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二,突破自己的身份。很多时候之所以产生家校对抗就是因为家长站在家长角度,老师站在老师角度,互相不去从对方角度看这个问题。而作为一个领导,可能需要兼听各种人的意见,然后再去做判断。

    我们看到一个人其实很深地受到这种自己不能够决定的因素的影响,对此,心理学往往就会强调分析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性格的问题,思维的问题啊等等,都在使用“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这样的话,我们该如何理解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谈论这个问题时,我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就是说我们现在心理学在遇到某个现象时,就会用原生家庭这样的概念分析背后的原因,然后当事人就会发现,“哦,原来是这样子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分析?

    原生家庭的分析是非常有价值的,其实已经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它的价值在于,其一,我们可以把自我对象化,进行客观化分析。其实很多时候夫妻之间刚结婚时的对抗,就是两个原生家庭的对抗。由于缺乏对自我的理解,自己认为的天经地义却在对方那里寸步难行,就发生了冲突。这其实就是两个原生家庭的对抗。古人的话,他不会理解“原生家庭”,但是古人发明的另外一个概念其实也很科学,门当户对。因为这时双方的原生家庭基本是持平的。

    其二,分析原生家庭有利于我们培养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但是分析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个极端的,比较负面的影响是,许多人抱怨父母,认为“我成了今天这样,都是你们父母的祸害”,会发现父母有那么多的不足。

    那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原生家庭对自我的影响,这是客观的,要接纳它。这种接纳就包含着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长处,以及局限性,而且这个长处和弊端是一体两面,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你把它的弊端去掉, 它的长处也就没了。因为每一种性格和思维方式,都是利弊共存的。你不接纳原生家庭的不足,你就失去了自我。

    其次,不应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因为当我们成年之后应该承担起自己改造自己任务。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要承担起自我改造的任务,否则的话,原生家庭的概念就成了推卸责任的一个借口。

    本来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良好补充和完善,但我们的教育在批判性思维方面是缺失的。大学里面,你会发现非常难改造一个人。比如,他在小孩时就形成了“学习没用”这样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他之后许多其它认识的基础,而且这个基础是天经地义的。于是,无论你如何讲学习的重要性,他都会置若罔闻。

    为什么难以改变?就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把这种思维和“我”混在一块了,我就是这个思维,思维就是我,没有二元化。这是西方理性主义发展对人类的价值。 中国传统思维是不具备这一点的,它是一元化的,所以,我们要想理解传统文化,在今天来说还得借助西方文明,借助西方文明才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思想,光读儒家和道家文化是无法理解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二章《你处于批判性思维前四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阶段4

    理论上我们可以将生活中所有事件的消极定义转换成积极定义。

    Q10:这样的话,它与自欺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的讨论似乎没有触及问题本质,郝老师决定举个具体的事例

    前几天,我参与一次赛课活动,其中一位参赛老师并未获奖,心情低落,请你试着帮助他。

    刘星慧:这说明你的进步空间是非常大的。
    刘杰:虽然比赛结果未达到预期,但是能够勇敢参与本身就是巨大的成长。这一次的失败会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基础。
    郝晓东:这些都属于安慰。(因为“失败”的定义仍然存在,所有的解释都基于“失败”来进行阐述,并未对“失败”进行转换。
    孟蕊芳:通过比赛学习到了别人的亮点才是更重要的。

    郝晓东:我跟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先看如何定义这次比赛事件。当你认为失败的时候,其实是把这个比赛事件定义为,“我是来获得名次,获得荣誉的”。但是,如果我们重新定义一下,我们把这一次参赛当成是学习的机会,那么你学到了什么比获得了什么更重要。如果你这次获奖了,但是你没有学到东西,我们认为这次参赛是没有意义的,你只是用已有的成就在展示,但是如果你定义为学习的机会,你会发现,不论输赢,都会有收获,甚至我们失败的时候,收获的更多。

    Game
    一个思维的小游戏:我们曾经拥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然后某一天突然听到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却让我们觉得同样的有道理。试着分享自己这样的一次经历。

    郝晓东:之前:与我关系不好的人拒之千里。
    之后:对谁意见最大,反而对谁最热情。
    刘星慧:之前:婚前性行为不可取。
    之后:女性同样拥有追求性美好的权利。
    王小龙:之前:举国悲伤是团结,不举国悲伤是不团结。
    之后:举国悲伤有危险,不举国悲伤是民主。
    孟蕊芳:之前:婚姻中有许多的“应该”。
    之后:婚姻中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王晓娟:之前:亲人去逝,披麻戴孝,痛哭流涕。
    之后:亲人去逝,不必痛哭,不必穿孝。
    岳秀俐:之前:楼层数字心生不爽。
    之后:在美国,墓地周边房价更高。

    通过大量的亲身实例,大家感受到了思维的真实存在,以及思维对我们的影响。

    Q11:对我们来说,要练习一种思维的策略,你会发现优秀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都是二元思维,他们又是如何思考的呢?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家长经常会问老师,说假期给孩子补课,好不好?你怎么回答?

