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过得很煎熬,生与死的问题不断在脑海中回想。我是个经常思考生死的人,或许是因为害怕,或许是敏感,或许是缺乏安全感,也或许是因为童年的经历。小的时候,一生病或者发生点意外,总会想到死亡,总害怕自己突然间就消失了。生死的敏感一直持续到现在。最近几个月,突然感觉身体没有了以前的活力,很容易疲惫,做很多事都感觉乏力没有精神。我觉得是因为心理压力大,很久没有休息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也没有好转。那一刻,确实很害怕自己身体出什么状况了。日思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毕竟我很擅长这样的联想,事实上我所幻想的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为什么长大了还会对这些有如此敏感。
前段时间,我到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辞职了,到了另外的城市,在街上被一只小狗亲了。过一会儿,她担心这只狗会有狂犬病,害怕自己染上病毒,马上打了狂犬疫苗。事后,她这样解释,因为自己的女儿还小,一旦自己染上病毒所有的一切都完蛋了,不想自己的生活被这样的事情所困惑,甚至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小心敏感如此,我却有了触动。因为现在再也不是一个人了,不仅仅要考虑自己的生活和梦想,也要去关心一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和事。更确切的说,身上多了更多的责任,所以内心也会变得更加敏感。有的时候脑海里想到的是一系列的滑坡理论,出现这种情况了,接着出现那种情况,紧接着这种情况,随之而来的是这样的结果。脑海里会把所有的危险都过一遍。很累很绝望也很无助,很希望自己仍然像以前一样。
照顾自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回顾工作的三年来,我确实有点在虐自己。很多个夜晚喝醉才回家,很多个夜晚失眠想东想西,又有很多时候不按时吃饭,因为不合口就索性不吃了。我深刻地看到了这种任性和感性在我身上划过的痕迹。在思考生与死的时候,你想得最多的,担心得最多的,考虑得最多的,也许就是你当下和以后最在乎的东西。既然如此,余生还长,也确实不要再委屈自己了。不要再为不太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而大伤脑筋,也不必为了那些所谓的豪爽义气而出风头。只需要对自己在乎的人,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就行了。这样思考总能带着我去找到更有意义的东西。我惊奇地发现,很多暴躁的情绪,无用的幻想,以及多余的担心并没有任何意义。很多的熬夜、喝酒、苦恼、担忧、怒气等等,很多是出于任性,而非理性。
有些事情真的需要过程,努力会缩短过程,但不能跳过过程。我们也很容易在忙碌的日子里忽视最重要的东西,也很容易把最重要的东西扔掉去换取其他东西。保持理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持续自律也难能可贵,我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给自己更多理性的思考,也能够慢慢明白生活的意义。不要忘记为何出发,时常回头看看要守护的东西还在嘛,千万别把最重要的东西落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