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明中,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标签。鼎就是一个类似于手捧状的大容器,可以容器里放上猪、牛等进行烹煮。
远古时候的人类,以狩猎为生,打完猎物就地啃食,因为能力受限,没有剩余,也就不需要储存。
随着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工具,能够宰杀更多的猎物,并且因为采桑,逐渐掌握了初步的农耕技术,食物变得多起来,才开始考虑储存的问题。于是最早的储物陶罐被制作出来。
后来,因为山火的偶然触发,始祖人类发现被火烤熟的食物更好吃,于是开始模仿山火烹煮食物。这更加促进了储物工具的改革,最后,经过不断演化,一个正式链接人类和食物的容器出现了,它就是一个叫做“鼎”的东西。
鼎有三条腿的圆肚鼎和四条腿支撑起来的方鼎两种基础形状。 支脚中间的空位,用来堆柴火,通过火的燃烧,加热鼎中食物。而不煮食物时,鼎则被用来存放和保管食物。
后来,随着炼金术的发展,铜被成功提取,于是青铜鼎被铸造出来,再到后来,青铜鼎慢慢不再局限于烹煮和储存食物,变成权利和财富的一种象征。
虽然鼎的应用价值在后期变了味道,但是它原本就是一个中间凹陷,可以往内填塞食物,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容器。按照现在的话讲,这就是一件收纳工具,一个食物储存器。现在我们用的各式各样的篮子,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这样不断精简演化而来。
市面上的收纳篮材质极其丰富,几乎涵盖所有生活场景,尺寸也有很多选择,几乎所有物品都能被容纳进来。
相对尺寸,材质才是购买工具时,需要被考量的因素,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列举几个采购时需要避免踩的坑。
1.塑料材质购买注意
塑料材质因为价格实惠,被很多家庭视作收纳必备,无论是装水果、零食还是杂物,都很好用,但是因为不耐高温,暴露在高温下会容易分解释放出毒性物质,如果它被安排放在炉灶区域或室外的直晒区,不建议用来放置直接接触食物。
塑料篮子也不建议用来管理衣服,因为它塑形是通过压切完成的,产品会因为粗糙的收边,产生毛刺,在收纳衣服时,有勾伤衣物的风险。
2.金属材质购买注意
金属材质和塑料材质类似,也要注意避免用来收纳衣物,因为它也有工艺和材质的特殊性,有划伤衣服的风险。
另外,金属材质长期受潮还会有生锈的风险,不要用来储存带水的物品例如用来盛装植物、收纳新鲜的绿叶蔬菜等。
3.木头和藤编材质购买注意
这两种材质都和金属材质类似,尤其是藤编材质,是竹子刮下来的材料,毛刺较多,放置衣服时,有刮伤衣服的风险。
但是放置潮湿的物件或略带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时,木头材质确实会因为吸水性过强而容易被腐蚀,而藤编的材质,因为自带油边,比较耐腐蚀,是收纳食材的一把好手。
4.布艺或棉麻材质购买注意
这类材质,比较柔软,对于衣服很是友好,用在衣柜和放在儿童房收纳玩具都是很不错的。
但因为支撑力教弱,而且吸水性极强,不适用于厨房和卫生间这类物件相对都比较重而且潮气很重的地方。
🌞彩蛋时间:
篮子真的是一个很平凡但是却不平庸的收纳工具。虽然它大多数情况下被应用得非常中规中矩的,但如果我们把它开口朝前,再把底部钉到墙上,就能立马变身成类似于层板一样的收纳工具,具体怎么样,我们期待着您来揭秘哦。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