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有个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那为什么有的人做一辈子饭,还没有成为优秀的厨师呢?
所以一万小时理论是是不完整的,《刻意练习》这本书是对一万小时理论的补充,只有通过刻意的练习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那么如何才算是刻意练习呢?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
如果练习没有目的,哪怕是两万个小时,也是进步缓慢的,那怎样做到有目的练习呢?
1.有目标
当你想学习一个技能,你要给自己立一个最终的目标,你想练到什么水平。比如一个人练习表达能力,是想走上TED的舞台,还是能够在公司会议上能顺畅表达下来,目标不一样,练习计划也不一样。另外每次练习也要制定一个小目标。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每次进步一点点,才能量变到质变。
2.要专注
如果要达到效果,一定要让自己进入专注的状态。现代社会,对我们干扰最大的就是手机,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远离手机,让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当下的事情当中。
当你全神贯注的时候,忘记了周遭的一切,进入了“心流“的境界,这时候效果是最好的。
3.要有反馈
每次练习完,要知道自己哪里不足,才能促进下次的改进。
学习一个新技能,进步比较快的方式就是花钱请老师,专业的老师能够给你指出不足和提出改进意见。
但不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请到老师的,有时候你想请老师也不一定能请到合适的老师。个人成长战略专家“彪悍一只猫”曾经说为了练习表达,每天选择一个话题,录一个几分钟的即兴讲话视频频,然后通过视频看自己有哪里不足再继续改进。后来,速度越来越快了。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了练习写作,先看别人的好文章,然后把文章的关键点写在纸上,等自己忘记了原句措辞,用自己的语言写同样的内容,再对比,这样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作者做的好的方面,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了一名作家。
二、刻意练习需要打破舒适区
当你按照一定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刚开始有点难受,但过一阵子就会进入舒适状态,为什么呢?
拿锻炼身体来说明这个原理,当你锻炼的强度超出身体的承受范围的时候,身体是需要维持一个平衡的,就会长出新的纤维细胞来适应这种强度,适应之后,身体就会感到舒服。一个偶尔打几小时羽毛球的人,第二天手臂会酸痛,如果经常练习,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手臂肌肉也会更健壮。
脑力练习也是一样的,当你长期进行某方面的脑力训练,刚开始思考会有些吃力,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轻松。
当我们的练习达到一个目标后,我们需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刚开始有点痛苦,练习一阵子,身体和大脑适应了这个强度,再制定新的目标。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三、刻意练习需要保持动机
人都是有惰性的,当然是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舒服。但是为了让你能够进步。你得给自己找到一个能激发你练习的动机。这种动机可以来自不能承受失败的痛苦,也可以是来自成功的喜悦。假如做一件事,你觉得成功失败都没有很大关系,那你顶多只能做到一个业余水平。
能促使我们保持动机的理由有很多,我们可以变得更有钱,更有趣,少求人。假如我们没有高效的学习能力,就会与一些机会失之交臂。如果没有强大的动机,在学那些需要旷日持久努力才能看到结果的技能该如何坚持下来呢?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很多知识和技能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尤其当一个人年纪大时候,还要和年轻人竞争,这就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刻意练习能够让你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也能够事半功倍地学习,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