    郝晓东:无论我们说好与不好,都还是二元思维,但一个优秀的思考者,他首先会界定问题,而不是提供答案。比如,他会去追根究底,说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孩子补课的问题就不是一个真问题,真问题是什么呢?有两种,一种是学习弱,能不能够通过补课来提高。还有一个是,学习已经很好,能不能不通过补课更好。再要追问,就是说,学习怎么能够变好的问题。先把问题界定清楚之后,我们才开始分析,学习弱要变好,有哪些要素?就是转变一个孩子学习有哪些要素?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我转学好不好?我留级好不好?这些问题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使孩子变得爱上学习?如何爱上学习,主动学习有哪些要素,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开始分析我们能够做什么?要素当中有abcd,但是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不可能任何事情都做。这就是思维模式。这不是二元思维下的“好还是不好”,而是要找到真问题,这个问题的实现需要哪些要素?我能够满足哪些呢?所以说要把二元思维的变成复杂性思维。

    所有的思维呀,我们要深刻的意识到一点,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经过自己思维处理过的现实,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建构”。我们所认为的现实是经过我们的认知结构处理过的,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进行反思,我们见的现象越多,我们的这种“现实”就越固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批判今日头条的原因。因为你要喜欢看“抖音视频”,今日头条app第二天给你推送的就都是搞笑的这种。它是经过了人工智能的处理,它分析你的兴趣喜好。每个人在今日头条上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你关注历史,你会发现今日头条天天给你推送历史,它只会强化你的认知,而不会完善你的认知,会让你逐渐的上瘾。

    包括我们的圈子也是这样。你一个观点,经过一个圈子共同的声音,会使你的观点强化,而且你会把它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大家都这样说,但其实你脱离了圈子之后,你会发现还有另外的认识。意识到思维的存在,尤其在今天的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是非常重要的。

    3

    第17章《成为一名高级的思考者:总结》

    Q12:高级思考者和完善思考者有什么差异?

    王小龙:高级思考者是属于精确阶段,完善思考者则属于综合阶段,走向自由。

    郝晓东:完善的思考者和鲁莽的思考者,是有相似处的,也有差异,用孔子话来,这叫什么呢?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我们用浪漫精确综合来考量,鲁莽地思考,这就是浪漫阶段,他内外不分,是一体的。然后中间的四个阶段都是精确阶段,意识到自己思维的问题,开始有意识的训练,训练的比较自由,但是这时候依然是有一个规则。但到最高境界是没有规则了,他已经成了本能,所以,又是内外一体,达到孔子所说最高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们现在说“习惯是人的第二本能”。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但是习惯也可以成为本能。

    Q13:不再极度迫切的强求理性。怎么理解这句话?

    郝晓东:我们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真理啊,当我们分析批判性思维时,我们该怎么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局限,也就是这本书的局限性?因为批判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理性思维的局限性是什么?

    理性思维的对立面是非理性,本书一直在这里面强调说,人要去掉人的非理性。人是短视的,而不是看长远的,大部分人的行为是受非理性控制的。人的很多行为是由非理性决定的,所以这里,作者特别提醒到理性的局限。

    要知道人类的生活光靠理性是不够的。这在哲学上是非常清楚的,哲学的发展的路径就两条。在笛卡尔之前人类可不是理性的,在人类漫长的时间当中,靠的不是理性。漫长的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史人类靠的是。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存,是两者并进,光有理性是不够的,而理性是有限的,解决不了一切问题。所以这里说“不过度的迫切的强求理性”,是因为意识到理性的局限。

    笛卡尔之后的,科学理性飞速发展,但科学是有限的,理性是有限的,理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下一阶段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再补一本哲学著作《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的基础就是非理性,这是对我们也是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西方的世界,理性非常发达,但是也要看到,宗教在西方也是发达。没有宗教的调和,单纯理性同样会让人崩溃。 西方人他不会不知道世上没有上帝,但他仍然要去做祷告,这是源于他的心理需求。 如果一个女人遭受了巨大打击,有两种路径解答,一种路径找心理医生,但是你会发现心理医生啰里啰唆地,还不如信教呢,信佛教,信基督教,这是很有效的,这就是第二路径,信仰。

    其实一战和二战就是理性思维的极端爆发,是一战和二战迫使西方的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理性。当希特勒提出灭掉犹太人时,他依靠的是理性思维。当时德国的那些军官,过得是理性的生活,上班时间去杀人,然后下了班儿,优雅的喝着茶,过着贵族的生活。这样的理性生活是不是听起来有些反人性?

    为什么在讲教师的发展时经常的提法是“一体两翼并进”?因为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理性思维是什么?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光掌握技巧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是二元对立的,很多人不是说不懂道理,而是就不喜欢教书。我们现在的教师培训效率差劲,就是因为它只是在想办法解决你的专业问题,但是专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职业的认同基础上的。职业的认同便是信仰,但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有职业的认同感,所以愿意去钻研,而专业钻研的深,就会加深你的职业信仰。就某种程度来说,信仰是根本,信仰可以弥补理性。


    鸟儿也知道树枝是折断,但依然将巢筑在上面,是因为它相信。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我们自身同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我们仍然要孜孜不倦地去成就孩子,成长自己,是因为我们相信。

    信,
    望,
    爱,
    这是力量的源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背后的真问题,理性之外的非理性--常春藤读书会第34次共读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zz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