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是摄影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代表了对焦以后对焦平面前后可以清晰成像的范围,基本上稍微接触过摄影的人都会了解。我们常说的虚化就是指景深外的物体的模糊。
之前我虽然也知道一些基本的操作,例如大光圈虚化、长焦虚化、微距虚化,但都只是一知半解,并不是太了解其背后的原理。这两天没事的时候好好想了想其中的原因,弄明白以后随手画了几张草图,分享出来帮助大家理解。
弥散圆和景深的产生
理解景深,首先要了解弥散圆的概念。其实我们在对焦的时候,只有准确对焦的那一个平面是真正合焦的,其它平面都不出合焦状态。合焦平面的点,落在感光元件上,就是一个点,不会发虚。
没有合焦的平面落在感光元件上是一个圆,叫“弥散圆”。距离合焦平面越近,弥散圆越小;距离合焦平面越远,弥散圆越大。感光元件和人眼的分辨能力都是有限的,当一个圆足够小的时候,看来就是一个点,也就是不发虚的状态。合焦平面前后有一段距离的物体呈现出无法分辨的弥散圆状态时,就是清晰的,也就是景深的产生(图1)。
![](https://img.haomeiwen.com/i79357/f44274368a6c1648.jpg)
1.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这点是我们最常用来控制景深的方法,因为在实际拍摄中,在不想变动构图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变动的往往只有光圈。用图理解的话很清楚,相对于图1,缩小光圈可以明显增大景深。
![](https://img.haomeiwen.com/i79357/d39ad32db9aafdfd.jpg)
2.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经常看到有人用大长焦镜头来达到虚化的目的,下面的图可以很好解释。
![](https://img.haomeiwen.com/i79357/14a082cbf4d51f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357/9291a322c94ce3d2.jpg)
3. 物距越短,景深越浅
微距摄影的景深往往很浅,用这个原理就可以解释。
![](https://img.haomeiwen.com/i79357/12b21e5095a207c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357/39077d25ba84c3cc.jpg)
网友评论