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分别心正名

为分别心正名

作者: 释续祥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8:48 被阅读287次

    文|续祥法师

    俗话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每个领域都有自己话语体系,佛门也不例外。

    总是遇到很多初进佛门的善信和我抱怨:自己问个问题提点建议,就被师父师兄呵斥“念头太多”、“分别心太强”,自己听了后晕头转向,也搞不明白为啥不能有分别心,可也不敢顶嘴,只能默默郁闷。

    我回答道:师父师兄们是在夸你呢,因为有分别心并不是坏事,分别心其实是可以和戒定慧相提并论的修道必备素质,甚至可以说分别心越强,你的“慧根”就越强,你就越堪为法器。

    如果有人拿这个词呵斥你,那就是他没搞明白这个词背后蕴含的甚深意趣,反而弄巧成拙夸了你。

    这到底是咋回事捏?下面且耐心听我一一道来。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不能提倡不分别:俺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分别心”很重的人,从我出家以来,就被很多人呵责这一点,但一直以来我并不觉得自己错了。

    因为从世俗经验就能了知,人是不能没有分别的:就拿你阅读这篇文章来说,打开手机输入密码或指纹,需要分别数字或指纹解锁键的位置;打开手机后点开微信而非百度又是一种分别;点开微信后看到这篇文章而非另一篇文章也是一种分别,看完了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还是一种分别;看到这段话后决定继续看下去而非点击左上角的叉叉还是一种分别。

    当然这是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待分别二字,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不分别也不是一件应该被我等凡夫天天挂在嘴上提倡的东西。

    众所周知,佛法的内容无过于戒、定、慧三学,对这三学的学习、思考与践行则可以总结为闻、思、修这三大次第。

    戒定慧也好,闻思修也罢,其实都有“分别”二字的参与。

    戒律的防非止恶先要经过分别心抉择善恶。

    定是止观,观要通过分别心去分别内心的影像,止要通过分别心摘除沉浮、粗重、散乱等不良状态。

    而慧其实就是分别,《显扬圣教论》里“慧”的概念是这样的:慧者:于所观境,简择为体。如理,不如理,非如理非不如理,悟入所知为业。“所观境”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简”是筛别,“择”是选择、决定、抉择。通过分别心对于事理的抉择,可以让我们明白法义,明白道理,就是悟入所知。

    玄奘大师的高足普光法师和窥基大师的高足义忠法师对“慧”的解释是这样的:

    普光法师:简择是非,分别善恶,得决定义,名之为慧。

    义忠法师:云何为慧?“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谓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

    两位大师的解释都很清楚,分别清楚善恶、是非并做出取舍断除疑惑就是慧的作用。

    三学都有分别的参与,而三学之中慧的“分别”最多,甚至可以说的慧的作用主要就是分别、判断和拣择。戒、定,的熏习也都要依赖慧的拣择和考察,所以三学的增上不仅是以慧为终,更是以慧为基、以慧为主的。在慧抉择善恶、染净后,再发起勇悍的精进,择善而固执之,三学自然增上无碍。

    至于闻、思、修的三阶段次第也皆有各自的所成慧,这三阶段也都要靠慧去简择、决断;在凡夫的主要学处“七觉支”中,更是专门有一“择法觉支”教导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分别。

    择法觉支的依处也是慧,不过不同于一般的分别之慧,择法觉支需要的是摘除了狂慧、邪慧、俗慧的正慧、善慧,只有善慧才能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如实了知种种善不善法,这种摘除本身就需要慧心所自身的分别来完成。

    佛陀在《大念处经》对择法觉支的解释为:择是分析,法则是五双好与恶之法:善法与不善法、无可指责与当受指责之法、应修行与不应修行之法、高尚与卑劣之法、清净与邪恶之法。简而言之,这五双法中的前者,是将会带来乐报的善法,后者则是将会带来苦报的不善法。时常对它们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择法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择法觉支。

    如图所示

    大目犍连(一说是舍利弗)尊者造的《法蕴足论》中对择法觉支的解释是:云何择法觉支?谓世尊说:若圣弟子,能如实知善不善法,有罪无罪法,应修不应修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法,有敌对法,缘生法。

    由此可见,凡夫修学佛法不仅要分别,还要时时分别、念念分别,多多提倡“分别”,因为我们这些在欲界沉沦的凡夫想要成办解脱,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分别心,或者说我们能成办解脱,与色界、无色界众生最不同的条件就是分别心。

