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灵启示
释迦牟尼的观点问题(四)

释迦牟尼的观点问题(四)

作者: 心学和性格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10:53 被阅读126次
《中阿含经》内页二

(本文引用的书籍大部分为已知最可靠记录释迦牟尼​本来说法的阿难参与出品的书籍)

【【关于货币】】

[去世资财,乞求取足]

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1]

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9]

[离施财及法财]

有二种财,钱财及法财,钱财者从世人求,法财者从舍利弗、大目揵连(两者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乞讨为生)求,如来已离施财(钱财)及法财。[6]

[一日不供养]

王舍城人于一吉星日欢集大会,即于是日阙不供养。有一鬼神,敬重彼比丘尼故,至王舍城里巷之中,家家说偈:

“王舍城人民,醉酒眠睡卧,不勤供养彼,叔迦比丘尼。善修诸根故,名曰叔迦罗,善说离垢法,涅槃清凉处。随顺听所说,终日乐无厌,乘听法智慧,得度生死流。犹如海商人,依附力马王。”

时,一优婆塞以衣布施叔迦罗比丘尼,复有优婆塞以食供养。 [7]

【白话】

毗罗比丘尼住在王舍城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因为王舍城人民于吉星日都在欢集大会,就在于这一天,毗罗比丘尼没有人去供养她。

当时,有位鬼神非常敬重毗罗比丘尼,就进入王舍城中,到各处里巷四衢道头唱诵诗偈说:

「王舍城的人民,都醉酒而卧睡不醒;

毗罗比丘尼,没有人去供养她。

毗罗比丘尼,他勇猛修持诸根,

善于演说远离尘垢,证入涅槃清凉的法门。

如果大家都能随顺听她说法,就能终日安乐不厌烦,

乘着听法的智慧,就可渡过生死的激流」

那时,便有一位优婆塞拿衣服布施给毗罗比丘尼,又有一位优婆塞拿饭食去供养她。[5]

【点评】

出家的毗罗比丘尼一天没人供养,就有鬼神去说世俗人“醉酒眠睡卧,不勤供养彼”,如果毗罗比丘尼不是“去世资财”,而是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有资财,自己就能解决生活的问题了。

释迦牟尼的整个僧团吃住所费用是找“世俗人”施舍而来,如果“世俗人”都按他的教化要求“去世资财”,远离“离施财及法财”,经济倒退回人类最早的时候,那时候“世俗人”的衣食住行所费用找谁“乞求取足”呢?历史上中国人也受这类思想影响,影响了国力[6]。

释迦牟尼吃的找世俗人施舍而不是自己生产获得:

一是释迦牟尼说杀生是恶,他不用钱财进餐馆选择吃素食而去乞食,乞食到肉施主的肉库存减少,就要多买肉,多买肉就等于多杀动物,等于他多做了恶,这种稍微高级的逻辑关系,一般人想不到是正常的,但是他自己把自己成最高的神,这种逻辑关系都想不到,就证明他不是最高的神,而只是一般人。

二是乞食就难以控制食物的干净程度,如别人吃剩下的食物,带有别人的口腔细菌,增加人染病的风险。那时候的和尚都是靠乞食维持身体所需营养的,而释迦牟尼的去世也可能跟食物不干净有关,佛教书籍记载“世尊(释迦牟尼)食铁匠子准陀之供食(菌类食物或猪肉)时,患重症之痢疾,痢血痛极,几近于死。”[7],“中路止一树下,告阿难言,吾患背痛。”“如来最后于其舍食便取涅槃”。[8]


来源:

[1]《佛说四十二章经》后汉 迦叶摩腾 竺法兰同译,本经第三章。

[2]《杂阿含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卷第 24(六三九)。

[3]《杂阿含经》卷第 24(六三六)。

[4]《杂阿含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卷第五十。

[5]《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卷第五十。

[6]《佛教不合理减少社会生产力的史料记载》认知圣经,2018年。

[7]《长部·大般涅槃经》

[8]《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第二中。

释迦牟尼的观点问题(四)

释迦牟尼的观点问题(五)

相关文章

  • 释迦牟尼的观点问题(四)

    (本文引用的书籍大部分为已知最可靠记录释迦牟尼​本来说法的阿难参与出品的书籍) 【【关于货币】】 [去世资财,乞求...

  • 释迦牟尼的观点问题(一)

    关键词:佛教 释迦牟尼 释迦摩尼 (以下引用的书籍绝大部分为已知最可靠记录释迦矣尼​本来说法的阿难出品的书籍[1]...

  • 观自在老师:有人说理疗针灸按摩等会伤害无形的众生,该怎么办?

    你提的这些问题真的不是修行上的问题,哪怕释迦牟尼佛在场,你跟佛问这些问题,佛都会——我觉得啊,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但...

  • 写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四圣谛思考法

    “四圣谛”的内容,简称“苦集灭道”。按照释迦牟尼的基本观点,我们从无始以来,就深陷在轮回大海中受苦。接着他分别阐述...

  • 读书笔记--希腊悲剧及其他

    木心《文学回忆录》希腊悲剧、喜剧、诗、散文篇(书中第四讲) 一、先说观点 1、我们出自老子故乡,和释迦牟尼的家乡印...

  • 想了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来的观点,最好从何处得知?

    关键字:佛教 释迦牟尼 释迦摩尼 想了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来的观点,已知最好从何处得知? 【阿难陀】阿难陀(佛经...

  • 谈四念处

    释迦牟尼佛临终涅槃时,嘱咐阿难尊者要依四念处而住。所以这四念处法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佛教所阐述的因缘观点,无论是...

  • 一向专称与诸行回向

    前言: 网上有莲友与妻子修行净土观点不一,其妻讲: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创建的,我只信释迦牟尼佛的;你在那本经书上能找到...

  • 阿弥陀佛,么么哒!

    释迦牟尼本是印度净饭国的王子,他长大之后,去城外的四周村落考察浏览,这就是著名的“四门出游”的故事。 当释迦牟尼从...

  • 慎入

    佛经的真伪问题 冯冯 茜塔 / 誊录 佛陀释迦牟尼在世说法将及五十年,话题难道天天都光讲“四念处”、“八正道”、“...

网友评论

  • d1a780010bd1:出家人随缘化缘,不叫“乞食”。为什么叫化缘?不叫乞食,因为你有就给,有没有的,不给也随你意!一般来说,出家人化缘,都知道最好给素食,这跟“杀生”没有一毛钱关系。如果给肉食,出家人自然也是感恩接受,就是跟众生结缘嘛!不仅跟施主结缘,也跟肉食中的众生(动物)结缘。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的观点问题(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xm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