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怪我文笔不好,实在是表达不出来我心里想的内容。关于《三分地》,我还是有一些话要说的。
那块地真的存在,那的确是父亲亲手开垦出来的。就在我帮着收庄稼的时候,我看到父亲蹒跚的脚步,看到一直要强的父亲不得不求助于人,更看到父亲眼里那种对于不能种地的无奈。
由于小一辈人离开了农村,导致目前在家种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最小的也六十多岁了,最大的——没有最大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只要还能动弹,地说什么也不会扔。我不知道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悲哀,人们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原生态的种地。
在如今的农村,大片大片的耕地长满了杂草的情况比比皆是。那是因为老人已经去世而年轻人又不在农村导致的。可父亲开垦出来的三分地却一直不舍的扔。他总说,我还能种得动,等我种不动再说吧。于是,这三分地一直种到了现在。
对于这三分地,父亲其实是从心里舍不得扔,但身体不允许他也是实在没办法,做出扔的决定,他的确是下了很大决心。
我本来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不是父亲个人的行为,而是存在于农村的普遍现象。只不过我的文笔有限,可能并没有表达出这一层意思。我为父亲能扔下这块土地庆幸的同时,也为农村广阔的土地感到悲哀。我不知道将来土地的出路在哪里,作为从农村到城市过渡期的我更是看不出未来的路。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土地的无人耕种。
这是一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当土地无法养活农人,当农村已经阻碍了年轻人的发展,离开则是必然的选择。于是,耕地的大规模弃种也成了必然。走在如今的农村,除了看到已经退休的老人,年轻人基本上成了凤毛麟角,更遑论小孩子了。
父亲那一辈人对土地的感情是我们这一代没种过地的人无法理解的。记得有一次带闺女回老家,闺女见到爷爷特别高兴,而父亲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就连去地里都带着。对于很少接触的农作物的闺女,看到什么都好奇,问东问西。父亲耐心解答的同时总是摇头,为当代孩子的五谷不分而摇头。
当然,父亲并没指望我回家接他种地的班,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笔账,知道土地已经不足以在当今社会养活一家人了。所以,他并不希望我回家种地。但他说,土地是我们最后一步路,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能留着还是留着,谁也不知道社会会走到哪一步。手里有粮在什么时候都能做到心里不慌。
啰嗦了这么多,扯远了。可惜,我并没有表达出我想表达的,就像那些被人遗弃的土地一样,悲哀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