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巢湖文海思路花语诗·语
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作者: 简JN | 来源:发表于2020-04-11 16:45 被阅读0次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大意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说,“根据我对佛说法所理解的真义,(佛所说)是没有定法的。只不过取名叫作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罢了。其实也没有固定的佛法给如来去说。什么缘故呢?如来所说的佛法(或方法),都不可取,也不可说。(这个道理也就是)非法非非法。为什么呢?一切道德才智极高的贤圣,都是以‘无’为‘法’的,只不过有所差别罢了。”


    延伸解读

    第七品中有几个佛教的专用名词,对于初读《金刚经》的读者来说会感觉稍微有些晦涩,因此,需要先解读一下。

    一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专用佛学名词。“阿耨多罗”,是“至高无上”的意思;“三”,在这儿不是数词,是“正”的意思;“藐”,是平等;“菩提”,是觉悟。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佛学界对于这个名词的解释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争议。

    二是非法非非法。这儿所谓的“法”,到底指的是佛法,还是方法,没有统一的定论,不同的人理解会有所不同。也有观点认为,它等同于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定律,还有人认为它阐述的是“负负得正”的原理。至于佛解说的本义,我们是不得而知了,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参悟了。

    三是贤圣。佛学名词,指道德才智极高的人。这个名词的解释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圣人、贤人的说法不谋而合。我们所说的圣人,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贤人是指有才有德的人。若论高低,贤人比圣人的道行要低一个档次,也就是在修养、学识、道德等方面还没有达到圣人的高度和水准。

    佛法上的排列分别为佛、圣、贤,即修成正果的是佛,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燃灯佛、如来佛、弥勒佛等;佛以下的是还没有修成正果的圣贤,我们耳熟能详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等,均属于“圣”,圣下面是贤。


    感悟

    对于初读《金刚经》的读者来说,第七品看起来似乎有些深奥,但如果认真地细读几遍,会发现非常值得回味,这不仅仅是因为佛富有启迪的反问式教导方式,还有须菩提长者精彩的对答,无不充满智慧,真的是应了我们日常所说的那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面,我简要谈谈个人在本品中所受到的启发。

    一是越伟大的人越谦逊。越伟大的人越谦逊,越谦逊的人就越觉得他伟大,这是第七品给我的强烈感受,尤其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今社会,佛对待自己佛法的态度,对我们平凡的人有着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已修成正果的如来佛虚怀若谷,并没有认为自己宣扬的佛法就是至高无上的“定法”,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自是因其有过人之处,不但可以想天下人所不敢想,为天下人所不能为,尤为难得的是成就一番伟业之后,依然是谦虚谨慎,不矜不伐,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

    二是拿来主义有时是行不通的。在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上,我们不能有拿来主义思想,只想着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做法,不想付出艰辛和努力,纵然是掌握了方式方法,也是不可能实现内外兼修的。

    三是学会辩证地思考处理问题。本品中的“非法非非法”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看法是非常高明的,也是值得反复回味的,对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也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告诉人们僵化思维要不得,条条大路通罗马,要学会辩证地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而不应该执着于一点,非此即彼,更不要盲目迷信“定法”,因为这世界上是不存在“定法”的,因为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一切事物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别无它。

    于2020.4.11 16:36

    NO:2020-2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lu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