    从修学来说,如果不能在世俗谛上上接受善恶、好坏、染净的名言共许,修学就根本无法开展。

    从止观来说,佛教禅法与外道禅法或世间禅法的真正差别集中表现于重视慧,催生慧的“观禅”;佛教禅法重慧不重定,重观不重止,关键就在于这个分别心。一般来说,修观最好是在欲界未到地定与四禅的中间禅中,以定的余势来对所缘境作强而有力的观照。

    因为如果完全进入定中我们就无法思择法义,无法作意善法,无法拣择辨别沉伏的微细烦恼,就只是给烦恼这头怪兽打了冷凝剂而已。

    不消灭烦恼的有生力量,总有一天烦恼是会解冻的。

    想要消灭烦恼,就要通过“观禅”的战斗,这种战斗,靠的就是分别心去剖析妄念调服烦恼,这种状态虽然处于分别之中,但却是最相应我们这些凡夫的对治法,绝不能简单粗暴的予以否定。

    拣择所缘境质量的择法力、善用心念作意的调控力、对应不同境界的状态调整力都是分别心的范畴。

    正如一位法师和我交流时说的那样:我们必须从分别中抉择正法,从分别中断除三结,从分别中生起四信,从分别中走入法流。如果没有分别心,我们的解脱就无从契入。

    从凡夫主观的认识来说,做到不分别则更是自欺欺人的戏论。

    唯识宗把众生认识的过程根据认识过程中心念生起的前后次第分为五步,名为五心轮,即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和等流心,五心轮中,皆有分别的参与。

    1、率尔心:率尔为忽然、突然之意,谓心、境瞥然相触(作意、触心所),外境信息进入眼等五根所形成最初的感觉。

    此前心境并无交接,如我抬头瞭望窗外,见一片绯红扑入眼底,是为率尔心,又名“率尔堕心”,此心一起,心即堕境也。

    率尔心猝然而起,性属无记,尚无善恶等分别。或只是一识缘境,如眼见一片绯红;或二至五识同时缘境,如乍到一旅游景点,一时间眼见青山绿树,耳听水声鸟语,鼻闻花草清香,身感清凉舒适等。属前五识现量的率尔心,一般为时极短,但刹那间便会有分别之寻求生起。

    2、寻求心:意识对前所了境主动分别、思察(受、想、思心所),形成知觉。一刹那前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如我在教室上课,忽然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意识立即寻思“是什么花开了?”,即寻求心。此后或流于散乱,或转向别的对象,如我问老师后得知是丁香花开后,马上又会想到寺院每年花开后接踵而至的丁香诗会什么时候开始。

    3、决定心: 形成确定的认识。寻求心后,若不散乱,必定生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由寻求、决定二心,意识分别境界,形成知觉。如我经多方勘验后,判定窗外新开的是丁香。

    4、染净心: 由确定的认识所起或染或净、或善或恶的心念、决意。如我判定丁香开花很美后,想去折几枝来观赏,为染(贪)心、不善心;转念又忆及丁香是古木,生起爱惜保护之意,为有漏善心。此为第六意识及贪、无贪等心所的活动。一般而言,烦恼是依意识分别至决定心方才生起。

    5、等流心:等流,谓同类相续。指过去经历相似境时所起染净心会影响现在、未来所生心,从而再次经历相似境时会自然生起相似于过去所生心之心念。例如按照原来如我确认丁香很美,能美化环境,形成从此不会改变的认识,此后看到丁香花自然作如是想。

    未必所有认识过程都具足五心轮:五心轮是前六识生起的具足次第,平时我们生心起念,未必都具足五个次第。有时可能只起五心中的前四、前三、前二乃至前一心,但能够引起我们相当注意,甚至挥之不去的“念头”,大多数都是走完了这五心轮的。

    如我的鼻根闻到窗外的花香,可能不起分别而又埋头写作,则只起率尔心;也可能经观察寻思(寻求心)而确知是丁香花开(决定心),而不起染净心、等流心。

    就五心轮的认识过程而言,率尔一念应该是我们能识之心最接近所识之境,分别最少的一刹那。之后的认识过程就越来越是在自己心识变现的种种名言戏论中牵缠了。                   

    据龚斌教授《鸠摩罗什法师传》记载:罗什大师七岁时,到寺庙里玩耍,看到一口很大的钟,他一下子就举起来了。放下之后想:「我才七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 」再举的时候,就举不动了。他举钟时的心理状态应该就是是一念率尔,可一转念,就经历了寻求、决定、染净的过程,越往后名言戏论的掺杂就越多,分别也越多。

