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年龄,就想起了好多,
首先是求学时段,当时还很年轻,年轻的只晓得忧郁,没有快乐,因为每天除了读书学习,生活中就没有其他的了,试想这种生活,怎么能快乐呢?所以当时的状态应该是忧郁比较多。这可能也与性格有关吧!或许有的孩子特喜欢玩,也特喜欢学习,也就不觉得压抑了。
记得当时,在那个比较偏僻的学校,每到冬天的晚自习时,除了教室里的明亮灯光,外面总是黑漆漆的,时而会从黑暗里冒出一阵高亢的歌声,是一个男孩在唱《辘辘和井》的主题曲。唱的气量很足,在黑夜里漂浮很久。
后来到了上班的年龄,因为太不喜欢上班了,所以痛苦的感觉很重,但又没有勇气辞职,于是一边追赶,一边沮丧,矛盾的很。最后,自己强迫自己转变思想,把工作一点点的做起来,勉强维持着,直到最后退向二线。没有那么忙了。
这个阶段是自己治癒自己的阶段,因为积压了太多年的愁绪,在这个时期全部释放出来了,于是治愈了很久,才完全走出来,在接近40岁的时候,忽然出现的无助紧迫感,眼看着职业上的黄金年龄正在退去,不知该如何努力。
当跨过了40岁时,忽然,如释重负,不需要再拼命努力了,把重心回归自己,回归家庭,工作也不过是为生活服务的,为什么舍命去挣呢?好好的活着,是当下最重要的。
经济下行那段时间,也曾焦虑,后来,想想焦虑什么呢?大环境在那摆着呢,就算你天天处心积虑也不会赚到什么钱的,如果是这样,那就放松的活着吧!这也许就是让人摆烂的一段时间吧!
有时候,摆烂,是自我的救赎,适时的摆烂,是一种生活智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