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与智力发展水平相关,与数学科学思维发展有关。今天,摩尔妈妈分享的第一个测试,欧美爸妈、早教、幼儿园老师经常使用——“皮亚杰水杯实验”,非常直观地展示儿童的信息守恒认知能力发展。
摩尔妈妈APP-育儿早教案例-Jean Piaget's Water Cups Experiment“皮亚杰水杯实验”_腾讯视频
△视频的开始,儿童看到两杯水是一样多的,但当大人当面将其中一杯水倒入第三个口径不同的杯子时,虽然实际上整体水量没有变,水量是守恒的,但儿童不会认识到这一点,会说第三个水杯的水量变化了。
这里给爸妈们补充一点理论干货,信息守恒概念是儿童重要的认知发展能力之一,现代最出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论: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解释,7岁前大部分儿童不具备信息守恒的概念,不能理解改变一种东西的外观,并不会改变它的基本性质。举个例子,一块圆形的橡皮泥,被压扁了,形状虽然改变了,但重量并没有变化。
再来看第二个测试——面包实验。
第一步:给儿童摆出两块同样大小的面包。

第二步:当着儿童的面,把其中一块面包撕成小块。

第三步:询问儿童现在哪部分面包比较多?哪部分面包比较大?
美国大学的实验结果是:大部分儿童会说撕碎的面包比较多;整块的面包比较大。
之所以儿童会在面包实验中这样回答,主要原因是,儿童的认识能力尚未建立起信息守恒概念,所以还不能在脑海中回溯撕碎的面包与一整块面包是一样多、一样大的。
再来看第三个测试——硬币实验。
摩尔妈妈APP早教育儿视频案例-6 years old coin-1_腾讯视频
△同样的硬币道具,大人同样的摆放,提出同样的问题,但两个儿童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
这些实验结论对我们大人的重要启示:
1、不同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差异大,需要个性化地观察
2、同一个儿童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也存在长板、短板,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
再分享一些儿童的在信息守恒认知能力的测评和观察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游戏,分别测评和观察儿童在数量、长度、体积、面积方面的认识能力的不同。
做测评时,大人注意看孩子的反应速度、面部表情,最后一定要记得追问为什么,以此来判断孩子对各类信息的理解。
当我们大人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了初步理解,后续,就知道选用什么等级、什么类型的游戏,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或者是其他科学类的抽象概念。
我们大人可以灵活地将长度、重量等其他因素,视觉化、实体化,让儿童可以看得到、摸得到,帮助儿童将实体体验等,转化成头脑中的抽象认知。

以摩尔妈妈到家老师使用的一个活动方案【切豆腐】为例:

首先,可以先引导儿童将一块黏土平分成两块,取一半再切成两块。所以,会有一个1/2和两个1/4的黏土。
然后,将1/2与1/4的黏土分别摆好,让儿童来选择大小或者多少。
当儿童给完答案后,引导儿童将两个1/4的黏土拼合起来再进行对比。
大人只需要注意,不用详细解释为什么,让儿童在不断的动手过程中自己体会即可。
这里提醒大人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特别注意:
儿童的一手经验永远是他最强的认知来源,大人的职责是引导而不是灌输。
最后,总结下划个重点,儿童认知能力测试的三个要点:
1、在引入抽象概念时,需要先测试和观察儿童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不同游戏类型的实验,来判定孩子目前水平;
2、同龄孩子的认知水平可能发展不一样,同一个孩子不同的认知能力也有长板和短板,需要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3、对于抽象的认知概念,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儿童从感官型一手经验入手,将抽象概念实体化,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更多育儿早教干货,就在摩尔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