    司马迁《史记》记载汉朝李广(飞将军)行军的时候,看到草丛里有一只老虎,拿起弓箭猛射过去,几乎整枝箭射穿了老虎。他下来一看,原来是块大石头,「我有这么大的力气吗? 」再射一枝,就射不进去了。这个故事和上一个一样,同样说明率尔一念分别最少,最接近本能和直觉。

    但其实只要有第一刹那率尔的产生,往往分别就已经发生,此时的分别是一种不带名言的“自性分别”,寻求、决定、染净三心大致可以摄入计度分别,等流则可归于随念分别。

    第一次做表格

    由此可见,凡夫位上谈不分别,实在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首先在凡夫位上,分别、不分别,本质都是分别。

    “不分别”正是因为要与“分别”相反对立而在思维概念上建立起来的,这是割裂诸法并执为对立的心行,也是最顽固的分别模式。

    我们现在说不分别,只是一种倒果为因的妄谈而已。

    其次只要有认识、有感知、有判断,就表示着分别或多或少已经发生,乃至是率尔一念的直觉, 也可以判入自性分别,很多仁波切、尊者们天天挂嘴上的所谓没有分别掺杂的“单纯觉知”,其实也有分别的掺杂,因为凡夫的觉知都是带有“名言”的觉知,而名言就是分别界定后产生的戏论。

    再者,只要我们起心动念,第六意识有活动,就会有分别。意识的主要功能就是“了别”,只要有意识的活动,就有分别的存在。

    凡夫想要让自己没有分别,只能安住在五无心位的四位中,即睡眠、闷绝(晕过去)、无想定、无想报(寿终转生无想天),这四种你喜欢哪一个呢?

    注:五无心位中的灭尽定唯有圣人方能入住,与凡夫无关,但也是通过种种善不善法的分别抉择才能进入,故又名“择灭无为”。

    其实很容易理解大家错解不起分别心这句话的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乍一看我们的烦恼的确是经过起心动念的分别产生的,但根本的原因却是恶业熏习的太多,恶种子不停地在翻腾。所以想要根治烦恼,我们要做的是转变内心的质地,从源头解决问题,而非守住分别心这个阀门不放,却不管这个阀门背后的洪水滔天。

    如果真的那样做的话,阀门拧的再紧,也会有崩溃的一天。

    现象上的此是,透过本质看却可能是彼非。

    我们总能听到一些人出于无知或别有用心的呐喊:不分别就是修行。

    可你真的懂修行的话就会明白:“修行的过程就是分别的过程,最后的结果是不分别”。

    修行不是不分别,恰恰相反,修行是分别什么该做,什么不该,以及分别对于该做的、值得做的如何才是正确的做法;修行也是知道分别什么是不该做的;对于不该做的事怎样才是正确的舍弃方法?

    如果对内心的状态没有分别拣择,不通过分别心把注意力导向善的所缘境,“不分别”就只是你安住无明的借口罢了。

    与无明相对的般若翻译成汉语是智慧,智是无分别之体,慧就是有分别之用。

    不分别是一种果地的境界,而分别则是到达这个境界的方法论。前者是果,后者是因,应该被提倡的是因行的方法,而非果地的境界。搞不明白这一点,就是在倒果为因。

    没有哪种境界会因为你的提倡就从天而降,但提倡方法却能令更多人证得境界。

    我们耳熟能详的「烦恼即菩提」、「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不除妄想不求真」这些话都是在描述果地风光,和我们的修行关系不大。

    果地的境界确实没有分别的摇摆和撕裂,但是通往果地的道路,从始至终都有取舍拣择和分别。

    一天,一位禅师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着一位侍者。门外,禅师的两个徒弟在激烈地争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只好请禅师裁断。师兄问禅师:“修行的要领是对世间荣辱、是非、好坏一概不动心,达到‘心无牵挂’的境界,对吗?”禅师颔首答道:“你说得对!”师兄得意洋洋地走出门外。

    师弟迫不及待地进来问禅师:“心为主宰。修行的要领就是要用心,明明白白地分辨世间的荣辱、是非、好坏,对吗?”禅师点头说道:“你说得对!”

    禅师旁边的侍者见状,不解地问:“刚才他们两人对修行的看法完全相反,怎么可能两个人都对呢?”“你也说得对!”禅师答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分别心正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wc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