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内心感受到一种叹服。这本书像是给我们开出的一个巨大的书单,在这个贩卖焦虑的时代里,能够静静地读完眼前这本书,我感谢罗振宇老师对于阅读所有内心的感悟奉献。
确实是一种奉献,一种精神内涵的奉献和力量的展现,书中提到的很多书,我并没有看过,而经过作者的深刻理解和编排,我自己也有一份在知识殿堂神游的痛快体验。
自从3月27日宣布疫情封城,每天的时间日复一日,居家办公,读书和写作,时而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苦恼,可也正是因为自己人格的不健全,而无法做到引领和影响孩子。
我也曾在内心暗暗跟别人比较,这六十多天,有人整理过去的照片做了很多视频号,有人经常线上直播展示所学;有人组织团购忙而不乱,有人甘当志愿者奔忙在抗疫一线,而我好像什么都没做,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收获。
我真的没有收获吗?
我想这些天,伴随着阅读,我更多地思考和感悟着自己。
我感到自己对于工作的厌倦,特别是当面对自己不擅长的报告撰写,越是不擅长,越是感到烦躁和对抗。
我感到自己在书写方面的渴求,特别是5月21天至简心法训练跟随内心而书写的酣畅诉说。
我感到自己对于未来的焦虑,比如失业,比如生病,比如死亡等等,因为对外来一切不可知而焦虑。
我感到自己对于爱情的沮丧,越是看到自身的不足和不堪,越是退缩,朋友圈里除了给朋友点赞,彻底不想发声。
看到每天的疫情通报,新闻中的悲欢离合,仿佛都跟我无关,仿佛就这样关着足不出小区也是如此岁月静好的一种生活。
疫情让我对生活也有了极简的需求,只要不饿着肚子,只要能保障家人基本的身体需要和营养需要,即使解封后的第一杯奶茶,虽然等了二十几分钟才喝到,而入口的第一感觉用四个字形容:不过如此。
我们都担心有余,而上进不足,也许碌碌无为的一生就是不断对困难和麻烦绕行的结果。
而这本书,让我内心有一丝丝地感慨,人也可以与书为伴一生一世。
前两天听的那个把自己当产品的讲课,有几个问题一直盘旋在心中:
你写的东西有谁愿意看?
别人为什么愿意看?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你是否可以持续的输出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如果我今天失业,我还能做什么?
生而为人,我活着的意义和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想也许原来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我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层次;
现在出走婚姻奔波在生存生活基本线的我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层次,虽然有很多问题,我思故我在。
我还在不断地搜寻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现在多元的生活中,我希望找到那份全然为自己而活着的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最后记录下今天的高光时刻
场景:午后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读书
感觉:内心很平静,不焦虑未来,不比较当下,能够让我精神放松
缘由:看到书中更宏大更广袤的精神世界,让我愿意继续读下去而不感觉到累
猜测:每当看完一本书或一个电影都会有很多感想,每当听过一次课也愿意用文字重新梳理,并愿意分享给更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